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临床应用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分析
摘要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
正文
阿托伐他汀的适应症为高胆固醇血症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具有强劲的降脂效果和亲脂效果,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药物之一[1]。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数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首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而高血脂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临床给予冠心病和脑梗死患者较强的降血脂药物是非常有必要的,且具有重要的意义。阿托伐他汀是常见治疗冠心病和脑梗死患者药物之一,能够显著降低血脂,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并稳定斑块、抗炎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多效性作用,在该类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目前销量最多的药物[2-3]。但随着阿托伐他汀的长期、大量应用,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受到了医患的共同关注,加之个体差异性,对药的耐受情况、不良反应更有明显的差异。例如,部分患者会出现肝功能损害、血糖异常等,以上举例的不良反应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还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4]。因此,探讨阿托伐他汀的药物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方案,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中心2023年7月~2024年12月收治的103例服用阿托伐他汀患者,在103例患者中,男性58例,女性45例,≤40岁17例;年龄41~60 岁51例;年龄61~80岁32例,年龄≥81岁3例,使用药物时间1~5年。平均时间(3.12±0.74)。
1.2 方法
103患者均口服给药,按照医嘱或说明书剂量相符合。起始剂量为10mg,1次/d。可逐渐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为每天一次80mg。可在一天内的任何时间服用,并不受进餐影响均向患者告知该药物的不良反应。
1.3观察指标
(1)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见表1:
表1:不良反应[n,(%)]
累及系统 | 表现 | 例数 | 占比 |
骨骼肌肉 | 肌炎、乏力、关节痛 | 6 | 5.83 |
消化 | 腹胀、腹痛、药物性肝炎 | 4 | 3.88 |
免疫 | 过敏性休克、瘙痒、皮疹 | 3 | 2.91 |
其他 | 血糖波动 | 2 | 1.94 |
(2)不合理用药情况,见表2:
表2:用药情况[n,(%)]
不合理用药类型 | 存在 | 不存在 | 不清楚 |
换药频繁 | 10(9.71) | 82(76.61) | 11(10.68) |
不确定禁忌症 | 24(23.30) | 43(41.75) | 36(34.95) |
自行加大药量 | 16(15.53) | 80(77.67) | 7(6.80) |
未按医嘱服用 | 22(21.36) | 64(62.14) | 17(16.50) |
3.讨论
(一)药物的不良反应:①骨骼肌肉系统:阿托伐他汀导致肌炎、乏力、关节痛的原因可能与对肌肉细胞内的线粒体和横纹肌溶解的影响所致[5]。骨骼肌肉系统是阿托伐他汀临床应用中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肌肉出现不同程度的酸痛,疼痛能够耐受的患者可能仅在活动时感到轻微不适,而肌肉明显不适的患者会影响日常生活,导致活动受限。横纹肌溶解是阿托伐他汀肌肉毒性反应,引起肌肉细胞内容物,如肌红蛋白、肌酸激酶等释放到血液中造成的[6]。加之患者需长期用药,肌毒性会进一步增加[7]。当患者服用药物时,出现不明原因的肌肉疼痛、无力等症状时,应怀疑肌肉毒性的可能,并进行相关的检查。②消化系统:包括肝酶升高、肝炎、腹胀、腹痛等,肝功能损害是该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其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升高、黄疸等。而人体体内的转氨酶是反映肝功能的重要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原因为他汀类药物是细胞内胆固醇合成限速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的抑制剂,当肝细胞受到损伤时,转氨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液中转氨酶水平升高,因此,存在潜在风险[8-9]。这就需要用药前和用药过程中定期检测肝功能,如若发现转氨酶升高,甚至超过正常上限的三倍,应考虑停药,并给予相应的治疗[10]。③免疫系统:阿托伐他汀可能引发过敏症状,如皮疹、瘙痒、荨麻疹等,原因是免疫系统将药物识别为外来抗原后启动的免疫反应,通过体表表现出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免疫细胞与炎症因子在冠心病和脑梗死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11]。免疫细胞既能对内皮损伤修复,也能够诱导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参与动脉粥样化发展,当免疫细胞被破坏,并过度释放,可引发斑块不稳定,使免疫系统受损,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12-13]。免疫系统的涉及范围较为广面,以上骨骼肌肉系统、消化系统也与免疫系统有一定的关联,患者横纹肌溶解,使肌肉组织被免疫系统攻击,肌酸激酶水平会显著升高,尿液颜色变深,提示肌肉损伤。使机体对自身组织的耐受性降低,体表表现较为明显。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及时调整用药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④其他:多项研究表明,长期使用阿托伐他汀可能导致血糖代谢异常[14-15]。其可能的机制主要与胰岛素抵抗增加,造成大量脂肪细胞聚集并释放过多的游离脂肪酸,如降低脂联素水平,增加抵抗素水平,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16-17]。一般在用药前检测一次血糖作为患者的基础血糖,如果发现患者血糖升高,应根据升高的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等,来控制血糖。
(二)合理用药性
在使用该药物前,应全面的询问患者的既往疾病史、用药史以及过敏史,是确保合理用药。例如,患者存在肝脏疾病,尤其是活动性肝病,由于阿托伐他汀主要在肝脏代谢,使用后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肝功能进一步恶化,因此这类患者应禁用阿托伐他汀。详细了解患者的用药史,有利于发现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例如,冠心病和脑梗死疾病患者通常会联合用药,以华法林(抗凝药)为例,两者联合使用可能会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增加出血风险。因此,须告知患者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避免出现不良事件[18]。其次,在老年人服用阿托伐他汀时,由于年龄的限制,导致患者生理机能衰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使用药具有特殊性。老年人使用阿托伐他汀后,血药浓度较高,导致肾脏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使得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减少,药物在体内的蓄积增加[19]。因此,面对不同人群用药时,其药物的作用机制均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必要可对患者进行辅助检查,例如,血脂、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肌酸激酶等,以评估用药风险[20]。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用药剂量或采取相应措施。在联合用药时,应避免不良相互作用的药物组合,采用合理的联合用药方案。对于特殊人群,老年人用药需关注剂量调整,因此,初始剂量宜低。在药物说明书和医生告知下,儿童用药需严格掌握剂量,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阿托伐他汀等注意事项。
合理使用阿托伐他汀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至关重要[21-22]。医护人员应充分认识该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严格遵循合理用药策略,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在有效控制血脂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预后。然而,阿托伐他汀作为一种强劲降脂药物,其准确性和预测价值在病情发展下可能发生变化,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本次研究可以作为参考,对冠心病和脑梗死疾病患者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次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例如,纳入样本过少等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会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出现,应增加样本数量,为高血脂患者提供更精确的用药方案。
综上,在服用阿托伐他汀时应考虑药物互相作用,强化监测,同时结合当下实际情况、年龄等一般资料结合,合理给药,保证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江林双,陈茂伟.阿托伐他汀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征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24,27(30):3772-3775,3783.
[2]宋玉晨,杨琳,孙明谦,等.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阿托伐他汀及其活性和毒性代谢产物的方法建立与应用[J].中国药房,2023,34(8):917-922.
[3]凡奇,马龙.瑞舒伐他汀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4,40(18):2611-2615.
[4]李健,周鑫玲,王治校,等.脂必泰联合低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龄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13):161-164.
[5]王丹,田雪梅,刘敏,等. 1例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那普利致血液透析患者横纹肌溶解的病例分析[J].中南药学,2024,22(9):2540-2544.
[6]王康,张川,朱朝江,等.氯氮平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合用致横纹肌溶解1例[J]. 重庆医学,2022,51(7):1258-1260.
[7]庞伯通,南淞华,陈芳芳,等.益气通脉方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J].医药导报,2023,42(10):1511-1516.
[8]郗有丽,赵重博,杨娜,等.基于代谢组学研究阿托伐他汀致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鼠肝损伤的作用机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24,27(4):241-247.
[9]赖娟,王勉,邓霖,等.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超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成药,2024,46(7):2240-2243.
[10]谢翀,肖影群.阿托伐他汀诱导的自身免疫样肝炎1例及文献复习[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24,64(5):103-106,封3.
[11] 李燕,王春,董路晨,等.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Hcy、hs-CRP水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4,23(8):797-801.
[12] 宋玮,沈涛. 茱萸丸矫正"免疫-炎症"网络失衡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J]. 中药材,2024,47(4):969-976.
[13] 王梦豪,张晓丹,杨慰,等. 丹篓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痰瘀互结证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中成药,2024,46(4):1168-1172.
[14] 魏倩影,陈欣,秦瑶,等.阿托伐他汀诱导的MIN6细胞铁死亡及相关机制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44(8):1044-1050.
[15]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组.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伴糖代谢异常患者血脂与血糖水平影响的对比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23,38(9):930-936.
[16]徐李香,屠伟平,陶峰.微信平台健康管理模式联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肥胖患者血脂血糖、生活质量、负面情绪的影响[J].中国药师,2024,27(4):603-611.
[17]闵方圆,覃鸿恩,肖慧,等. 阿托伐他汀诱导Nrf2缓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变性[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23,32(2):115-119.
[18]杨苹.阿托伐他汀临床应用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13):156-159.
[19]李海丽,吴永宁,刘南朝.非洛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4,40(15):2160-2164.
[20]邢晓璇,刘雪莹,王之舟,等.阿托伐他汀仿制药治疗高脂血症疗效与安全性的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J].中国医疗保险,2024(9):44-52.
[21]李蔚,安兴,刘磊.阿托伐他汀钙通过上调SIRT1/NF-κB信号通路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组织损伤恢复[J].免疫学杂志,2024,40(11):824-830.
[22]季朝红,袁博,魏文扬,等.阿托伐他汀改善阿霉素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肌能量代谢[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24,52(2):173-1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