药房量化式管理在提升药学服务质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摘要
关键词
药房;量化式管理;药学服务
正文
现阶段,各级医疗机构中就诊患者数量明显增多,药房工作量显著增大,患者对于药学服务质量要求提高[1]。传统的药房管理模式下,药房工作人员人工完成盘点、取药等操作,工作效率较低,极易发生差错,药学服务质量有待提高。药房量化式管理模式下,药房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各类药品数量、金额实施数字化管理,工作人员可在信息系统中查询药品库存,合理分配药物,并加强工作人员管理,可降低差错发生率,显著提升药学服务效率及质量[2]。基于此,本研究择取本院就诊患者样本,探析药房量化式管理方案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时间段2020年1月-2021年12月,药房工作人员数量为22名,其中药师7名,其他工作人员15名,年龄23-36岁,平均(29.58±3.76)岁。2020年1月-2020年12月实施常规药房管理模式,以此时间内就诊186例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1月-2021年12月实施药房量化式管理,以此时间内就诊204例患者为研究组。研究组男108例,女96例,年龄29-66岁,平均(47.59±3.88)岁。对照组男101例,女85例,年龄31-65岁,平均(47.63±3.9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认知理解能力正常,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各项临床资料不完整,无法配合完成全部流程的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药房管理模式,医师手工开具药物处方,药房工作人员依据处方内容调配药物,核算药品金额,为患者发放药物,简要讲解用药相关知识。药房工作人员定期采用人工核对的方式进行药品检查,统计各类药品库存,及时处理过期药品,制定药品采购计划。
研究组实施药房量化式管理,具体方案如下。(1)前期准备。药房工作人员与计算机技术人员沟通,说明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药房量化式管理要求,计算机技术人员依据要求制作计算机系统。为便于查找货位及后期盘点,药房货位号为8位数字与字母。药库与药房核对药品名称、生产厂家、规格、价格等信息,确保药库与药房账页之间的一致性及价格的准确性。药房工作人员与各病区及手术室医务人员沟通,预先准备手术室所需药品基数,自动生成的药品申领单中如存在不需要的药品需及时发送退回单,以避免影响库存的准确性。完成上述准备环节后,药房制定量化式管理的具体流程,细化药品入库、申领、调拨、盘点、方法、编写货位号等规范,要求药房全体人员依据规范要求完成操作。(2)药房量化式管理的实施。①初始库存。药房工作人员在药品盘点过程中将药品库存准入输入计算机系统,并将其作为初始库存,随后计算机系统能够自主生成盘点表格,并可统计库存金额,工作人员打印表格后备用。②计算机系统药品管理。西药房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药品管理,开具处方至配药全程均留有电子记录,药品使用数据可追溯。药房安排专人负责完成药品申领、入库、调拨及发放。如药房新增药品,工作人员及时在新增药品账页加入货位号码。在计算机系统上接收药品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在系统中调出药库出库单,重点核对出库单上药品,核对出库单中药品数量及实际接收到的数量,确认无误后则依据出库数量添加至库存。在计算机系统上接收入库单过程中,拆分药库出库的整包药品,并确认无误后方可入库。药房工作人员定期清点药房内贵重药品及毒性药品、麻醉药品,随机抽查普通药品,如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置。③处方点评。医师通过计算机系统开具用药处方,药房工作人员提供计算机系统接收处方,药师对处方进行点评,审核处方用药种类、用药剂量、联合用药、用药疗程等是否合理,如发现不合理用药处方及时与医师沟通,确认处方不合理需修改,并在院内通报不合理用药处方,对违规医师进行处方。④用药咨询服务。药房利用计算机系统优化调整人员配置方案,安排专人负责药学咨询服务,为领药患者讲解用药知识,介绍药物作用机理、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用药疗程等知识,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不得随意停药或减少用药剂量,指导患者如发生严重无法耐受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早就诊治疗。⑤强化人员管理。药房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优化调整工作人员管理制度,明确计算机系统操作规范,合理确定工作人员职责,制定奖罚措施,并收集患者反馈信息,改进工作方案,以促进药学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1.3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药学服务效率指标,包括盘点时间、单方调剂时间、每人每日调剂量、候药平均时间。(2)比较两组差错率相关指标,包括误差率、账物相符率。(3)采用本院自制量表统计两组患者药学服务满意度,评价项目为服务态度、药学咨询、取药时长、配药差错、药房环境,以满意与不满意回答。
1.4统计学方法
SPSS23.0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s)为t检验,计数资料%为χ2检验,P<0.05为存在统计学层面差异。
2、结果
2.1两组药学服务效率指标比较结果
药学服务效率指标:研究组盘点时间、单方调剂时间、候药平均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每人每日调剂量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药学服务效率指标比较结果(±s)
组别 | 盘点时间(h) | 单方调剂时间(min) | 每人每日调剂量(张) | 候药平均时间(min) |
研究组(n=204) | 1.68±0.35 | 2.09±0.38 | 251.04±19.72 | 12.18±1.97 |
对照组(n=186) | 3.09±0.84 | 5.21±0.76 | 119.48±15.25 | 20.64±2.83 |
t值 | 21.976 | 51.948 | 73.191 | 34.504 |
P值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2.2两组差错率相关指标比较结果
差错率相关指标:研究组误差率低于对照组,账物相符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差错率相关指标比较结果(n/%)
组别 | 误差率 | 账物相符率 |
研究组(n=204) | 3(1.5) | 200(98.0) |
对照组(n=186) | 11(5.9) | 175(94.1) |
χ2值 | 5.550 | 4.111 |
P值 | 0.018 | 0.042 |
2.3两组药学服务满意度比较结果
药学服务满意度: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药学服务满意度比较结果(n/%)
组别 | 服务态度 | 药学咨询 | 取药时长 | 配药差错 | 药房环境 |
研究组(n=204) | 202(99.0) | 202(99.0) | 202(99.0) | 203(99.5) | 201(98.5) |
对照组(n=186) | 177(95.2) | 178(95.7) | 177(95.2) | 180(96.8) | 176(94.6) |
χ2值 | 5.284 | 4.294 | 5.284 | 4.130 | 4.606 |
P值 | 0.021 | 0.038 | 0.021 | 0.042 | 0.031 |
3、讨论
药房是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为调配及发放药物等职责,其服务质量可影响疾病治疗效果,也可影响医疗机构的社会声誉[3]。为此,药房工作人员需分析研究现存问题,结合患者需求改进管理模式,完善管理制度,以促进药学服务质量题提升。
常规药房管理模式下,工作人员通过手工的方式完成药品盘点、核查、调配等工作内容,工作效率较低,差错发生率较高,药师与患者沟通不畅,无法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药学咨询服务,进而导致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下降[4]。药房量化式管理模式下,药房引入计算机系统辅助完成药品综合管理,可同步完成药品金额与数量的管理,工作人员可随时了解药品库存信息,并可对药品进行查缺补漏,以便于及时发现并处理账物不相符等问题[5]。同时,药房量化式管理可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减少机械重复劳动,工作人员可将更多时间用于服务医师及患者,可显著提升患者对于药学服务的满意度[6]。
本研究结果数据显示,研究组盘点时间、单方调剂时间、候药平均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每人每日调剂量高于对照组,提示药房量化式管理能够显著提升药学服务的效率。总结相关原因可知,开展常规药房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人工完成调配药物、药品盘点等工作,工作效率较低,每日能够完成工作的时间较少,如就诊患者数量增多,则可导致其候药时间延长。药房量化式管理的主要特点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取代人工的工作模式,可实现药房工作人员与药品的一体化协同管理,并可将常规的药品金额管理扩展为药品金额与数量的综合管理,可显著提升管理的规范性及有效性[7]。同时,药房量化式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能够随时抽查库存药品信息,可了解药物的使用情况,动态调整药品库存,合理分配药物,并可查缺补漏,及时处理账务不符的情况。通过计算机系统辅助及管理制度及流程的完善,可优化调整药房的工作流程,节省药品调配的时间,缩短盘点时间,工作人员能够完成更多处方的调配,明显缩短患者候药的时间[8]。本研究证实,研究组误差率低于对照组,账物相符率高于对照组,据此认为药房量化式管理可降低误差率,提高账物相符率。常规药房管理采用人工管理模式,工作人员主要精力用于药品的核查,长期从事重复性及机械性的劳动导致部分工作人员产生倦怠,进而导致差错发生率明显升高。药房量化式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利用计算机系统辅助完成药品管理,开具处方及调配发放药物的全过程均留有电子记录,一旦发现问题,系统能够及时预警,可显著降低差错的发生率[9]。本研究证实,研究组患者药物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据此认为药房量化式管理可提升患者满意度。对比常规药房管理模式,药房量化式管理过程中引入计算机系统完成药品库存及金额的管理,工作人员无需进行大量重复性机械劳动,与患者沟通时间增多,可为患者提供专业的用药咨询服务,解答患者关于用药的相关疑问,纠正患者对于用药的错误认知,且药房量化式管理能够缩短患者等候时间,可显著提升其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10]。
综上分析可知,药房量化式管理可提升药学服务效率,降低差错率,提高药学服务满意度,适合在医疗机构中全面推广应用。本研究实施过程中选择样本的总量较少,未进行多个中心临床资料的对照分析研究,开展研究分析的总时间较短,药房量化式管理的具体操作方案仍需进一步分析。
参考文献:
[1] 徐晓涵,颉博闻,蔡峥,等. 4M1E精细化管理法在优化我院门诊药房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中国药房,2021,32(4):490-495.
[2] 邓雄强,吴莲娣,杨坤,等. 探究精细化药房管理对提高药房工作效率的影响[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6):107-109.
[3] 王一英. 医院门诊西药房的信息化管理措施的探讨[J]. 现代医院管理,2021,19(1):85-87.
[4] 田凤,赵春杨,谢欣,等. 中药房管理中实施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效果及满意度评价[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12):131-134.
[5] 林岚,李芳. 用药指导在门诊药房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3):94-97.
[6] 梁晓丽,谭琳,王涛,等. 某院2014年至2019年住院药房管理持续改进效果分析[J]. 中国药业,2021,30(15):23-26.
[7] 巴峰,杜小波. 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对提高药房药品调配及发放准确率的影响[J]. 贵州医药,2021,45(3):449-450.
[8] 吴剑虹,曹惠民,李源,等. 无人自助云药房在医院门诊药房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装备,2021,18(2):115-118.
[9] 田凤,王艳萍,李权,等. 现代化管理模式提高中药房中药管理的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11):103-106.
[10] 郑明琳,胡晨吉,王世燕,等. PDCA循环法用于医院门诊药房药品领用高低限管理实践[J]. 中国药业,2021,30(18):1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