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监测的全程序质量保证及质量有效控制

期刊: 创新科技研究 DOI: PDF下载

李大江 李明

河北宝敬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邯郸 056000

摘要

我国土地资源丰富,土壤作为农业等产业发展的基础,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严格落实土壤的监测工作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土壤监测的全程序质量保证及质量有效控制问题展开了一系列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相关部门土壤监测工作质量的提高以供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土壤监测;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分析

正文


引言:

土壤是一切生物的生存保障,对于人类而言,土壤质量对于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具有很大的影响。土壤监测作为确保土壤质量的有效手段,对监测全程序进行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是确保监测结果准确性与科学性的必要手段,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给予重视,将质量控制理念深入到各工作环节中,加强监测全程序工作质量的控制,从而为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健康、安全环境。

1.土壤监测要求

为全面控制土壤监测全程序的工作质量,一定要对以下几点主要因素进行严格要求。首先是组织机构。负责土壤监测工作的机构一定要通过专业资质认定,并具备完善的监测工作及管理机制,为相关工作提供可靠标准,提高监测工作质量控制效果。其次是监测人员。不管是负责土壤实验分析还是现场取样人员,只要是从事该项工作的所有人员都要进行系统性培训并通过考核,持证上岗。对于新员工,参与工作初期不允许单独操作,需在有效监督与指导下进行工作。再次,仪器设备。我国土壤监测所用仪器设备均为国家强制检定并依法送检,对于其中无需强制性检定的仪器设备需严格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核查与校准,并在其有效期内使用。如果仪器国企或者没有定期严格检定则不得使用,同时,还需做好定期维护与保养,并将其生成详细的维护保养记录。

2.土壤监测全程序质量保证及控制

2.1土壤取样质量保证及控制

作为土壤监测工作的首个步骤,在具体实施前需指定完善的操作方案,明确各监测部分的责任人,由企专门负责现场取样、勘察、材料搜集与方案制定,然后结合监测范围及地质情况等选取和布置采样地点。采样时,不同采样单元之间需要保持一定差异,但差异不宜过大。要注意防止样本受到采样人主观因素及其他因素影响,始终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在土壤样品流转过程中一定要加强保护,针对其中对光比较敏感的样品,一定要注意避光处理。针对性能较活跃,易分解及易挥发样品,应尽量使其在低温条件下进行运输与储存。指派专人负责样品的护送和交接,在将其送到实验室后,由实验室工作人员对样品进行检查,确认样品未丢失及受损的情况下在交接单上签字确认。在样品保存方面,对用于测定易分解或挥发等不稳定组分的样品,采集后应使用玻璃容器或可密封的聚乙烯容器保存,温度不可超过4 ℃,并做好避光处理,注意防止用含有待测组分或对测试有干扰的材料作为容器[1]。用于测定有机污染物的样品应储存于带聚四氟乙烯密封垫的硬质玻璃容器中进行冷藏保存,温度设置为4 ℃。

2.2样品制备质量保证及控制

实验室分析的首道程序为样品制备,其基本要求包括确保土壤样品原本的化学成分及组成、确保其未被污染等。制备室可分为风干室与粉碎室,其中风干室一定要干净整洁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效果,确保室内无污染样品的化学物质。样品制备人数最少应为三人,保证良好工作秩序并做好制备记录。土壤组成结构具有一定复杂性,其组成物质的化学与物理性质均存在差异,因此不同污染物与土壤接触都会产生不同的形态,同时,其对土壤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对于不同的污染物需采取各自不同的处理手段,因此在进行监测工作中应结合具体需求合理选用样品处理技术。

2.3样品分析质量保证及控制

2.3.1合理选用土壤样品的分析方法

样品的分析是土壤监测工作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具体分析首先应选用我国政府以及环境保护部门所规定的方法,必要情况下还可以选择国际上更加先进的分析技术方法,但在实际应用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实用性检验,确保该技术下的样品检测精度不低于常规分析方法,使其满足待测物准确定量的要求。

2.3.2全程序空白

空白值的分散情况与大小对检测方法的检出限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具有很大的影响,而影响空白值的因素相对复杂,具体包括检测试剂的纯度、纯水的质量、试液的配制质量、载气质量、容器的清洁度、检测环境的清洁度、仪器设备的灵敏性以及操作人员的技术应用水平等[2]。对于重复检测的结果,一定要将其差异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通常来讲,平行双份测定值之间允许产生的误差最高为50%,一旦这种误差过大,那么就会直接造成测定灵敏度水平的降低,而样品检出限则增加,测定结果可行度降低。

2.3.3 精密度和准确度控制

首先,每一批土壤样品的不同项目在进行分析的时候都要做20%平行样品,当5 个样品以下时,平行样不少于1 个。由分析人员负责明码平行样的编入,或由质控员在采样现场或实验室编入的密码平行样。平行双样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在允许范围之内者为合格,如果最终的检测通过率没有达到95%,不但要对该批次样品进行再次检测,同时还需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1-2个点的平行样,一直到最终检测通过率达到95%为止。其次,在精密度水平达到要求后,使用标准样品和质控样品对样品分析的准确度进行控制。当选测的项目无标准物质或质控样品的时候可以通过加标回收实验的方式对准确度进行检查。在同一批样品当中选取10%-20%的试样加标回收测定,如果可用数量不满10,则可以提高加标比率,

每批同类型试样中,加标试样不应小于1 个,注意保证加标回收率在相关标准内。如果通过率不足70%,则应对不合格的样品重新进行回收率的测定,并另增加10-20%的试样作加标回收率测定,一直到最终测定通过率达到70%为止[3]。除此之外,分析人员还应积极参与各个实验室之间矩形的能力验证与对比活动,保证其实际测定技术水平,从而进一步确保土壤分析结果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3.结语

土壤监测工作的落实情况关系着我国多种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国计民生,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做好监测全程序的质量管控工作,从不同方面入手实施全面性的工作质量管理,从而保证土壤监测结果的精准度与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潘玉虎,李宏波,王丽君.土壤监测的全程序质量保证及质量有效控制[J].环境与发展,2019,31(09):178-179.

[2]杨倩.土壤监测的全程序质量保证及质量有效控制[J].环境与发展,2018,30(09):134+136.

[3]宋永红.土壤监测的全程序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21):54-5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