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症患者应用积极心理学护理的效果评价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徐宏 伍永红通讯作者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 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

目的:观察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开展积极心理学护理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老年抑郁症患者60例为对象,按照随机抽样分组的方式均分2组,任取其中1组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30例,对照组),余下1组在治疗期间则开展积极心理学护理(30例,观察组)。对两组患者负面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焦虑量表评分,观察组护理后低于对照组,P<0.05。抑郁量表评分,观察组护理后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护理后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运用积极心理学护理,可以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积极心理学护理;生活质量

正文


抑郁症为当前临床最常见的精神类疾病,在临床一直保持有极高的发生率,致病机制复杂且病症周期长,会直接影响到患者日常生活。患者主要存在有情绪低落症状,部分较为严重患者甚至可能出现自残、自杀等行为[1-2]。在针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遵照医嘱指导患者服用相关抗抑郁类药物进行治疗,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抑郁症状,但作用效果较为缓慢[3-4]。将积极心理学护理运用到老年抑郁症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逐步在临床得到运用。本研究主要对积极心理学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具体效果进行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31月至202412月老年抑郁症患者60例为对象,按照随机抽样分组的方式均分2组,任取其中1组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30例,对照组),余下1组在治疗期间则开展积极心理学护理(30例,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在6278岁间,均值为(68.95±1.83)。体质指数为21~25kg/m2,均值为(22.73±1.02kg/m2。观察组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在6379岁间,均值为(68.85±1.75)。体质指数为21~25kg/m2,均值为(22.65±1.35kg/m2。基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抗抑郁类药物进行治疗,包括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枸椽酸坦度罗酮、右佐匹克隆等具体用药方案遵照医嘱进行。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准确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鼓励患者患者将心理压力进行倾诉,告知患者当前临床对于抑郁症治疗的有效性等,并选择患者容易理解的方式(面对面讲解或者利用相关视频或者书籍资料等),帮助患者对自身病情特点进行科学认知。或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缓解心理压力。观察组则开展积极心理学护理。(1入院前三天个体心理评估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各方面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估,引导患者将心理压力进行倾诉,并分析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不良行为。明确导致患者存在抑郁心理的原因,并结合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护理干预措施。(2)协助患者疏导情绪。鼓励患者掌握自我放松以及自我疏导心理障碍的方式,指导患者在出现抑郁情绪时,可以结合自身爱好,通过阅读或者看视频等方式对注意力进行转移,缓解心理压力。或者鼓励患者听一些较为舒缓、轻快的音乐,起到放松的目的。或者指导患者观看一些较为励志的视频或者书籍,逐步引导患者建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促使患者自信心可以得到建立。(3)不良行为纠正。明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有自残等不良行为,对于存在不良行为的患者,则需要及时协助患者进行纠正。鼓励患者以积极行为以及心态面对病症以及日常生活。鼓励患者每日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运动方式可以结合患者自身爱好选择,每日活动时间控制在1h以上,通过运动锻炼,帮助患者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病症。

1.3观察指标

(1)焦虑情绪评估。按照汉密尔顿焦虑情绪量表对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情绪评估,分值范围在0~56分,共计14个问题,由患者自主回答,分值越高则焦虑情绪越严重。(2)抑郁量表评分。按照汉密尔顿抑郁他评量表对患者抑郁情绪进行评估,分值在0~68分,共计17个问题,护理人员汇总得分,分值越高则抑郁情绪越严重。(3)生活质量分析。运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针对两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生活质量开展评估,从心理、社会关系、环境因子、生理四个维度开展评估,包括26个问题,单个问题评分范围在0~5分,总评分在26~130分间,得分和患者生活质量保持正相关。4)护理满意度对比。指导患者结合自身情况对治疗期间护理工作进行评价,划分为满意、较为满意、不满意三个级别。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5.0对研究中相关数据分析,均值±标准差对计量数据表示,t检验,百分数对计数数据表示,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焦虑量表评分对比

焦虑量表评分,观察组护理后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焦虑量表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住院第三天

住院第

住院第

住院第十二

观察组

30

40.52±2.45

31.45±2.15

23.34±1.88

16.67±1.99

对照组

30

45.06±2.64

40.06±1.97

36.64±2.64

26.92±2.34

t

-

20.452

18.345

20.045

25.045

P

-

0.001

0.001

0.001

0.001

2.2抑郁量表评分对比

抑郁量表评分,观察组护理后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抑郁量表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住院第三天

住院第

住院第

住院第十二

观察组

30

41.64±2.15

32.34±2.35

25.64±1.85

15.67±1.98

对照组

30

41.56±2.22

37.63±1.98

30.36±2.05

24.06±2.05

t

-

16.452

19.452

26.452

28.425

P

-

0.001

0.001

0.001

0.001

2.3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护理后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组别

例数

生理

环境因子

社会关系

心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0

15.15±1.35

26.25±1.15

16.34±2.05

26.33±1.45

8.12±1.52

14.68±1.35

16.05±1.35

22.85±1.35

对照组

30

15.63±1.22

21.34±1.35

16.65±2.11

22.05±1.68

8.13±1.34

11.05±1.45

16.11±1.26

19.45±1.52

t

-

1.585

25.045

1.575

12.452

1.587

11.425

1.857

20.045

P

-

0.715

0.001

0.615

0.001

0.411

0.001

0.615

0.001

2.4护理满意度对比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4两组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满意

较为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30

1756.67

1240.00

13.33

2996.67

对照组

30

1240.00

1240.00

620.00

2480.00

χ2

-

-

-

-

26.252

P

-

-

-

-

0.001

3讨论

老年抑郁症为当前临床最常见的精神类疾病,致病机制复杂且病症周期长,会直接影响到患者健康以及日常生活。部分患者在抑郁症长期影响下,甚至可能出现自杀等行为,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5]。在针对老年抑郁症患者治疗过程中,需结合患者心理状态,及时为患者提供有效心理护理支持,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调节,促使患者在治疗期间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并。

积极心理学护理在当前心理学护理过程中具备有较高的实施率,由护理人员结合患者具体心理状态,明确导致患者存在抑郁心理的原因,并对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能够帮助患者在恢复过程中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缓解患者心理压力[6-7]。并在积极引导的过程中,逐步纠正患者不健康行为习惯,可以避免患者自身行为因素对心态的影响[8]。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治疗期间则接受积极心理学护理,观察可以发现,在该护理措施下,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迅速改善,且生活质量得到提升,表明在该护理模式的作用下,能够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升患者在恢复期间生活质量。此外,基于该护理模式对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作用,可以增加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综合保障对该部分患者的护理效果。

综合研究,在对老年抑郁症患者护理时可以开展积极心理学护理,缓解患者负面情绪,降低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并对患者在治疗期间生活质量进行提升,提升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龚秀珍,乔妍妍,张潇. 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及病耻感的影响 [J]. 心理月刊, 2025, 20 (02): 155-157.

[2]樊茜.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 35 (12): 1508-1510.

[3]寇正鑫. 结构式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J]. 医学临床研究, 2024, 41 (09): 1415-1417.

[4]张艳云,岳娟. 积极心理学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社区医师, 2023, 39 (28): 113-115.

[5]吕菲,曹新妹,徐晓伟. 二级综合医院护士老年抑郁症知信行调查与分析 [J]. 上海护理, 2021, 21 (04): 26-30.

[6]李爱丽. 积极心理学护理模式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自尊水平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 17 (23): 3502-3505.

[7]盛玲. 希望理论在抑郁症患者临床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5 (17): 72+86.

[8]朱静. 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护理对产后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J]. 中国民康医学, 2020, 32 (07): 144-14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