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白内障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白内障;预见性护理;睡眠质量
正文
白内障是常见眼科病变,高发于老年群体,诱因众多,与遗传、中毒、辐射、老化等多因素有关,表现为蛋白质浑浊、晶状体代谢紊乱。发生白内障后,外界光线无法准确投射在视网膜区域,可诱发视物模糊,甚至致盲,进而降低患者生存质量。目前临床多以手术方案治疗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优良,但高龄患者手术风险较高,可继发一系列病症,甚至影响预后[1]。此外,白内障术区病位特殊,若管护不当,极易继发并发症,影响术后视力恢复。因此要对手术治疗白内障患者开展护理干预,以规避各类不良因素影响视力。常规护理仅遵医被动护理,护理质量受限[2]。预见性护理是现代护理策略,针对白内障患者围术期潜在风险开展预见性干预,有利于患者恢复视力。本文以2022年8月-2023年8月收治64例(64眼)手术治疗白内障患者为样本探讨预见性护理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64例(64眼)手术治疗白内障患者就诊于2022年8月-2023年8月,随机数字表分组。A组白内障患者资料对比B组,P>0.05。如表1。
表1 白内障患者资料分析
组别 | n | 性别(%) | 年龄(岁) | 病程(月) | ||||
男 | 女 | 区间 | 均值 | 区间 | 均值 | |||
A组 | 32 | 18(56.25) | 14(43.75) | 60-88 | 73.09±2.43 | 6-21 | 16.09±2.14 | |
B组 | 32 | 19(59.38) | 13(40.63) | 60-89 | 73.11±2.45 | 6-22 | 16.11±2.18 | |
X2/t | - | 0.0492 | 0.0412 | 0.0647 | ||||
P | - | 0.8244 | 0.9673 | 0.9486 |
1.2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眼底、眼压、裂隙灯检查及症状表现综合确诊白内障;②知情同意;③单眼发病,无眼部术史。
排除标准:①眼部畸形;②原始玻璃体增生;③渗出性视网膜病变。
1.3方法
A组:(1)预见性宣教:普及白内障病理知识,包括白内障病症、病因、手术流程、围术期注意事项等;解答患者关于白内障手术相关疑虑。(2)预见性心理干预:告知白内障手术预期疗效,例举医师过往成功案例,消除患者对手术恐惧情绪,增强其康复信心;术前带领白内障手术患者熟悉手术室,减轻对陌生环境焦虑情绪;引导白内障患者认识到手术治疗必要性、安全性,引导患者积极面对手术。(3)预见性角膜水肿干预:观察眼部分泌物性状,评估分泌物气味变化,若发现脓性分泌物,积极开展抗感染治疗;耐心倾听白内障患者主诉,定期评估、记录视力变化;指导患者完成眼底、前房、眼角膜等检查,积极预防角膜水肿。(4)预见性感染干预:评估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波动,积极开展感染预防工作,如遵医预防性予以抗菌药,利用抗生素控制眼部渗血、渗液,以减少感染;术后初期,指导患者正确下床活动、正确咳嗽或打喷嚏,以预防前房出血、切口裂开。(5)预见性眼压控制:安抚患者情绪,规避情绪波动致瞳孔肌收缩、扩大,否则巩膜堆积致周边区域,可出现房角关闭、排出房水异常问题,进而升高眼压;叮嘱患者禁忌烟酒、咖啡、浓茶,规避刺激性食物,减少每日饮水量,规避进食可能影响眼压食物;适当进食蜂蜜,维持大便顺畅;减少黑暗环境中停留时间。(6)白内障患者术后应正确护理,如规避手揉眼睛、不洁毛巾擦脸等,以防控感染。此外,叮嘱白内障患者术后正确用药,若合并血压、血糖异常,需遵医用药管控。
B组:经健康手册、口头宣教形式普及白内障知识,辅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辅助患者做好术前检查;定期开窗通风,维持白内障病室干净、清洁,并叮嘱患者做好个人卫生清洁工作;基于患者饮食习惯规划日常饮食,满足每日营养摄入量。
1.4观察指标
情绪评分:SAS、SDS临界值分别50分、53分,分数与焦虑、抑郁情绪呈正比。
睡眠质量:PSQI分数与白内障患者睡眠质量呈正比,分7维度,共计0-21分。
并发症:记录角膜水肿、晶体位移、眼压升高情况。
1.5统计学研究
资料SPSS 21.0处理,%描述、X2验证计数指标,±s描述、t验证计量指标。具备统计差异,P<0.05。
2 结果
2.1情绪评分
护理后,A组SAS、SDS分数低于B组,P<0.05。如表2。
表2 白内障患者情绪评分比较(±s)
组别 | SAS(分) | SDS(分)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A组(n=32) | 55.19±2.16 | 35.25±0.84 | 56.11±2.21 | 35.61±0.91 |
B组(n=32) | 55.21±2.19 | 43.66±1.36 | 56.13±2.23 | 44.29±1.42 |
t | 0.0368 | 29.7618 | 0.0360 | 29.1133 |
P | 0.9708 | 0.0000 | 0.9714 | 0.0000 |
2.2 PSQI评分
护理后,A组PSQI评分低于B组,P<0.05。如表3。
表3-1 白内障患者PSQI评分比较(±s)
组别 | 入睡时间(分) | 睡眠效率(分) | 睡眠质量(分) | 睡眠时间(分)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A组(n=32) | 1.95±0.27 | 0.49±0.15 | 2.15±0.36 | 0.51±0.16 | 2.17±0.33 | 0.51±0.19 | 2.01±0.24 | 0.52±0.14 |
B组(n=32) | 1.93±0.26 | 1.21±0.19 | 2.17±0.39 | 1.19±0.21 | 2.19±0.34 | 1.21±0.23 | 2.03±0.26 | 1.31±0.25 |
t | 0.3018 | 16.8251 | 0.2132 | 14.5703 | 0.2388 | 13.2733 | 0.3197 | 15.5966 |
P | 0.7638 | 0.0000 | 0.8319 | 0.0000 | 0.8121 | 0.0000 | 0.7502 | 0.0000 |
表3-2 白内障患者PSQI评分比较(±s)
组别 | 睡眠障碍(分) | 催眠药物(分) | 日间功能障碍(分)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A组(n=32) | 1.96±0.33 | 0.51±0.11 | 1.95±0.32 | 0.53±0.15 | 1.91±0.33 | 0.47±0.16 |
B组(n=32) | 1.97±0.36 | 1.19±0.19 | 1.94±0.31 | 1.19±0.18 | 1.93±0.34 | 1.09±0.21 |
t | 0.1158 | 17.5211 | 0.1270 | 15.9343 | 0.2388 | 13.2847 |
P | 0.9082 | 0.0000 | 0.8994 | 0.0000 | 0.8121 | 0.0000 |
2.3 术后并发症
A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B组,P<0.05。如表4。
表4 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n,%)
组别 | 角膜水肿 | 晶体位移 | 眼压升高 | 发生率 |
A组(n=32) | 0(0.00) | 0(0.00) | 1(3.13) | 1(3.13) |
B组(n=32) | 2(6.25) | 1(3.13) | 3(9.38) | 6(18.75) |
X2 | - | - | - | 4.0100 |
P | - | - | - | 0.0452 |
3 讨论
白内障是指各因素致晶状体浑浊引发的视觉障碍类病变,高发于中老年人群,与免疫异常、代谢紊乱、局部营养障碍、老化等多因素有关,存在一定致盲率[3]。目前临床多以手术方案治疗白内障,但受白内障损伤视力影响,部分患者存在严重心理负担,加上中老年人群合并多种慢性病、认知水平差等多因素影响,白内障手术风险较高[4]。此外,手术属于应激反应原,可加重患者心理、生理应激反应,不利于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因此为增强白内障手术疗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需开展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存在局限性,仅对症干预,未对术中潜在风险开展预见性干预,难以优化患者预后[5]。近年来,预见性护理逐渐用于临床护理中,可改善患者视力状态,还可控制白内障并发症、防控眼压升高,同时有利于预防术后感染、角膜水肿。此外,预见性护理服务站在全局角度防控白内障围术期风险,经宣教强化白内障患者认知;经心理干预帮助白内障患者做好手术生理、心理准备;经感染干预、角膜水肿干预、眼压控制干预预防白内障相关并发症;经纠正白内障患者术后不良行为,遵医用药,可促进视力恢复[6]。预见性护理基于“以人为本”理念落实各环节护理干预,提供全面、科学服务,整体护理质量优良[7]。
结合本文数据分析,A组SAS、SDS分数低于B组,P<0.05。提示预见性护理可安抚患者情绪。分析原因,预见性服务是现代新型服务模式,能够全面分析、判断患者围术期可能出现风险问题并进行预防,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分析患者情绪波动,针对性排解白内障患者不良情绪,有利于稳定患者围术期情绪,可缩短术后康复周期[8]。另一组数据表明,A组PSQI评分低于B组,P<0.05。提示预见性护理可优化患者生存质量。分析原因,预见性护理转变过往被动护理方案,可使护理服务更加规范化、系统化,能够满足患者生理、心理需求,进而促进视力、眼部功能恢复,故术后睡眠质量优良[9]。最后一组数据表明,A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B组,P<0.05。提示预见性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分析原因,针对白内障术后常见并发症开展预见性干预,贯穿术前至术后出院全程,可有效规避潜在风险,故术后并发症少。
综上所述,白内障术后开展预见性护理,可优化睡眠质量、安抚情绪,还可减少并发症,具备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春凤.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4):766-768.
[2]陈婷婷,郝艳娇,胡玥.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自护能力、抑郁与焦虑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0,26(6):932-935.
[3]董敏,李晓静,徐荣胜.基于术前高危风险指标评估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0):144-146.
[4]徐丽,谢志华,唐娟.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内窥镜下食管下层肌切开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0):92-94.
[5]刘雨芩,杨宙.预见性护理对老年白内障伴糖尿病患者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预防效果[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10):88-92.
[6]陈义招,刘盛金.预见性护理对高龄白内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9):82-84.
[7]熊燕.高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8):180-182.
[8]何芸,王婧文.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8):238-240.
[9]李丽琼,曾文龙,陈易红,等.电磁波治疗仪联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21,34(24):116-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