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
正文
子宫内膜异位症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在育龄期女性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盆腔作为患者主要发生病变的部位,作为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而且存在恶变的风险,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当前针对于该病无明确的发病机制,在临床当中较多的学者接受子宫内膜种植学说,随着当前剖宫产数量的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1]。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子宫内膜的构成包括了表面层、表面层下的基底层,功能层的增生分化由基底层的作用下实现,若基层细胞移动到的环境比较适宜生长时,新种植子宫内膜病灶就会形成分化。该病会导致患者出现月经不调、性交痛或者痛经的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故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24年1月份至2024年12月份收治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24-36岁之间,平均年龄30.18±2.07岁,实验组患者年龄范围在25-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41±1.79岁,分析患者的各项资料,结果显示P>0.05,可开展本研究。
纳入条件:所有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精神健康;临床资料齐全;
排除条件:严重精神疾病;全身系统性疾病;中途退出的患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腹壁病灶切除术进行治疗,在患者月经干净后的第三五天进行手术治疗,为患者提供持续硬膜外麻醉,切除范围在肿块外缘的2-3cm处,切除病灶浅表者呈现紫蓝色的结节。若切除病灶后缺损过大时,通过补片修补缺损,冲洗后缝合伤口中,并逐层进行缝合,将切除后的病理组织送到病理进行检查。
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上提供药物干预,患者手术后第一次月经第五天口服米非司酮 ,每次10mg,治疗3-6个月[2]。
1.3观察指标
1.3.1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愈,患者康复后未出现复发,肿块明显减少;好转,患者术后恢复较佳,康复时未复发,肿块减少,术后6个月复查,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
1.3.2对比两组患者复发率。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n%)代表率,X2 检验。文中所生成的数据均借用SPSS21.0数据包处理,P<0.05 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
2 结果
2.1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 |||||
组别 | 例数 | 治疗效果 |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有效率 | ||
对照组 | 30 | 15(50.00%) | 10(33.33%) | 5(16.67%) | 25(83.33%) |
实验组 | 30 | 24(80.00%) | 3(10.00%) | 3(10.00%) | 27(90.00%) |
P值 | - | < 0.05 |
2.2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后,对照组30例患者有1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40.00%;实验组30例患者有3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0.00%,实验组患者复发率更低,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作为妇科常见疾病,是一种良性病变,发生复发或者转移的风险较高,随着当前剖宫产产妇数量的增加。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出现该病的几率要高于顺产的产妇,患者会出现剖宫产腹壁切口处肿块影,呈现间歇性疼痛,在月经期间疼痛加重,包块变大,月经后疼痛会逐渐得到缓解,包块逐渐缩小并逐渐消失,包块以不规则状为主,质实、边界不清,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压痛症状,严重的会引发患者出现不孕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3-4]。传统的药物治疗虽然可以抑制病灶生长,但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出现转移或者浸润,而且受到药物反应的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无法实现治愈的目的。随着当前医学技术的进步,手术作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用方法[5]。
患者行剖宫产术后,伤口会逐渐愈合,但子宫内膜的细胞会持续生长,继而出现肿块,严重的会导致皮肤破溃,故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给予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治疗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时,手术的治疗方式可以将病灶进行切除,但单纯为患者提供手术切除治疗,虽然可以切除病灶,但手术期间可能会出现残存病灶,术后出现复发的几率较高,对患者术后正常妊娠造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下降[6-7]。为患者提供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可以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常用的药物包括米非司酮、孕三烯酮等。临床使用率较高的药物为孕三烯酮 ,孕三烯酮可以抑制黄体生成素以及卵泡刺激素的分泌,术中残留的病灶受到药物的刺激下,会抑制其生长,继而有效的萎缩、坏死,实现了治疗的目的,但仍有复发的风险[8]。但为患者提供米非司酮,该药物作为一种抗孕激素,可以直接作用于异位内膜,可以抑制异位内膜细胞的增生和分化,使得异位内膜细胞的凋亡率得到提升,降低细胞生长潜能[9]。而且米非司酮可以实现对抗雌激素的目的,可以促进内膜增生,抑制子宫内膜增生。
为患者提供手术治疗期间,病灶外缘1cm范围内的正常组织也会切除,术后复发时,患者可以再次进行手术治疗,但若患者手术次数过多,应考虑患者是否出现了恶变。患者出现月经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患者痛苦程度增加[10]。为患者治疗期间,应有效的清除患者病灶,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降低患者术后出现复发的风险,患者在手术后口服米非司酮 ,有效的缩小患者病灶部位,促进病灶部位坏死,降低复发的风险。
本文通过对两组患者提供不同的治疗方案后,提供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的患者治疗有效率更高,同时患者出现复发的几率更低,p<0.05,分析原因,联合治疗摆脱了单一治疗的不足之处,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李夏,张倩.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24,31(3):269-270.
[2]虞梁,袁琳,孟黄洋,杨雨琴,赵明睿,张林,程文俊.基于病例报道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透明细胞癌变相关预后因素分析[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24,51(2):220-227.
[3]丁琨,康彦君,赵蕾,桑昌美,程菡莹,赵淑萍.聚焦超声消融手术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24,59(3):192-199.
[4]张雪萍,白雪.剖宫产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探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4(8):0023-0026.
[5]Feenstra M M ,Sidenius A ,Nielsen C , et al.Tele-patient-reported outcome measures (telePROM) in follow-up of endometriosis: a validity and test-retest reliability study of an endometriosis-specific questionnaire (EQ).[J].Current medical research and opinion,2025,41(2):11-10.
[6]汪沙,段华.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对比研究[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23,50(3):261-265.
[7]余玲.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2(1):44-47.
[8]Pickup B ,Sharpe L ,Todd J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SS model of endometriosis: A COmprehensive model of pain encompassing agency, systemic factors and sense making.[J].British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2025,30(2):e12794.
[9]Guo H ,Du T ,Gao H , et al.Retraction Note: The comparison of two different protocols ultra-long versus 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 in women with ovarian endometriosis: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Reproductive Health,2025,22(1):36-36.
[10]Ross T W ,Buday S ,Yakel E , et al.Does interdisciplinary group care for the treatment of endometriosis improve pain interference: protocol for a pilot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at an urban academic medical centre.[J].BMJ open,2025,15(3):e097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