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肺癌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研究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安彩娜

行唐县中医医院 河北石家庄 050600

摘要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肺癌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在本研究中选取了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期间40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数字随机化方法,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个群体。对照组患者接受了标准化的常规护理服务,而研究组的患者则接受了为其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护理方案。结果:研究组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一差异同样在统计学上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此外,术后48小时,研究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这一差异同样在统计学上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肺癌术后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几率,进而增强整体的护理成效。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干预;肺癌术后;康复效果

正文


中国分类号:

 


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持续上升,主要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近年来,该病不仅在发病率上有所增加,而且显示出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患者比例较高,对生命构成严重威胁[1]。尽管手术治疗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患者在术后往往需要接受长期的放化疗。在这一漫长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遭遇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可能会影响术后的恢复和治疗进程。因此,为术后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规范化护理规范的采用有助于减轻患者的负面心理压力,从而提升术后生活质量[2]。目前,个性化护理作为一种创新的护理模式,正逐渐成为护理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该模式主张依据患者的独特需求和个体差异来提供专属的护理服务,目的是达到更佳的康复成效。在肺癌患者术后恢复的过程中,个性化护理已经显示出其多重的优势。首要的是,它能够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护理计划,从而准确识别和处理潜在的风险因素[3]。其次,个性化护理重视患者与医疗团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从而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的依从性。此外,通过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手段,个性化护理还能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康复目标的实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针对20222月至20241月期间接受外科手术的40例肺癌患者开展了一项研究,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平均分配至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分别纳入20例患者。对照组由13例男性和7例女性组成,年龄介于5162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54.8±4.14)岁。在临床分型上,该组中有10例周围型肺癌和10例中央型肺癌。研究组男女比例与对照组成比例,同样有13例男性和7例女性,年龄分布在5063岁,平均年龄为(55.9±3.14)岁。在临床分型上,该组中有8例患者为周围型肺癌,12例为中央型肺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肿瘤类型方面的数据,未发现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两组患者在基线特征上具有相似性,适合进行对比分析。

纳入标准:患者的肿瘤尚未发现淋巴结转移的迹象;患者具有较高的治疗依从性;患者对研究过程有充分了解,并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有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贫血、营养不良的患者;患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

常规护理干预的实施涉及多项关键措施,其中包括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持续监测、给予药物使用指导、确保提供舒适且卫生的环境、向患者说明药物的正确使用方式、治疗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此外,护理工作还包括与患者进行耐心交流、呼吸道的管理、康复指导以及提供饮食护理等综合性的照护服务。

1.2.2研究组患者

在对照组患者所接受的标准化干预措施之上,研究组采用个性化护理策略进行护理干预。

1)个性化入院宣教与安排: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的住院环境,病房内可布置一些健康生活小贴士,以便患者和家属能够轻松获取疾病相关的信息。同时,设立专属的活动区域,由护士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向患者详细介绍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治疗方案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在床位安排上,护士会考虑到患者的教育背景、家庭情况、职业特点以及性格特征,进行人性化地安排。此外,护士还会询问患者的个人兴趣和爱好,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通过多种途径满足患者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以帮助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更好地配合治疗。

2)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全面评估,旨在识别患者不良情绪的根源,并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心理支持。例如,对于那些对手术效果感到担忧的患者,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详细解释肺癌根治术的过程和预期效果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对于担心疾病预后的患者,可以安排康复良好的病例分享经验,以减轻患者的担忧。患者还将学习到一些自我心理调节技巧,如聆听音乐、阅读或观看电视节目等,这些活动能够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从而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护理人员需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以便积极鼓励患者,并通过系统的教育方式传授肺癌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手术的成功和术后康复至关重要。此外,护士应提供平台,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促进患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这样的沟通机会有助于患者解决心理问题,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并在日常生活中建立积极的社会联系。

3)个性化饮食护理:通过精心设计的饮食方案,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体能和整体健康状况。该策略依据患者的个人饮食习惯,量身定制饮食计划,并详细记录患者的饮食情况。患者被指导遵循按时定量的饮食原则,确保摄入充足的营养,包括高质量的蛋白质、必需的微量元素、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及丰富的膳食纤维,以预防术后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这样的饮食护理旨在通过个性化的营养支持,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4)个性化病房环境护理:保持恰当的光照、温度及湿度水平,以增进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此外,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状况,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指导,这些训练可能包括进行轻度的体力活动,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身体功能。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患者的护理服务将持续整个住院期间,从入院直至出院。这样的全程护理旨在为患者提供连续、专业的康复支持。

5)在围手术期阶段:研究组患者将接受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属的陪伴和参与,这些家属通常是长期与患者共同生活的直系亲属,与患者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并熟知患者的生活习惯。护理人员对家属进行围手术期呼吸训练的专业指导,确保其能够有效地辅助患者进行训练。以下是围手术期实施的呼吸训练干预策略:①术前护理阶段:在专业医疗人员的监督下,患者需接受低流量吸氧治疗,家属应陪同患者共同完成治疗,每次治疗持续2030分钟,每日两次。此外,根据患者的体能情况,家属将协助患者在监督下进行逐层爬楼练习,楼层从1层至18层不等。②术中护理阶段:手术室应配备适宜的温度与湿度条件,以创造一个舒适且有利于患者恢复的环境。在使用低温设备时,医护人员需格外小心以避免患者不适。在手术过程中,护士应主动与患者沟通,提供心理上的支持,以减轻患者的紧张和焦虑。同时,确保采取充分的个人防护措施,例如使用保暖毯覆盖患者的暴露部位以保持体温。在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轻柔操作,并及时更换可能被污染的手术器械,确保手术的无菌性。③术后护理阶段:术后,患者将被送返病房,并与值班护士进行周密的交接工作,期间特别留意患者在麻醉药效减退阶段的关键生命指标,如血压和心率。护士应向患者说明术后可能出现的身体不适,帮助建立正确的心理预期。在药效减退期间,可以通过播放柔和的音乐或进行轻松的对话来帮助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如患者出现严重疼痛,应依照医生的指示,适量使用镇痛药剂。同时,建议患者在卧床休息时执行被动运动,例如翻身和四肢的伸展运动,以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并逐渐引导患者开展床边活动,以促进其康复速度。

6)个性化疼痛护理:术后个性化疼痛管理是肺癌根治术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由于患者对疼痛的敏感度各不相同,术后普遍出现的伤口疼痛问题需要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处理来解决。护理人员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非言语线索,如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以准确评估其疼痛程度。在药效减弱阶段,采取非药物的疼痛缓解措施同样重要。例如,播放柔和的音乐或进行轻松的对话,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并提升其整体舒适度。对于那些疼痛感较为剧烈的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处方,适时给予止痛药物,以有效缓解疼痛并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1.3观察指标

1)对患者进行护理依从性评估,采用定制化的评估工具,将依从性划分为三个级别:优秀、良好和欠佳。计算总依从率时,采用以下公式:(优秀级别人数+良好级别人数)/总患者数×100%

2)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和感染等情况,进行详尽的记录和数据分析。

3)术后疼痛评估: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在术后24小时和48小时患肢的疼痛程度进行量化评估。该评分法以010分表示疼痛程度,分数越高,患者感受到的疼痛越剧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比较

研究发现,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患者护理依从性总体上更高,并且该差异在统计学上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情况比较

在术后24小时的时间点,两组患者在疼痛评分方面的比较显示,两组之间并无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5)。然而,到了术后48小时,研究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3


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组别

例数

肺不张

胸腔积液

肺部感染

大出血

发生率

研究组

20

00.00

15.00

00.00

00.00

15.00

对照组

20

210.00

210.00

15.00

15.00

630.00

χ2






4.127

P






0.042

2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比较[例(%]

组别

优秀

良好

总依从率

对照组(n=20

945.0

210.0

945.0

1155.0

研究组n=20

1470.0

420.0

210.0

1890.0

P




0.019

注:表示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

3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情况比较(±s)

组别

术后24h

术后48h

t

P

对照组(n=20

8.42±0.66

6.75±1.06

8.205

0

研究组(n=20

8.23±0.57

4.88±0.62

24.430

0

t

1.338

9.340



P

0.185

0



 


3讨论

肺癌的进展迅速,肿瘤细胞转移速度快,这不仅给患者本人,也给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常常表现为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这些都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4]。尽管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以及生物靶向治疗是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5],其中手术治疗尤为常见,但护理的配合对于手术成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患者由于对手术治疗的认知不足,常常会出现术前焦虑,这可能会影响到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开展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显得尤为关键[6]。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得以量身定制,旨在通过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缩短心理距离,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并促进其治疗顺从性。进一步地,开展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协助患者掌握疾病知识及手术疗效,有助于减轻心理负担,培养健康的生活模式。分享治愈实例能够激发患者的治疗信念,减轻其焦虑感,进而有助于术后恢复。此外,对患者的家庭成员实施健康教育,增强家庭支持力度,同样是提升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个性化的心理护理,为患者创造一个有利于康复的环境,保持其身心舒适,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7],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个性化的护理使得医疗工作者能够更深入地把握患者的具体需求和所遇问题,进而能够提供更加精确的辅助与关照,有效减轻患者在恢复期间所承受的心理和生理压力。

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要求医护人员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和熟练的护理技能。医护人员必须根据每位患者的独特性和具体需求,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和护理方案。这一过程不仅对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也对综合能力提出了挑战。医护人员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专业知识:对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有深入理解,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判断。临床技能:具备高超的护理操作技能,能够确保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得到安全、有效地护理。沟通能力:能够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理解患者及其家属需求和顾虑,提供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创新能力:在护理实践中能够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创造性地解决护理问题。同理心:对患者的痛苦和需求表示理解和关心,展现出高度的职业同情心。评估和计划能力: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状况,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并根据患者的反馈和治疗效果调整计划。通过不断提升这些能力和素质,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提升满意度。

综上所述,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肺癌术后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几率,进而增强整体的护理成效。

 


参考文献

[1] 李海红,陈丽霞.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情绪的影响效果观察[J].心理月刊,2020,15(24):22-23.

[2] 饶贞丽,柳丽娜.以循证为基础的心理护理对老年肺癌化疗患者治疗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0,41(12):3022-3024.

[3] GAO F,ZHANG Y,QI X,et al.Evaluation of postoperative effect and nursing quality of comfort nursing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J].Minerva Med,2022,113(2):362-364.

[4] 刘爱梅.个体化护理对肺癌放疗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9):72.

[5] 李俊慧,程诗巍.优质护理理念在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23(S2):348-349.

[6] 于凌燕.肺癌手术患者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0):1775-1777.

[7] 何丽云,董玲琴,刘美梅.个性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肺癌手术患者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的效果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1):60-6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