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格列净+二甲双胍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BUN、Scr水平影响分析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严肃

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

目的:剖析临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实施达格列净以及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选入本院2024年2月至2025年2月,进行系统就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一组45例。其中对照组为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以对照组为基础,联合达格列净。对比系统处理后涉及的各项指标水平。结果:在对本文研究的血糖水平、肾功能指标以及炎症因子等系列分析中,观察组FPG、2hPG、HbA1c统计的血糖水平稳定度高于对照组;SCr水平、BUN水平以及UACR值等统计,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认为,达格列净+二甲双胍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有效价值。此药方不仅仅能够稳定血糖水平,同时也可良好调节肾功能值,且下调炎症因子,进而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

达格列净;二甲双胍;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分析

正文


前言

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特点是肾脏相关功能有所损伤[1]。在这一阶段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水平降低,产生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30~300mg/g之间,患者的血压水平可能存在轻度上升,但一般情况下不具有明显的肾病症状及相应体征。作为糖尿病所导致的慢性肾脏病症的关键时期,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及时处理和有效干预,对于预后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一旦未及时干预,易造成肾功能水平恶化。作为一线降糖药物,二甲双胍能够阻止肝糖原素达到发挥降糖作用的效果。但经研究进一步表明,针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二甲双胍主要通过肾脏排泄,所以受到肾功能限制的影响,二甲双胍的排泄受阻,且导致药物于体内蓄积。达格列净是一种新型的降糖药物,可促进葡萄糖经尿液排泄,达到有效价值[2]。基于此,本文旨在评估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分析时间段为20242月起始,截至20252月,入选的患者总数为90例,对应标准分组后,观察组45例: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上限、下限值4380岁,平均(56.82±6.88)岁,糖尿病病程及肾病病程跨度5—17年、3—9年,平均(12.10±3.13)年、(4.04±0.76)年。对照组45例:男性24例,女性21例,对应的年龄阶段、平均范围、各病程范围及平均值分别为44—79岁、(56.12±6.68)岁、3—20年、(12.03±3.35)年、3—8年、(3.99±0.80)年。经上述基本信息标准评估,p0.05

纳入标准:根据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3]根据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确诊,且处于早期[4]患者具有良好依从性,完整参与研究程序。排除标准:由其他原因诱发的继发性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等其余并发症;合并急性或慢性感染;过敏体质者。

1.2 方法

对照组选用的治疗形式为基础指导,如良好的饮食控制、科学的健康教育以及系统的运动锻炼等,并口服二甲双胍片(【规格】0.5克;国药准字H20023370;生产企业: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治疗,初始剂量0.5克,每日两次,随餐服用,而后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每周增加0.5克,直至每日剂量2克,最大推荐剂量为每日2550毫克。对于血糖控制仍未达标的患者,可将剂量增加至每日2550毫克,即每次0.85克,每日三次。

观察组基于对照组,联合应用达格列净(【规格】10mg*30s;国药准字J20170040;生产企业: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治疗,推荐起始剂量是5毫克,每日1次,晨起服用。(2)在耐受治疗时需要附加血糖控制患者中剂量可增加至10mg,每天1次。(3)开始治疗前评估肾功能。如eGFR低于60mL/min/1.73m2不要开始治疗。(4)终止治疗如eGFR下降持续低于60mL/min/1.73m2

1.3 观察指标

1.3.1 于患者空腹情况下,记录外周静脉血,并给予葡萄糖氧化酶法按照说明操作和规程记录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5-7]

1.3.2 应用肌氨酸氧化酶法观察血肌酐(SCr)水平[8-9]

1.3.3 收集患者晨尿的5毫升第二段标本,应用放射免疫法定量分析尿蛋白含量,血尿素氮(BUN)水平,同时计算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ACR)。

1.3.4 根据测定的血糖以及肾功能水平,结合患者的具体表现,建立疗效标准的判定:有效指临床表现和体征消失、整体血糖及相关功能指标稳定降低;改善指临床表现有所恢复,血糖降低程度在10.00%—30.00%之间;无效指症状未变或者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选取样本的分析,均予以SPSS25.0统计软件观察处理。计量资料首先实施正态性评估,如符合正态分布,则予以(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差异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例数,百分比)描述,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血糖水平

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两组血糖水平的分析(nmmol/L

组别

FPG

2hPG

HbA1c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n=45

9.23±1.48

6.11±1.14

12.96±2.73

8.82±1.97

9.15±1.95

5.92±0.93

对照组(n=45

9.15±1.55

7.29±1.34

12.73±2.90

10.07±2.34

9.26±2.03

6.89±1.02

t

0.250

4.499

0.387

2.741

0.262

4.714

p

0.803

0.001

0.694

0.007

0.794

0.001

2.2 对比肾功能水平

观察组SCr水平、BUN水平以及UACR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两组肾功能水平的分析(n=45x±s

组别

SCrumol/L

BUNumol/L

UACRmg/g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87.34±9.38

71.06±5.16

360.85±26.40

120.87±18.07

198.74±41.88

120.38±29.45

对照组

87.17±9.54

76.29±6.89

362.20±25.91

175.30±20.31

195.23±43.28

148.21±32.63

t

0.085

4.076

0.245

13.431

0.391

4.246

p

0.932

0.001

0.807

0.001

0.697

0.001

2.3 对比治疗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4: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的分析(n%

组别

有效

改善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n=45

3475.56

817.78

36.67

4293.34

对照组(n=45

2862.22

715.56

1022.22

3577.78

x2




4.406

p




0.036

3 讨论

身为糖尿病患者中十分常见且危急的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目前全球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成因。依据相关研究表明,在国际糖尿病联盟的调查中认为,至少有20.00%的糖尿病患者会在疾病不断发展中进展为糖尿病肾病,且有较高比率的患者需要通过透析治疗甚至是肾脏移植来延长生命周期。这一病症不仅仅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期寿命产生影响,同时也给全球医疗资源带来十分沉重的负担。基于病理生理学机制分析,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是一种渐进和多阶段的过程,而病症的早期阶段,患者的肾脏结构将出现明显的变化,肾小球基底膜因细胞外基质异常沉积而逐渐增厚,系膜区呈现弥漫性基质增生,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功能受损[11]另外肾小管上皮细胞因长时间处于高糖环境下,易产生氧化应激和炎症状态,导致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产生。上述微观构造的变化在初期阶段仅仅呈现为微量白蛋白尿,而在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中,蛋白尿将不断严重,且肾功能处于不断降低的趋势,最终可能会逆转为不可逆的肾衰竭病症。虽然现代医学表明,已经通过血糖控制、血压管理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的早期应用,也成为糖尿病肾病的常规治疗对策,但是现如今依然缺少能够逆转或者治疗此病症的科学方式。然而临床实践中,即便进行规范和系统治疗,依然有少数患者无法避免病症的进一步发展,这一现状也呈现了早期筛查、精准诊断及开发新型治疗靶点的迫切需求。现如今,在对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对于炎症通路、氧化应激、足细胞损伤等关键环节的创新疗法正在积极探索中,为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带来新的希望。

血清肌酐是一种记录肾功能状态的主要生物标志物,是由肌肉组织代谢形成,多由肾小球滤过从体外排出,具有稳定的生成速率,在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中,在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降低阶段,血清肌酐水平排泄有所降低,血清浓度水平进一步上升。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与病情分期的核心水平。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也代表着肾小球滤过屏障的完整度受到了损伤,代表着肾脏病变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阶段。

经本文结果进一步证实,通过二甲双胍以及达格列净联合治疗的观察组,肾功能相关水平较比对照组更优,p0.05,进一步显示了此联合治疗方式的多重肾脏保护机理,根据肾小管功能层面来看,二甲双胍和达格列净的联合作用,能够进一步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能量代谢进行优化,强化对患者机体小分子蛋白的重吸收能力和效果,进一步降低了微量白蛋白的异常排泄,减少了肾小管间质受损程度。在肾小球水平的分析中,两种药物依据调控肾小球内部的血流动力学,进一步降低了肾小球内的高灌注和高滤过状态,能够进一步改善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升高导致的滤过膜损伤。另外这一方案的联合通过减轻肾小球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修复受损的肾小球滤过膜,从而有效降低UACR值。

经本文结果分析: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低于对照组,p0.05。二甲双胍与达格列净在联合治疗中,对于调控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良好效应。其中达格列净是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主要通过特异性的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促进多余的葡萄糖跟随尿液排出,达到不依赖胰岛素的血糖降低效应;另外二甲双胍多作用在肝脏处,通过激活AMP依赖的蛋白激酶信号通路,阻止肝糖原分解与糖异生过程,进而提升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以及应用效率。针对于餐后血糖的控制上,二甲双胍对胰岛素敏感性改善,强化肌肉和脂肪等外周组织对餐后葡萄糖摄入,并抑制肠道葡萄糖吸收,减轻肾脏因长期高糖负荷导致的代谢压力,保护肾脏功能。糖化血红蛋白的主要价值是记录以往2—3个月阶段患者平均血糖水平。

综合上述结论,针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达格列净治疗,能够系统的稳定肾脏功能结果,并通过控制各项血糖水平来提升治疗效果,所涉及的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得到优化,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基于本次分析中选取年限和例数限制,后续研究中可扩大研究年限,并增加例数,分析后续随访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红梅,张月,刘晓曼,.血清microRNA-337表达水平对自拟强肾健脾通络汤方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获益的诊断价值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21,36(3):14-18.

[2] 张苗苗,张庆,李冰,.黄葵胶囊联合ACEI/ARB类药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3,23(3):329-338.

[3] 王卓君,陆麟,许韩婷,.降糖保肾方治疗脾肾气虚兼血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及对肾功能、血糖、炎症反应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1(9):1267-1270.

[4] 王映,杜健,修倩.芪术胶囊联合达格列净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对患者UAERMCP-1水平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8(3):306-309.

[5] 薛守宇,廉婷,耿爱民,.黄芪熟黄散瘀方联合维格列汀与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及对患者血糖和肾功能水平的影响[J].陕西中医,2022,43(2):207-210.

[6] 杜世拔,李国政,郑靓,.健脾益肾固精方治疗脾肾气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效果及对机体炎性因子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广西医学,2022,44(16):1879-1884.

[7] 牛艳冬,张京慧,温小军,.替米沙坦联合骨化三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效果及对血清Lp(α)TGF-β1水平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21,34(3):31-35.

[8] 劳美铃,王甫能,誉昭红,.自拟补肾活血清热方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及血清TIMP-1TGF-β1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18(4):57-61.

[9] 朱德礼,张宇,张元丽,.参麦地黄汤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J].陕西中医,2023,44(2):209-212.

[10] 俞华,梁从蝶,胡小华,.尿毒清颗粒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对机体氧化/抗氧化平衡及血清LncRNA KCNQ1OT1LncRNA Malat1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19(24):3334-3338.

[11] 陈芳,杨巍,李园园,.参芪降糖片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血清S1PSFRP-4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3,22(15):1586-159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