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子通信设备接地技术与问题

期刊: 创新科技研究 DOI: PDF下载

赵玉红 李兆寅 殷振振

河南科技职业大学,河南,周口 466000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接地技术及其分类,并进一步探讨了电子通信设备接地技术实施中的常见问题,最后电子通信设备接地问题的施工对策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为接地技术的应用和优化,提供一点有益参考。


关键词

电子通信设备;接地技术;技术问题;解决对策

正文


一、接地技术及其分类

所谓“接地”,就是指通过在系统和某个电位基准中间,建立起低电阻线路的一种技术手段。接地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要建立回路,并将雷电、静电及漏电等电流进行释放,从而达到避免人员及设备出现触电问题的目的。目前接地的种类可具体分为保护接地、屏蔽接地和系统接地等三类。

1.1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可通过形成等电位,让设备达到安全接地的目的。让设备连接大地后,其接地电压就会降为零,这种状况下就只会烧断保险丝,而不会对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其次,系统设备接地后,还可释放机箱中的电荷,如此一来,就能有效避免设备内部的电荷积累,防止出现设备内部放电的状况,从而达到保护设备的目的。另外,保护接地还能在促进设备稳定运行的同时,避免电路受到电磁环境的影响。

1.2屏蔽接地

屏蔽接地,能有效对抗电磁场的干扰。通讯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电磁场的干扰,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屏蔽处理,从而确保设备在干扰状态下,也能稳定运行,使其传输性能不受影响。理论上来说,只需要在设备的外部构建起屏蔽层,就能发挥效果。但在实际操作中,若仅仅构建屏蔽层而不进行接地操作,相关人员就无法评估电位的实际状况,实施有效监控。此外,由于屏蔽层主要通过电容发挥屏蔽作用,实际功能就会存在较大局限。因此,为了确保屏蔽的有效性和便利性,需要进行接地处理。根据屏蔽层所发挥的功能差异,又可将之分为静电屏蔽和磁场屏蔽等两种方式。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若在接地过程中没有控制好电位或者位置出现偏离,就会产生较大噪音,并形成电位差,由此造成干扰电流,因此需要做好相应的防范处置。

1.3系统接地

运用系统接地,能处理电位点问题。在接地过程中,选择接地点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好的接地点能有效形成参考电位点,从而防范设备噪音,并增强设备稳定性。相较于其他接地方式来说,系统接地的难度更高,需要注意的操作要点也更多,因此需要在布线过程中,针对设备内部线路和系统接线等各类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全面把握地线关系、接地要点和重难点问题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施工,从而保证系统接地的有效性。

二、电子通信设备接地技术实施中的常见问题

在电子通信设备接地技术的实施中,最常见的问题包括三类:

2.1电子通信设备的干扰问题

与电子通信设备相关的接地问题,与普通的接地问题存在一定差异,相比之下电子通信设备的接地问题更加复杂,需要更加注意。电子通信设备所形成的干扰是一种共模干扰,细分之下还可分为射频、尖峰等不同类型。假若干扰没有经过接地传导出去,就会造成通讯的混乱[2]。同时,通信设备运行过程中,对压差也存在一定要求,若设备运转时负荷较高却没有做好接地处理,就会导致电位异常,导致通信受到干扰。

2.2通信设备的导电问题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电子通信设备多以金属材料为主,这就使设备容易导电问题。若相关人员的触碰方法出现失误,就会导致触电,对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因此,需要针对通信设备进行接地处理,并选择性能优异的导体进行接地,注意其导线应置于地面两米以下。此外,除了材质影响,设备功能、运行环境等,都会对接地提出相应的要求,必须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判断。

2.3复杂通信设备的接地

通常情况下,接地时用一根导线进行接地处理,就能够满足要求。但是部分电子通信设备的要求相对较高,这时的接地问题就会更加复杂,若此时仍然只用单条导线进行接地,往往不能满足需求,甚至对设备的稳定运行造成不良影响[3],需要根据情况做出相应处置。此外,接地工作中若出现设备调试疏忽、接地操作要点遗漏等问题,也会对设备运行造成影响,需要有所注意。

三、电子通信设备接地工作中的策略

3.1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

在接地施工之前,要对现场环境进行细致分析,从而找到周围可能对接地造成影响的问题和隐患,之后进行针对问题做好对策。这样不仅能有效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质量,还能提高接地工作的有效性。举例来说,若施工地点的湿度较高,电子通信设备就容易受潮,这时就会增大漏电几率,需要进行防范。因此在接地施工之前,要充分考虑到施环境因素,提前做好防潮漏电的接地处理,避免因潮湿引起的漏电和设备故障。同时,还可以利用湿度测量设备对环境湿度进行实施检测。

除了环境方面的考虑外,还要尽量减少地线自身阻抗问题对设备的影响。同时,要对电子设备进行定期检修与养护,确保通信设备的正常使用。此外,要确保接地技术在设备运行中发挥作用,还要对设备的实时运行状况,进行监控,以便问题出现时能及时发现,并迅速组织力量予以解决。

3.2确保接地规范符合要求

要做好电子通信设备接地技术的施工,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整理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并在实际施工中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同时,还要加强技术研究,并在施工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处理,促进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完善。完善的规章制度,不仅能够有效确保施工人员的规范性操作,也能对施工中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从而确实接地技术得到有效落实。在施工前要充分考虑各种问题,并找到对应方法后进行针对性施工,避免盲目开始影响后续进度[4]。在施工完成后,还需要对场地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的有效性。此外,做好完工后的成功验收后,还要定期对接地施工的效果进行检验,并对各项故障进行排查。

3.3科学合理的布线工作

科学合理的布线工作,有利于确保接地质量,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电子设备的接地布线,要确保其符合设计规范,避免对接地效果造成影响。电子通信设备是由多个不同电路组合形成的,容易受多个方面的影响,形成干扰。布线失误引起的干扰,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布线技术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布线工作,通过对布线的科学设计,最大限度避免对通信设备的影响。要排除接地过程中的干扰连接,在接地连接环节,需要针对不同的环境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避免不适宜的方案影响接地效果。总之,在接地连接处理中,首先要明确设备性质,并对接地点及连接数目进行分析,其次要在无信号情况下对设备进行接地测试,防止地环路形成的干扰,最后还应合理安排接地点,并限制接地点数量,从而保证通信设备的稳定运行[5]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子通信设备所发挥的基础作业也日益明显。要确保电子通信设备的稳定运行并降低干扰影响,就必须做好相应的接地处理。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并进行科学的施工规划和合理的布线设计。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接地技术的有效性,保障电子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 公绪杰.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有效措施[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02):21-23. [2]廖建琦.探讨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有效方法[J].电子世界,2019(19):65-66. [3]兰童玲,赖文辉.解析电子通信工程中存在的电子干扰及抗干扰措施[J].信息通信,2019(10):169-170. [4]刘太广.电子通信设备的特点及接地问题相关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8(07):73. [5]陈强.浅谈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7(24):141.

 

作者简介:赵玉红(1988.2-)女,汉族,河南周口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