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持续改进在提高护理人员胰岛素注射规范率中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质量持续改进;护理人员;胰岛素注射;规范率
正文
据流行病学资料统计,中国成年人群的糖尿病总体发病率11.6%;男性为12.1%,女性为11.0%,新检测到的糖尿病发病率约为8.1% 。胰岛素注射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手段,注射技术合格与否会影响到药物作用的发挥,从而造成血糖波动。随着人们对糖尿病认识的加深,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使用胰岛素患者的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胰岛素产品多通过注射治疗,患者住院过程中胰岛素注射多为护理人员完成,少数为患者自行完成[1]。但护理人员在注射过程中是否规范,与患者的注射效果关系密切,质量持续改进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的以系统为理论基础的持续的、全程的质量管理,是在注重终末质量的同时更注重过程管理、环节控制的一种质量管理理论。本文就质量持续改进在提高护理人员胰岛素注射规范率中的影响进行讨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时间范围在2021年1月份至2022年12月份,纳入护理人员的数量为84名,年龄范围在22-41岁,均为女性,患者的数量为336名,男性患者216名,女性患者120例,年龄范围在34-67岁,年龄范围在52.15±2.33岁,汇总患者以及护理人员的具体信息,显示结果P>0.05,可以进行研究。
1.2方法
1、组建质量持续改进小组,小组的活动主题为提高护理人员胰岛素注射的规范率,整个流程的实施时间为2021年1月份至2022年12月份。
2、把握现状,小组成员通过学习《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进行学习,通过自制调查表,依据注射胰岛素过程中包括评估血糖、评估注射部位、隐私保护、评估心理状态、记录药品存储的温度、分析胰岛素的种类、判断胰岛素的有效期,确定注射的工具、用药的有效期,准备相关项目,结合当前存在的不足,判断2021年的结果为77.15%[2]。
3、分析要因并有效确认,绘制鱼骨图,确定原因,1、当前护理人员对胰岛素注射理论的掌握度存在不足之处,无专职的教育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宣教内容过于繁锁,健康宣教不到位,在讲解胰岛素注射过程的内容不到位。2、关于患者的因素,患者受到疾病、年龄等多因素的影响,记忆力欠佳,对胰岛素注射的依从性下降,机体的抵抗力呈现下降的趋势,患者未充分的掌握宣教内容,部分患者对注射过程的注意事项,理解度不高,加上经济因素的影响,影响胰岛素注射的规范性[3]。3、来自于操作流程的因素,因为胰岛素的种类相对较多,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流程并不规范,科室未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无相应的质量标准,影响操作结果。4、来自于材料的因素,在注射胰岛素过程中,无胰岛素示教模型或者笔芯,也无相应的操作工具,演示材料单不全,示教的工具不健全,未设置操作视频,影响操作规范化[4]。5、来自于管理的因素,在注射胰岛素过程中,注意的事项过多,而且部分患者未实际进行操作,整体的操作内容较为复杂,培训的内容也过于单一,培训的次数也较少,无明确的统一操作标准,影响胰素岛注射规范性[5]。
4、真因分析,依据二八原则,分析真因,胰岛素注射理论知识掌握不足,培训内容过于单一,胰岛素使用的种类过多,相关的制度、规范并不完善。
5、持续质量管理模式,确定管理对策:1、真因一,因注射理论掌握不足,应建立相应的培训体系,建立网络化培训架构,进行分类培训,明确相关的管理职责,建立培训效果的管理机制,建立糖尿病学组,对科室的成员进行培训,要求人人过关,由质量控制小组进行培训管理,并开展相关的培训制[6]。2、真因二,培训形式单一,应增加落实培训的方式,确定理论培训方式,通过录制视频确定胰岛素如何操作。3、真因三,胰岛素种类偏多,通过设置胰岛素种类目标表,分析住院病房胰岛素的种类,并结合医院常用的胰岛素剂型,绘制图表,有利于护理人员及时进行查阅[7]。与药房及时沟通,随时更新新上的胰岛素类型。4、真因四,依据相关制度进行规范,修订监督标准,确定相应的制度、规范、指南确定相应的质量管理标准,实时动态更新,学习胰岛素皮下注射。
6、对策探讨,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加强培训内容,提高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度,知晓胰岛素起效时间、作用高峰等;规范护理人员正确使用胰岛素笔,学习不同的胰素使用剂量[8]。
7、制定操作标准,为提高护理人员注射规范质量,将胰岛素学习考核列入到培训当中,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指导,护理人员核对完医嘱,选择相应的注射部位,评估、核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完善患者的血糖管理,注射部位,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完善注射前准备。为患者注射过程中应结合患者的使用胰岛素剂型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若为短效注射剂腹部皮下注射为主,以离肚脐5cm为佳,单次注射点的距离 在1cm以上,避免硬结、疤痕或者感的部位,充分消毒后,垂直进针。若为中效注射剂,可以选择大腿外侧或者臀部注,轮换注射部位,避免出现脂肪增生或者硬结。若为长效注射剂以臀部或者大腿外侧为主,或者选择深部肌内注射,成人可以选择臀大肌,儿童可以选择股外侧肌。
8、通过管理后,护理人员胰岛素注射规范率达到97.50%。
1.3观察指标
分析管理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计数用n%表示,检验通过X² 。文中所生成的数据均借用SPSS21.0数据包处理,P<0.05 ,符合统计学研究。
2 结果
通过管理后,护理人员胰岛素注射规范率达到97.50%。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的发生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者胰岛素作用受损而引发的代谢紊乱综合征。随着当前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胰岛素注射作为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重方式,而且患者住院期间,胰岛素注射主要由护理人员完成,如何有效的提升护理人员胰岛素注射的规范率,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十分重要[9]。
质量持续管理模式,通过分析当前管理的不足之处,确定改进目标,确定改进措施,以其提高管理质量。本文通过分析管理的不足,考虑与护理人员对于胰岛素注射理论知识掌握度不足,培训形式单一、胰岛素的种类较多,相关制度、规范不健全,结合相关因素,提升了管理质量,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增加不同的培训方式,确定胰岛素操作规范,录制相关视频,提高护理人员的掌握度,学习更多的胰岛素注射方式,实现胰岛素注射管理的实时更新,结合相关指南,进行学习[10]。
通过开展质量持续改进方案,对护理人员提供专科性培训,细化了护理人员胰岛素注射的流程,通过设立醒日的标识,实现宣教的目标,通过持续质量改进的方式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射过程中严格遵医嘱操作,严格的把握胰岛素注射的方法,保证部位准备,按时注射,严格消毒后定时完成胰岛素的注射,有效的保证治疗效果,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促进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依据PDCA循环管理,实现了持续改进的目标。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实现了质量管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通过建立质量持续改进模式,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作为护理人员展示工作能力的重要平台,通过集合团队的智慧、努力、汗水,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卢亚聪,李艳红,毛艳玲.持续质量改进对规范糖尿病联络护士胰岛素笔注射的效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4,30(4):687-690.
[2]蒋玉华.胰岛素注射规范护理对糖尿病治疗患者皮下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5(3):200-203.
[3]仇海敏,李悦,吴肖月,朱秋菊,乔根芳.基于ITHBC的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胰岛素自我注射病人自护能力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3,21(35):4994-4997.
[4] 华艳,陈娟.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对患者规范注射胰岛素率、血糖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8):39-42.
[5] 宋廷霞.护理专案在提高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正确率的应用效果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23,53(2):26-28.
[6] 张婷,朱晓玲,刘荣霞,张雁青,苗黎,张元元,王其丽,郑娜.基于胰岛素注射部位皮肤并发症发生的护理质量专项管理实践[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2):348-352.
[7] 郑少敏,寻南.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预出院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规范率的效果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2(8):29-32.
[8] 林丽娜,林娟,苏小燕,黄彬清,黄宏.游戏化学习法用于糖尿病联络护士胰岛素用药规范化培训[J].护理学杂志,2022,37(10):72-75.
[9] 倪小英,路辉,许洁,高婷,刘宇馨,赵慧华,梁玮.上海市社区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岛素规范化注射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29):4046-4051.
[10] 蔡丽萍,朱瑞,杨熙,倪宗花.QCC圈活动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注射规范率的临床效果[J].实用糖尿病杂志,2020,16(5):75-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