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炎症敏感指标的影响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张帆

绵阳市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

目的:探究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炎症敏感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院内呼吸与为重症医学科自2024年1月至2025年1月收诊的12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信封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安全性、生化指标及炎症敏感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1.67%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88.33%(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检测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指标检测结果均有所下降,其中实验组患者血清WBC、CRP、PCT、IL-4、IL-6及TNF-α的含量明显低于同时期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炎症敏感指标,提高患者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重症肺炎;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炎症敏感指标

正文


重症肺炎是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的肺部严重炎症反应,常合并呼吸衰竭及多器官功能障碍,是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具有起病急骤、症状严重、进展迅速、并发症多、预后差、病死率高等特点[1]。该病不仅影响肺部通气与换气功能,还常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及多器官功能障碍[2]尽管现行治疗以广谱抗生素联合机械通气为主,但仅依赖系统性抗感染治疗的患者中,部分患者因气道分泌物潴留、局部炎症失控导致病情迁延,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且院内获得性感染发生率增加,提示传统疗法在清除气道分泌物、调控局部炎症反应方面存在局限性。近年来,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在重症肺炎中的应用逐渐广泛,其可在直视下实施肺泡灌洗,不仅能有效改善通气功能、提升局部药物浓度,还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缓解肺功能异常[3]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BAL)通过直接清除气道分泌物、稀释炎性介质及局部给药,理论上可突破血-气屏障限制,增强病灶区域药物浓度,但其对全身性炎症敏感指标的调控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通过选取120例患者进行试验,探讨BAL对重症肺炎患者炎症敏感指标、疗效及安全性的综合影响,旨在为优化治疗策略提供循证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院内呼吸与为重症医学科自20241月至20251月收诊的12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信封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均值为(60.74±5.26)岁;实验组患者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均值为(60.77±5.24)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

纳入标准:(1)纳入研究的患者均需要符合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4]中相关诊断标准。(2)患者3个月内接受过胸部手术或支气管镜操作。(3患者及其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患者临床资料不全。(2)患者合并其他肺部器质性疾病。(3)患者存在严重免疫缺陷或长时间使用免疫抑制剂。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根据患者感染类型对治疗所用的抗生素进行选择;帮助患者进行排痰及雾化吸入治疗;肠内营养混悬液经鼻胃管泵入,保证患者的营养支持;进行氧疗时根据血氧饱和度调整氧流量,必要时行有创机械通气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BAL进行治疗,患者在进行治疗前需提前禁食6h,为患者讲解BAL治疗流程及注意事项;进行麻醉前30min,对患者进行静注咪达唑仑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产);国药准字H20067040;规格:2m12mg)成人:0.07-0.1mg/kg体重,最大量不超过5mg。老年体弱者:必须减少剂量并进行个体化调整,剂量为0.025-0.05mg/kg体重,常用剂量为2―3mg。随后对患者进行雾化吸入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溶剂用)(福建金山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5020528;规格:2ml:4mg)进行麻醉。患者采取仰卧位,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插入至病变肺段,吸引脓性分泌物后,以37℃无菌生理盐水(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626规格:100毫升:5克),单次20-30mL分次灌洗病变支气管,负压吸引回收灌洗液,灌洗后局部注入适宜抗生素药物,将纤维支气管镜撤出。术后处理:监测血氧、心率及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术后禁食2h治疗频次:每周2次,疗程2周。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有效率

临床有效率:显效:72h内体温复常、肺部啰音消失、氧合指数≥300mmHg;有效:7d内上述指标部分改善;无效:7d内无改善或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5]

1.3.2 安全性分析

并发症发生率:记录治疗期间发生的支气管痉挛、心律失常及恶心呕吐等事件,发生率=并发症例数/总例数×100%[6]

1.3.3 生化指标检测

1)血清白细胞计数(WBC):采集空腹静脉血3mL,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2C反应蛋白(CRP):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3)降钙素原(PCT):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样本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采集[7]

1.3.4 炎症敏感指标测定

采集外周静脉血5mL,离心后取血清,-80℃保存,采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4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操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8]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版本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满足正态分布及组间方差齐性条件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或率表示,采用χ²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有效率

由表1可知,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1.67%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88.33%P<0.05)。

1 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有效率对比(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实验组

60

2440.00

2948.33

711.67

5388.33

对照组

60

1728.33

2643.33

1728.33

4371.67

χ²





5.208

P





0.022

2.2 安全性对比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组别

n

支气管痉挛

心律失常

恶心呕吐

总发生率

实验组

60

23.33

11.67

00.00

35.00

对照组

60

58.33

35.00

23.33

1016.67

χ²





4.227

P





0.040

2.3 生化指标检测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检测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均有所下降,其中实验组患者血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的含量明显低于同时期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3

3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对比(±s

组别

n

WBC(×109/L)

CRP(mg/L)

PCT(ng/m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

60

16.15±1.43

7.89±1.64

65.99±4.08

17.94±1.74

7.23±1.12

0.70±0.14

对照组

60

16.37±1.17

10.55±1.34

64.55±4.68

30.14±2.27

7.10±1.02

1.30±0.23

t


0.922

9.729

1.797

33.040

0.665

17.261

P


0.358

0.000

0.075

0.000

0.508

0.000

2.4 炎症敏感指标测定

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敏感指标测定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进行治疗之后,在两组患者炎症敏感指标均有所下降的前提下,实验组患者各项炎症敏感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见表4

4  两组患者各项炎症敏感指标检测结果对比(±s

组别

n

IL-4(ng/L)

IL-6(ng/L)

TNF-α(ng/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

60

90.30±10.81

67.67±7.43

8.51±1.50

3.24±0.68

30.34±4.70

18.43±3.16

对照组

60

90.25±10.77

74.75±8.71

8.43±1.53

5.40±1.16

30.36±4.67

24.25±3.71

t


0.025

4.790

0.289

12.443

0.023

9.251

P


0.980

0.000

0.773

0.000

0.981

0.000

3  讨论

重症肺炎是一类由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发的急性进展型肺部实质性弥漫炎症,临床上常伴有严重的氧合功能受损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其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包括肺泡与毛细血管屏障的破坏,以及通气与血流灌注比例失衡,从而导致顽固性低氧血症、呼吸功能衰竭,甚至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9]。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作为一种靶向治疗手段,可在直视下深入病灶区域进行分泌物清除,同时通过灌洗液稀释浓稠痰液,诱发咳嗽反射,促进排出,有效改善肺部顺应性,降低气道阻力,并提升机械通气效率,具有良好的治疗辅助作用。

潘鹏[10]的研究中显示,对重症肺炎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可以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并降低患者血清WBC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本研究结果可相互佐证。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高出16.66%,且经过安全性对比可知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该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可在直视下精准进入病灶肺段,直接吸引并清除堵塞气道的黏稠分泌物,改善肺泡通气及氧合功能,有效缓解呼吸系统阻力与肺顺应性下降问题。灌洗液的机械作用及湿化效应能诱发咳嗽反射,进一步促进分泌物排出;局部灌洗联合抗菌药物投递突破了血-气屏障的限制,提高病灶区药物浓度,增强抗感染效果。上述机制共同作用,减轻肺组织损伤,从而提升临床疗效,并在治疗过程中减少支气管痉挛、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体现出该技术在安全性与有效性方面的优势。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及炎症敏感指标检测均无明显差异(P>0.05),进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清WBCCRPPCTIL-4IL-6TNF-α的含量降幅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技术可直达病变肺段,有效清除气道内大量黏稠分泌物与炎性介质,减少炎症因子的局部聚集,同时通过灌洗液的稀释和湿化作用,诱导咳嗽反射,促进分泌物排出,从而加速感染灶的清除。局部灌洗后联合注入敏感抗菌药物可突破血-气屏障限制,提高肺组织局部药物浓度,增强对病原体的杀灭作用,显著控制肺部和全身的炎症反应。该方法对肺泡上皮细胞的保护有助于降低通透性,抑制细胞因子的过度释放,从而有效下调WBCCRPPCTIL-4IL-6TNF-α水平。

综上所述,对重症肺炎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炎症敏感指标,提高患者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晓纲,周晓金,杜洁.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和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0,31(15):1920-1922.

[2]房颖.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肺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J].大医生,2023,8(12):46-49.

[3]  程耀强,黄卢清,陀子能.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传统治疗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20):1-4.

[4]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10):651-655.

[5]谌露.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抗感染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4,5(21):95-97+109.

[6]  刘佳莹,李云龙,曹映月,庞叶佳.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临床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2(22):95-97.

[7]  李胤,周宁华,蔡琴琴.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2024,10(01):180-184.

[8]张群.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改善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作用[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5,9(04):52-54.

[9]  李永强,刘志峰,石志鹏,许燕霞,吴玉婷.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联勤军事医学,2024,38(05):376-379.

[10]潘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技术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效果观察[J].大医生,2023,8(09):17-2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