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血小板血浆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摘要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富血小板血浆;玻璃酸钠;腔内注射;疼痛
正文
膝骨关节炎可引起明显的疼痛,并且以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之后则可引起肿胀、关节活动异常[1]。在发病后患者的膝骨软骨发生破坏,并伴有关节滑膜充血、软骨骨化、骨赘形成等。膝骨关节炎对患者的生活、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如不重视其治疗还可导致难以预估的不良结局,因而其治疗受到重视[2]。目前临床尚未完全明确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因此治疗中以缓解疼痛,修复关节软骨损伤为基本措施。常规口服止痛药物能够帮助缓解膝关节疼痛,但作用时间短,难以获得良好的远期疗效。近年来关节腔内注射的治疗方案在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中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将玻璃酸钠等药物注射到关节腔中可发挥缓解疼痛、润滑关节、营养软骨等效果[3]。但是该疗法的远期疗效也一般,因此本次研究还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PRP为富含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的血液制品,对于膝骨关节炎患者而言具有促进组织修复等效果[4]。纳入本院收治的82例患者,对PRP关节腔注射的治疗展开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纳入2023年4月-2024年4月期间收治的8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实施研究,将患者以抽签法分成两组,各编入41例。分组结果显示:对照组:男15例,女26例;平均年龄(55.93±8.56)岁,年龄区间41~70岁;平均病程(2.46±0.83)年,病程区间1~5年;位置:左侧21例,右侧20例。观察组:男14例,女27例;平均年龄(55.78±8.63)岁,年龄区间40~68岁;平均病程(2.49±0.81)年,病程区间1~5年;位置:左侧22例,右侧19例。分组对比提示有可比性(p>0.05),且入组患者均自愿加入研究。
纳入标准:(1)符合膝关节炎的诊断标准;(2)符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的指征;(3)认知、沟通能力、精神状态正常。
排除标准:(1)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凝血功能障碍;(2)合并风湿性关节炎等;(3)既往有膝关节手术史;(4)存在膝关节畸形。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开展玻璃酸钠(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1837)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首先对患侧关节进行消毒,之后使用注射器穿刺到关节腔中,回抽关节液,并匀速注入2ml玻璃酸钠注射液,完成后按压止血,敷料纱布包扎。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首先从患者肘静脉取静脉血50ml,之后以5000r/min转速离心处理10min,得到下层红细胞;之后再次对剩余血浆进行离心处理(5000r/min、10min),分离血浆上层贫血血小板层;其余剩下的血浆为PRP。取得PRP后,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注射方法,将PRP注射到关节腔内。
1.2.3 治疗时间
每周治疗1次,持续治疗4次。期间指导患者开展康复运动、屈伸活动,促进功能恢复。
1.3 观察指标
(1)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评分0~10分,左侧为0分,右侧为10分,越靠近右侧说明疼痛改善越为良好。
(2)炎性因子,抽取患者关节腔液,对其进行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白介素-1β(IL-1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检测。
(3)膝关节Lysholm评分,采用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的功能,满分100分为正常。
(4)治疗疗效,基于Lysholm评分增长率制定疗效判定,显效:治疗后Lysholm评分达到90分以上,或增长率达到50%;有效:治疗后Lysholm评分达到70~89分,或增长率达到30~49%;无效:Lysholm评分未达到70分,或增长率不足30%。
(5)症状缓解时间,记录患者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的缓解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疼痛程度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程度对比()
组 别 | 例 数 | VAS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观察组 | 41 | 5.71±1.26 | 1.16±0.32 |
对照组 | 41 | 5.60±1.33 | 2.06±0.41 |
t | 0.385 | 11.080 | |
p | 0.702 | 0.000 |
2.2 两组关节腔液炎性因子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CRP等炎性因子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关节腔液炎性因子对比()
组 别 | 例 数 | CRP(mg/L) | MMP-3(mg/L)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观察组 | 41 | 11.16±2.06 | 3.09±0.63 | 30.59±5.06 | 13.49±2.50 |
对照组 | 41 | 11.33±2.08 | 4.67±0.68 | 31.06±5.17 | 16.89±2.60 |
t | 0.372 | 10.914 | 0.416 | 6.036 | |
p | 0.711 | 0.000 | 0.679 | 0.000 |
组 别 | 例 数 | IL-1β(ng/L) | bFGF(mg-/L)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观察组 | 41 | 165.59±11.26 | 85.46±8.49 | 66.26±6.72 | 31.79±4.06 |
对照组 | 41 | 169.48±12.06 | 102.29±9.49 | 65.06±6.84 | 37.19±4.63 |
t | 1.510 | 8.463 | 0.801 | 5.615 | |
p | 0.135 | 0.000 | 0.425 | 0.000 |
2.3 两组膝关节Lysholm评分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膝关节Lysholm评分对比(分,)
组 别 | 例 数 | Lysholm评分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观察组 | 41 | 71.21±6.95 | 92.06±2.06 |
对照组 | 41 | 72.49±7.11 | 85.49±2.46 |
t | 0.824 | 13.111 | |
p | 0.412 | 0.000 |
2.4 两组治疗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39/41),高于对照组,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疗效对比[n(%)]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观察组 | 41 | 25(60.98) | 14(34.15) | 2(4.88) | 39(95.12) |
对照组 | 41 | 17(41.46) | 13(31.71) | 11(26.83) | 30(73.17) |
x2 | 7.405 | ||||
p | 0.007 |
2.5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对比
观察组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对比(d,)
组别 | 例数 | 疼痛 | 僵硬 | 活动受限 |
观察组 | 41 | 6.29±2.06 | 7.93±1.95 | 5.06±1.56 |
对照组 | 41 | 9.79±2.26 | 11.06±2.26 | 7.62±1.88 |
t | 7.329 | 6.714 | 6.710 | |
p | 0.000 | 0.000 | 0.000 |
3 讨论
膝骨关节炎为中年以后得常见疾病,尤其多见于绝经期后女性[5]。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本病是一种起病于膝关节,并累及关节软骨、关节囊、韧带等的病变[6]。在发生上述病变的早期,患者体感症状并不明显,只有轻微的不适或异常,而随着进展则可出现明显或难以耐受的疼痛。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本病发病的病理机制不是单纯的退行性病变,而是关节组织发生破坏后机体代偿关节功能主要动态改变引起的病变[7]。本病在近年来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发病依然处于较高水平,使个人和社会负担显著增加。由于难以针对疾病的发病机制实施治疗,因而临床采用药物对症治疗以抗炎止痛为主,帮助患者延缓疾病进展,属于姑息治疗的范畴。其中最常见的治疗是使用口服止痛药物治疗,此类药物虽然近期止痛效果良好,但远期疗效不佳,也无法帮助患者控制疾病的进展[8]。由于口服药物无法针对疼痛产生的病因实施治疗,使得只能获得短期镇痛效果。除了口服药物治疗外,关节镜手术也常应用于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中,该治疗方案通过清除关节腔中的炎性物质、增生物、破坏骨片,松懈关节囊与周围软组织粘连而达到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但手术疗法需要有明确的指征,并且由于康复时间长,患者的接受度较低。许多患者也难以接受手术治疗方案,此外手术治疗的价格也相对较高,一些患者难以接受手术治疗的花费与时间占用。
鉴于上述疗法存在各自的缺点和限制,因而临床仍在不断完善疾病的治疗方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也是一种姑息治疗方案,通过将药物注射到关节腔中发挥治疗效果。其中常用于关节腔内注射的药物是玻璃酸钠,该药物注射到关节腔中可发挥补充滑液的作用,使关节接触面得到润滑,并且还能抑制腔内炎性反应,控制疾病的持续进展。考虑到单纯使用玻璃酸钠的作用局限性,本次研究还联合使用PRP。PRP中的多种生长因子,能促进组织增殖、分化,发挥修复软骨损伤等作用[9]。PRP的促生长作用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并且PRP还可发挥抗炎、抑制细菌繁殖等作用,对于膝骨关节炎患者能够一定程度逆转疾病,发挥更良好的治疗效果。最终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治疗后VAS有效降低,提示联合采用PRP、玻璃酸钠腔内注射发挥良好的止痛效果。并且,还可有效抑制炎性反应,使CRP等指标水平降低。最终,还在腔内注射方案的作用下还促进了膝关节功能恢复,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12%,使疼痛等症状更快得以恢复。
综上所述,PRP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良好的治疗疗效,可促进疼痛缓解,并抑制炎症反应,促进各种症状缓解。但此次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是选择的患者数量相对较少;并且由于膝骨关节炎的病程相对较长,而本次研究的随访则相对较短。上述问题可能对研究的客观性产生影响,因此后续将优化以上问题。
参考文献
[1] 汪敏杰,孙大卫,杭明辉,等. 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世界中医药,2024,19(13):2011-2017.
[2] 冯世栋,牛军强,王海燕,等. 不同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比较[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24,41(7):1597-1600.
[3] 朱凯,陈红梅,张燕,等. 膝关节腔内及周围痛点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治疗Kellgren-Lawrence Ⅱ、Ⅲ级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 实用骨科杂志,2022,28(10):923-926.
[4] 柳曦,钱林学,胡向东,等. 超声引导下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治疗中度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3,22(5):539-543.
[5] 李晓纯,李鸿鹄,周尤成,等. 中药熏洗联合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2,19(1):71-74.
[6] 苗羽,林鹋,朱谦,等. 多模式膝神经射频消融术对比膝关节注射治疗顽固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3,29(12):923-933.
[7] 张莲,侯费祎,李慎松,等. 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评价[J]. 中国医药,2022,17(10):1524-1528.
[8] 赵耀,王立恒,李凤岩,等. 针刀联合葛根素膝关节内注射治疗兔膝骨关节炎的实验研究[J]. 西部中医药,2023,36(10):27-30.
[9] 王继兵,尹正录,林舜艳,等. 关节腔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或玻璃酸钠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J]. 江苏医药,2023,49(2):134-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