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妊娠对胎儿发育和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摘要
关键词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生长发育;心脏;胎儿
正文
基金项目:2023年玉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
引言
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作为妊娠期常见内分泌疾病,已被列为高危妊娠的危险因素,该病不仅显著增加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更可能造成不良妊娠结局,超声成像技术作为常规临床手段,可通过对胎儿胎盘结构、双顶径与股骨长等生长参数,以及颅围、腹围等形态学指标的动态测量,结合多普勒血流参数(包括血管流速、血流灌注及阻力指数)的定量分析,实现实时监测胎儿生长状态,本研究系统评估了超声影像学在亚甲减孕妇中对于胎儿器官发育及心脏功能的监测效能,旨在为临床决策提供循证依据。
1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设计,纳入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于我院建档的妊娠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为符合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诊断标准的110例孕妇,对照组为同期年龄、孕周匹配的健康孕妇110例。本研究方案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参与者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文件。观察组诊断依据《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制定,纳入标准包含:1)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2.5 mIU/L且游离甲状腺素(FT4)值处于正常参考区间下限;2)无甲状腺切除术、放射治疗史,排除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及药物性甲状腺功能异常病例。两组基线资料显示:观察组年龄分布23-36岁(均值28.03±5.22),孕周范围36-41周(均值35.01±5.21);对照组年龄24-37岁(均值27.46±4.10),孕周37-42周(均值35.10±4.66)。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人口学特征及妊娠周期参数均未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表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110)
组别 | 年龄(岁) | 孕周(周) | 初产妇〔n(%)〕 | |
对照组 | 27.46±4.10 | 35.10±4.66 | 41(58.57) | |
观察组 | 28.03±5.22 | 35.01±5.21 | 37(52.86) | |
t/χ2 | -0.718 | 0.108 | 0.463 | |
P | 0.474 | 0.914 | 0.496 |
本研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型号)对两组胎儿进行系统性评估,检查流程包括:1)胎儿形态学评估:系统筛查颅脑及颅内解剖结构、脊柱形态连续性、颜面特征及四肢长骨发育指标(股骨长度等);2)心功能分析:定量评估心室整体功能,通过Tei指数(心肌做功指数)进行表征,其计算公式为(等容收缩期时间+等容舒张期时间)/射血时间;3)质控标准:① 血流方向与探头声束夹角严格控制在<30°;② 检查全程由两位高年资产前超声诊断医师独立操作;③ 各参数测量值取三次连续心动周期检测结果的算术均值。
统计学方法:数据分析使用SPSS Statistics 19.0软件包(IBM, USA)。分类变量以频数(百分比)形式呈现,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预期频数<5时)评估;连续变量采用均值±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设为α=0.05,双侧P值<0.05判定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胎儿生长发育情况比较观察组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度、头围和腹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胎儿生长发育情况比较(n=110)
组别 | 双顶径(cm) | 股骨长度(cm) | 头围(cm) | |
观察组 | 8.04±0.82 | 6.51±0.92 | 30.01±1.03 | |
对照组 | 9.00±0.90 | 7.22±0.90 | 33.41±1.15 | |
t | -6.597 | -4.551 | -18.372 | |
P | 0.000 | 0.000 | 0.000 |
两组胎儿LAD、LVD、EF和E/A比较观察组LAD和LV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EF和E/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胎儿LAD、LVD、EF和E/A比较(x±s,n=110)
组别 | LAD(mm) | LVD(mm) | EF(%) | E/A |
观察组 | 33.40±2.82 | 48.11±2.06 | 66.83±4.28 | 0.93±0.22 |
对照组 | 31.82±2.45 | 45.58±2.14 | 72.11±5.10 | 1.46±0.30 |
t | 3.546 | 7.43 | -6.635 | -11.919 |
P | 0.001 | 0.000 | 0.000 | 0.000 |
两组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左心室Te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右心室Te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胎儿LAD、LVD、EF和E/A比较(x±s,n=110)
组别 | 左心室Tei指数 | 右心室Tei指数 | ||
观察组 | 0.42±0.07 | 0.47±0.06 | ||
对照组 | 0.43±0.06 | 0.41±0.05 | ||
t | -0.907 | 6.427 | ||
P | 0.366 | 0.000 |
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对比: 经产前超声评估,观察组共检出11例胎儿生长受(FGR),发生率为15.71%(11/70);对照组未发现FGR病例(0/70)。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χ²=11.938,P=0.001)。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妊娠期,母体和胎儿的健康状况对医疗技术的要求更为严格。胎儿在甲状腺发育尚未成熟之前,其生长所需的甲状腺激素主要依赖于母体提供。因此,妊娠期间,母体和胎儿对甲状腺激素的需求较平时显著增加。孕妇通过自我调节的负反馈机制来满足机体及胎儿对甲状腺素的需求。然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合并妊娠可通过孕妇内分泌-免疫调节轴的干扰,引发母体甲状腺激素稳态失衡和免疫微环境异常。研究提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合并妊娠状态下母体游离甲状腺素(FT4)的相对不足可能通过胎盘转运效率下降,导致胎儿甲状腺素供给受限,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进程,尤其在心脏发育关键期,可能通过干扰心肌细胞增殖分化、心脏流出道形态发生变化等机制,增加胎儿心脏结构及功能异常风险。
胎儿心脏超声评估作为标准化产前检查项目,可以通过形态学与功能学参数监测胎儿发育状态,为先天性心血管异常的早期识别及干预提供重要依据。然而,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若干挑战:胎儿期特有的循环系统解剖特征(如未闭卵圆孔及动脉导管)导致心腔内血流呈现特殊动力学模式,常规超声成像在区分生理性分流与病理性血流改变方面存在技术瓶颈,其诊断效能与操作者的图像采集能力及临床判读经验密切相关。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功能性心脏评估指标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Tei指数作为一种新的超声心动图参数,通过综合评估心室等容收缩期与舒张期时间变化,可全面反映心脏整体功能。研究表明,该指标在胎儿心功能评估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胎儿心脏功能的定量分析提供了可靠依据。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胎儿在双顶径、股骨长度和头围等生长参数上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距,提示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可能影响胎儿宫内发育。心脏功能评估显示,对照组中左房内径(LAD)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测量值显著高于观察组,而射血分数(EF)与舒张早期/晚期血流速度比(E/A)则呈现相反趋势,表明胎儿心脏发育受母体甲状腺功能异常抑制。
值得注意的是,右心室Tei指数在观察组呈现显著升高,揭示亚临床甲减孕妇胎儿右心功能易受影响的特征。观察组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该病症对胎儿发育的负面作用。本研究创新性地结合胎儿心脏功能与生长指标,系统阐述了亚临床甲减对胎儿的多维度影响,为临床防治提供了新视角。
然而,研究存在样本量相对有限及超声测量可能受母体体质指数、胎儿体位等因素干扰的局限性,需后续扩大样本验证。当前证据表明,亚临床甲减孕妇的甲状腺激素失衡不仅抑制胎儿体格发育,还影响心脏结构与功能。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需重视孕早期甲状腺功能筛查,对确诊孕妇实施规范化管理。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既能改善母体甲状腺状态,又可促进胎儿器官成熟。建议建立定期监测机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降低胎儿不良结局风险,实现母婴健康保障。
研究证实母体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升高与胎儿发育迟缓存在相关性,合理控制甲状腺功能指标可显著优化妊娠结局。这一发现为围产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管理提供了重要循证依据。此外,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亚临床甲减对胎儿其他器官系统的影响,以及在不同妊娠阶段甲状腺功能变化对胎儿发育的具体机制。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可以为亚临床甲减孕妇提供更为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从而更好地保障母婴健康。
总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合并妊娠对胎儿发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涉及心脏功能、体格发育等多个维度。通过先进的超声技术和功能性指标的应用,可以更早、更准确地识别和干预胎儿发育异常。临床医生应加强对孕妇甲状腺功能的监测和管理,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改善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健康。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深入探讨亚临床甲减的病理机制及其对胎儿发育的长期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坚实的科学依据。
4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尽管现有的研究已经揭示了亚临床甲减对胎儿发育的多种影响,但仍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进一步探索。例如,亚临床甲减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尚未完全明确。甲状腺激素在大脑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母体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会对胎儿的认知和神经发育产生长期影响。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长期的追踪观察,评估亚临床甲减孕妇所生儿童在认知、行为和学习能力方面的表现,以确定甲状腺功能异常对神经发育的具体影响。此外,亚临床甲减对胎儿其他器官系统的影响也需要进一步研究。例如,甲状腺激素对肺、肝、肾等器官的发育也有重要影响。未来的研究可以探讨亚临床甲减对这些器官发育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是否会在出生后继续存在或进一步发展。
5 临床实践中的挑战与对策
在临床实践中,亚临床甲减的诊断和管理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亚临床甲减的症状通常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因此,提高医务人员对亚临床甲减的认识和警惕性至关重要。其次,甲状腺功能的检测和评估需要精确的实验室技术支持,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此外,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的剂量调整需要个体化,以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并避免副作用。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建议医疗机构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他们对亚临床甲减的认识和诊断能力。同时,应建立标准化的甲状腺功能检测和评估流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治疗方面,建议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调整左旋甲状腺素的剂量,并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 结论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合并妊娠对胎儿发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涉及心脏功能、体格发育等多个维度。通过先进的超声技术和功能性指标的应用,可以更早、更准确地识别和干预胎儿发育异常。临床医生应加强对孕妇甲状腺功能的监测和管理,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改善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健康。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深入探讨亚临床甲减的病理机制及其对胎儿发育的长期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坚实的科学依据。同时,社会和政策层面的支持也对改善亚临床甲减孕妇的管理和妊娠结局至关重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更好保障母婴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参考文献:
[1]杨灵,刘丽,姚鹏,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影响的研究[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5,22(3):167-170.
[2]郭朋鸽,解冰洁,彭婷婷,等.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其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2):2428-2431.
[3]刘倩,张涛,李力,等.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早期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1):4412-4414.
[4]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0):876-882.
[5]王永丽.左旋甲状腺激素对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结局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7,26(11):67-69.
[6]周淼.高剂量左旋甲状腺素对妊娠合并甲减患者血脂及叶酸水平的影响[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7,21(9):1530-1532.
[7]吕志辉,周巧莲,杨卓加,等.妊娠期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2015,31(7):653-655.
[8]赵叶芳,王炳杰,焦亚楼,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3):443-445,459.
[9]李晶,李珊.妊娠期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状况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1):5327-5328.
[10]何亚萍,乔国昱,靳颖,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生物学指标检测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9):3158-3160.
[11]王亦丹,徐友娣.妊娠期亚临床甲减者TPOAb与妊娠结局相关性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3):308-311.
[12]黄三秀.妊娠期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1):73-75,90.
[13]冯永贤,庄燕燕,周莹,等.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对促排卵妊娠女性妊娠结局的影响[J].医学研究杂志,2016,45(12):54-56,65.
[14]杨小青.62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回顾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6):3214-3216.[15]林碧英,刘玉云,蔡春云,等.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7):1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