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综合护理;呼吸内科;睡眠质量;老年患者;效果分析
正文
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中老年人睡眠障碍问题也日益加剧,睡眠是维持身体健康和恢复能量的重要方式。睡眠障碍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会导致一系列身心健康问题,如情绪波动、认知功能下降、免疫力减弱等,严重时还会增加慢性疾病风险。然而,呼吸内科患者往往由于疾病的影响,难以保持充足、高质量的睡眠,因此,改善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对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多维度的个性化连续性护理方案,将患者作为重心,护理人员通过全面评估患者需求,并为其提供多方面护理支持。从而帮助患者建立科学睡眠卫生习惯,改善睡眠环境,缓解心理压力,进而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4年1月至2025年1月呼吸内科老年患者80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各24和12例,年龄48-71(60.35±4.04)岁。观察组中男女患者为23和17例,年龄50-75(60.37±4.14)岁。以上资料经对比,P>0.05,表明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以患者均为需要住院治疗的呼吸科患者,且患者年龄均满60周岁。患者均愿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在入院前一个月内未接受过类似综合护理干预。
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精神障碍或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合并恶性肿瘤、严重的心肺疾病等其他严重疾病患者,正在接受可能影响睡眠的药物治疗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并做好用药护理等日常护理措施[1-2]。
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1)环境护理:定期进行病室内的清洁、消毒,定期进行病室内的通风、整理,为患者更换被褥,维持室内的温度、湿度适宜。夜间降低室内光线的明亮程度,控制室内噪音,调低各医疗器械的声音,注意交流轻声,以提高患者的睡眠意识和身体舒适度。同时,合理安排护理操作时间,避免在患者睡眠时间进行,以减少对患者睡眠干扰,若夜间需要操作,则需要采用低亮度照明[3-4]。(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先了解每一位患者的家庭状况,与患者交流询问其内心想法,了解患者的表现和心理情绪、压力后,用委婉的话语去劝导心理负担过重的患者,并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纾解不良心理。同时,为患者介绍每日治疗和护理安排,以提高患者对病症治疗和护理的认知,让患者对治疗有逐步的了解,减缓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树立治疗信心[5-6]。(3)呼吸功能训练:根据患者病情指导其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训练。呼吸功能训练以改善患者呼吸模式,减轻呼吸困难症状进而,提高睡眠时的呼吸舒适度,从而促进睡眠[7-8]。(4)睡眠调控:依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安排合适的作息时间,白天在患者身体的允许下进行适当运动,运动能够保持患者最基本的肢体活动,以及消耗白天的一些精力。在中午12点到下午1点之间安排午睡,时间控制在30min-50min为宜,下午可以散步或在房间休息。患者尽量在22:00前进入睡眠状态,最晚不过23:00,睡前进行洗漱,并使用温水泡脚,温水泡脚15至20分钟,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身心,利于入睡。避免饮用咖啡、酒精等兴奋性饮品,睡前避免参与可引起情绪波动活动。指导患者采取科学正确睡眠姿势,也可以在睡前适量饮用喝热牛奶、听轻音乐助眠,音乐音量控制在 30 - 40 分贝,能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引导其进入宁静的睡眠状态。对于卧床30min仍然无法入睡时,家属可为其进行按摩舒缓肌体和神经系统,促进睡眠。(5)药物催眠:对于无法进入睡眠状态的患者,可在以上指导下使用催眠药物,并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告知,说明用药注意事项,时间、药量、副作用。
1.3观察指标
(1)心理状态评分:采取SAS(焦虑)、SDS(抑郁)自评量表,分值越高,患者心理状态越差。
(2)睡眠质量采用PSQI量表,分为7个维度,总分21分,分值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3)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分为8个项目,总分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对所有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将计量资料用(x±s)代表,采用t 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对照组患者护理前SAS(49.26±3.12)分,SDS(50.12±2.17)分,护理后分别为(38.22±3.42)分、(39.11±2.35)分。观察组患者护理前SAS(49.21±3.10)分,SDS(50.12±2.17)分,护理后分别为(30.18±3.35)分、(32.67±2.21)分。SAS、SDS评分显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比较
对照组患者干预后1周睡眠质量(18.16±0.11)分,干预后2周(16.06±0.62)分,干预后3周(8.21±0.33)分。观察组患者干预后1周睡眠质量(1.49±0.07)分,干预后2周(13.44±0.14)分,干预后3周(6.04±0.47)分。睡眠质量评分显示,干预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2.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对照组患者生理功能(53.69±2.32)分,躯体疼痛(54.96±2.10)分,精神健康(58.64±5.49)分,社会功能(79.25±1.48)分,情感职能(74.36±2.31)分。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62.55±2.34)分,躯体疼痛(63.97±2.52)分,精神健康(68.84±5.20)分,社会功能(85.94±1.26)分,情感职能(82.67±2.15)分。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示,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睡眠时间逐渐变少。然而睡眠是人类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9-10]。但许多呼吸内科患者会有明显的睡眠问题,因为呼吸内疾病常常伴随着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因此,对于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至十分重要,还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预后康复和生活质量。以往的常规护理将完成治疗任务作为主要目标,对情感关怀、睡眠干预的重视度不足,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现有的护理干预理念进行创新。
综合护理能通过改善睡眠环境来提升患者的身心适当度,为患者创造良好睡眠条件。并借助心理疏导来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等情绪,以降低这些负性情绪对睡眠带来的影响。同时,像患者和家属实施睡眠健康教育,患者了解到良好睡眠的重要性,有助于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还能避免了一些不良的睡前行为,从而增强了患者的配合度,改善了睡眠质量,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文中两组患者均在护理前、护理后进行睡眠质量评估,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改善情况,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数据差异显示观察组患者更好(P<0.05)。由此可知,综合护理关注患者多方面的需求,为患者带来最佳的护理服务。可通过环境护理、心理护理、睡眠调控等一些列的干预措施,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患者有良好的睡眠能提升精神状态,降低心理负担和,进而增加康复进程,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呼吸内科才有该护理模式,对于改善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有显著作用,可促进患者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岳娟,张艳云,李西乐等.综合护理策略在精神分裂症合并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4,10(01):82-84.
[2]卢惠阳,苏珊珊.分析心理护理联合睡眠干预对重度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12):2873-2875+2879.
[3]林艳艳. 细节护理干预对ICU清醒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2):345-347.
[4]周小玉. 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焦虑状态、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观察[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3):577-579.
[5]余丽萍. 集束化护理对ICU重症患者焦虑状态、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6):1309-1312.
[6]王雅雯.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焦虑、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8):1873-1875.
[7]李弘扬,张美慧,孟雪,等. 观察睡眠护理对呼吸内科患者睡眠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2):344-346.
[8]张效真.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7):1354-1355,1358.
[9]朱文婷,陈晓凤,王莉.优质护理模式改善急诊内科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的效果观察[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4):730-733.
[10]谭倩. 研究睡眠护理对呼吸内科患者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效果[J]. 饮食保健,2020,7(5):207-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