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淋巴细胞亚群及辅助性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与鼻咽癌的相关性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邹林芳1 刘岩2(通讯作者)

2. 1.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6

摘要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及辅助性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表达与鼻咽癌治疗及预后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法,将本院于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间收治的15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健康体检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患者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结束随访3个月时的空腹静脉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辅助性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分别于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对患者进行1次随访,随访日期截止于2022年12月。记录患者就诊的一般病历资料以及转移、复发、生存情况等临床特征资料。结果 结合研究结果可知,鼻咽癌患者血清IL-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L-17和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抗凝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发现,鼻咽癌患者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CD3+CD4+)和TH/TS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抑制性T淋巴细胞(CD3+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监测鼻咽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辅助性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利于了解患者免疫功能、评估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影响,为诊疗及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一定依据。


关键词

鼻咽癌;T淋巴细胞亚群;辅助性T细胞相关因子

正文


鼻咽癌是具有高侵袭性和易转移特征的恶性肿瘤。该肿瘤具有局部破坏性,肿瘤向周围组织浸润,随着肿瘤生长到一定大小,可进一步侵蚀周围结构,导致患者出现多种痛苦症状,如涕血、耳鸣、头痛及神经损害等。肿瘤的生长可压迫周围神经,引发神经系统症状,如视力障碍、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等。随着肿瘤发生转移,转移部位不同,患者的症状也会有所不同,例如骨转移可导致剧烈的疼痛,使患者极为痛苦。该病对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和经济压力,而且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放疗和化疗后,均会遭受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目前,鼻咽癌的发生被认为与家族遗传、病毒感染及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多步骤的复杂病理过程。然而,鼻咽癌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1]。尽管治疗有所进展,但鼻咽癌患者在治疗后仍面临较高的复发风险,因此筛选有效的预后影响因素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2, 3], 相关研究表明,免疫功能状态是影响鼻咽癌预后的关键因素。肿瘤与免疫系统的关系极为复杂,尤其是恶性肿瘤的发生常常伴随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和紊乱[4]T淋巴细胞亚群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在免疫过程中相互促进或抑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失衡以及抗肿瘤免疫反应起着重要作用[5]。因此,对鼻咽癌患者在放化疗过程中进行免疫系统功能动态监测就显得尤为必要。

T细胞亚群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群体,T淋巴细胞亚群是具有特殊标志的胸腺输出细胞,负责执行细胞免疫功能和免疫调节功能[6]。临床研究显示,相比于正常人,鼻咽癌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出现了变化,如血清CD4+CD4+/CD8+比值较正常人降低,而CD8+细胞较正常人增高。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D4+CD4+/CD8+比值较高,CD8+水平较低。细胞因子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介导炎症反应、刺激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参与组织修复及促进伤口愈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细胞因子在体内的浓度非常低,但其功能极为强大,在维持Th1Th2Th17细胞因子之间的动态平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细胞因子在治疗过程中浓度的变化及其判断病情的能力,尚未得到充分验证。

鼻咽癌中T淋巴细胞亚群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数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肿瘤局部微环境免疫功能的低下。此外,不同分化程度的鼻咽癌对其免疫标志物的表达存在差异。因此,进一步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和辅助性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调控机制,并深入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开发新的鼻咽癌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和分组

本研究选取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1)经病理检查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2)患者无其他严重合并症,能够耐受放疗和化疗;3)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为:1)合并严重的免疫系统疾病或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2)接受过其他免疫治疗的患者;3)无法提供有效临床资料的患者。最终,纳入本研究的鼻咽癌患者共计150例。对照组选取来自健康体检中心的正常人群(50例)。所有对照者无鼻咽癌、免疫系统疾病或其他恶性肿瘤,且体检结果正常。

1.2 临床资料收集和样本采集

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分期、治疗方式、放疗/化疗的剂量及疗程等。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和临床病理特征,分为不同的观察组,进行后续分析。所有参与者在接受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均采集外周血样本进行分析。血液样本通过肘静脉采集,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后,进行细胞因子水平和T细胞亚群的检测。所有样本采集和处理过程符合伦理要求,并获得了相关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3 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T细胞亚群的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外周血单核细胞经表面抗体标记后,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标记的抗体包括CD3CD4CD8CD16CD56CD19TH/TS比值等。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测定不同T细胞亚群的比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

1.4 细胞因子水平检测

细胞因子的水平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检测。主要检测的细胞因子包括:Th1细胞因子(如IFN-γTNF-α)、Th2细胞因子(如IL-4IL-10)、Th17细胞因子(如IL-17)、以及辅助性T细胞相关的其他细胞因子(如IL-2


研究组(150例)

对照组(50例)

统计量

P

细胞因子(Mean±SE, pg/ml

IL-4

0.343±0.180

0.413±0.160

t=2.469

0.0143*

IL-10

1.483±1.249

1.226±0.688

t=1.388

0.1666

IL-17

1.159±0.443

0.906±0.257

t=3.831

0.0002*

IFN-γ

1.310±0.640

1.308±0.806

t=0.016

0.9869

IL-2

1.302±0.684

1.266±0.810

t=0.316

0.7522

TNF-α

0.806±0.368

0.829±0.466

t=0.359

0.7196

IL-6

5.331±6.485

2.120±1.370

t=3.463

0.0006*

淋巴细胞亚群(Mean±SE, %

CD3+

64.440±13.636

63.976±9.848

t=0.223

0.8238

CD3+ CD4+

31.918±11.777

36.750±8.942

t=2.671

0.0081*

CD3+ CD8+

27.915±10.070

22.529±7.7528

t=3.475

0.0006*

CD16+ CD56+

19.575±10.732

19.754±8.737

t=0.107

0.9146

CD19+

14.298±10.727

14.746±6.806

t=0.278

0.7811

TH/TS

1.318±0.764

1.880±0.903

t=4.367

<0.0001*

IL-6等)。所有试剂和方法均遵循厂家说明书进行操作。

1.5 统计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误(Mean ± SE)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指标比较
2.2 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和细胞因子水平检测

1 鼻咽癌患者与健康对照T淋巴细胞亚群及辅助性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随访结果综合评价

 

3讨论

鼻咽癌作为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和易转移特征的恶性肿瘤,其免疫逃逸机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反应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对鼻咽癌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进行分析,发现鼻咽癌患者在这些免疫指标上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提示免疫功能的改变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生和进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研究中观察到鼻咽癌患者血清中IL-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L-17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些细胞因子的变化提示了鼻咽癌患者免疫系统的功能失衡。IL-4是典型的Th2细胞因子,主要在抗过敏和抗寄生虫感染中发挥作用[9]IL-4水平的降低可能与鼻咽癌的免疫逃逸机制有关,表明Th2型免疫反应在鼻咽癌的免疫调节中可能受到抑制。相反,IL-17IL-6的升高则提示Th17Th2型免疫反应的增强,这与肿瘤微环境中的慢性炎症反应密切相关。IL-17作为Th17细胞的代表性细胞因子,已被证明在肿瘤的发生和进展中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它可以通过增强炎症反应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另一方面也能激活免疫系统中的抗肿瘤反应。因此,IL-17IL-6的升高可能反映了鼻咽癌患者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与免疫激活并存的复杂状态。

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显示,鼻咽癌患者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CD3+CD4+)和Th/ Ts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抑制性T淋巴细胞(CD3+CD8+)显著高于对照组。CD4+T细胞作为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主要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反应。在鼻咽癌患者中CD4+T细胞的减少可能表明患者的免疫系统处于失衡状态,免疫调节功能下降,从而使肿瘤细胞得以逃逸免疫监视。与此同时,CD8+T细胞的增加则可能与免疫逃逸机制和抑制性免疫反应的增强有关。CD8+T细胞通常通过细胞毒性作用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但在某些情况下,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抑制因子的增加会导致CD8+T细胞的功能受损,从而削弱其对肿瘤的杀伤作用。

这些结果表明,鼻咽癌患者的免疫系统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辅助性T细胞(Th细胞)的减少与抑制性T细胞(Ts细胞)的增加可能是导致鼻咽癌免疫逃逸的一个重要机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免疫逃逸是一个关键因素,肿瘤通过改变免疫系统的功能,特别是通过调节T细胞亚群的比例,从而避免被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此外,本研究还揭示了细胞因子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互作用。在鼻咽癌患者中,IL-4的降低和IL-17IL-6的升高可能通过改变Th1Th2Th17的免疫平衡,进一步促进了肿瘤的免疫逃逸。特别是Th17细胞因子与免疫抑制的关系,提示在肿瘤的免疫微环境中,慢性炎症反应可能为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尽管本研究揭示了鼻咽癌患者免疫功能改变的一些关键特点,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本研究仅关注了外周血中的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水平,而肿瘤组织的局部免疫微环境可能与外周血中的免疫状态不同。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肿瘤微环境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变化,并结合临床预后数据,评估这些免疫指标在鼻咽癌中的预测价值。总的来说,鼻咽癌患者免疫系统的失衡,特别是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异常,可能为鼻咽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通过深入研究免疫微环境,理解T细胞亚群与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可能为鼻咽癌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和方向。

通过对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辅助性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检测,揭示了鼻咽癌免疫功能失衡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鼻咽癌患者血清中的IL-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L-17IL-6水平显著升高,提示鼻咽癌患者的免疫系统存在显著的功能失调,Th2型免疫反应可能受到抑制,而Th17型和Th2型免疫反应则呈现增强趋势。同时,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结果显示,鼻咽癌患者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CD3+CD4+)和Th/ Ts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抑制性T淋巴细胞(CD3+CD8+)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肿瘤的发生可能导致免疫调节功能的紊乱,CD4+T细胞的减少与CD8+T细胞的增多可能是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关键因素。综上,鼻咽癌患者免疫系统的失衡,尤其是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异常变化,可能在肿瘤的免疫逃逸、进展和治疗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变化机制,可能为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免疫监测和免疫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治疗靶点。

参考文献:

[1]潘莉莉,黄华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鼻咽癌的关系 [J].分子诊断与 治疗杂志,2017,9(02):121-126.

[2]张春琦,杨丽.心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期间创伤后成长的影 [J].广西医学,2016,38(08):1185-1187.

[3]Poh S S,Chua M L K,Wee J T S.Carcinogenesis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an alternate hypothetical   mechanism[J].Chin J Cancer,2016,35(1):26.

[4]何英武.T 淋巴细胞及亚群在不同疾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层医学论坛,2016,20(06):816-817.

[5]周献青,杨明,晏强,陈洁晶,戴勇,黄锦龙.桂北地区恶性肿瘤患 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和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研究 [J].实验与检验 医学,2019,37(06):1015-1018.

[6]江虹,李菊湘.T 淋巴细胞亚群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 [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3):1361-1362.

 

基金项目:计划课题青年基金,T淋巴细胞亚群及辅助性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与鼻咽癌的相关性(Z20201036)。

作者简介: 邹林芳(1981—),女,汉族,广西柳州,硕士,主管技师,研究方向为医学检验。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