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火灾隐患及其对策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张晗

唐山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河北省唐山市 063000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非常迅速,这反过来又直接使得当今我国建筑行业的建筑电气工程行业发展相当迅速和稳定。近年来,我国建筑电气工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用户对建筑电气防火设计性能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针对用户所关注的建筑电气消防设计工程中可能出现的电气火灾现象,进行一些原因分析、应急防范技术措施和相应对策做一个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

建筑安全;电气系统设计安全;火灾隐患分析;防患对策。

正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阶段经济技术建设的进一步快速发展,电气工程设施建设中各种设备和技术的发展速度和改进速度又有了很大提高。因为整个电力建筑系统在中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一个相对复杂和庞大的大型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中国各地最重要的聚集大量人口的地方。此外,由于各种大型发电设备建设规模的迅速发展和用电量的不断增加,用电工程设备和设施的数量将大幅增加。所以电气系统的运行安全和保障安全,特别是大面积电气火灾隐患和灾害防治的安全问题,也有着特殊的社会需求,引起了人们的足够重视和理解。如果电网发生大面积火灾,将造成重大直接经济损失,发生火灾无疑是整个供电系统中重大的安全隐患。

1建筑电气火灾
  在我国各类电气火灾中,有一类电气火灾可能占整个火灾的最大比例。根据相关专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以及其他从业人员提供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数据统计,一般来说,约51%的建筑电气火灾事故类型是由火灾事故的直接原因造成的。超过21.3%的电气设备火灾事故可能是由建筑物电子熔焊和电加热间接加热的电弧引发的,约18.8%的火灾事故可能是由建筑物电气线路之间的电热接触电阻或绝缘阻力过度变化引发的间接电力火灾事故。此外,约32.1%或更多的剩余电气火灾也可能是由电气设备线路之间的电加热、过电流和其他负载工作引起的灯具间接过热,以及由雷击、火灾、静电和爆炸引起或熄灭的电弧引起的。其中,由于电气设备产生的局部热量、过载或负载工作运行状态的变化,导致建筑物电气系统设备局部短路或泄漏事故的各种安全原因,它们基本上应属于建筑电气系统火灾相关的主要潜在危险。因此,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当今中国社会由所有单体建筑引起的各类建筑电气火灾事故中,由建筑电气火灾引起的各类电气火灾事故仍占很大比例。因此,涉及建筑电气系统火灾事故的主要相关专业生产管理人员和工作管理技术人员来说,应当在平时的生产和工作活动过程中,给予建筑电气火灾隐患足够的重视,一些常规定期的检查必不可少,尽量将由于电气事故导致的火灾问题控制在可操控的日常。
2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火灾隐患分析
2.1建筑电气不按规范进行设计
  施工图纸中发现的另一重大火灾隐患主要是设计图纸中存在一些错漏,有的断路器保护电流选择与线路计算电流不匹配,导致运行中发生过负荷或者不能进行短路保护。还有一些在电力低压直流回路的主回路保护系统设计中,为每个电力辅助设施选择并安装了不当的电力保护部件,使这些设备在日常使用保护过程中的供电负荷远低于原设计系统设计的正常电力保护负荷,这就很容易使每个电气保护设施选择的电气保护元件无法保护电源负载,很容易导致电气火灾故障的频繁发生。
2.2环境因素下的电气设备短路
  在日常生产和使用的各种高压电气设备系统的安装和维护过程中,由于设备无法长期正常使用,电气设备系统本身不可避免地会继续承受各种外部高温,此外,电气设备经常会遇到由湿气、氧化腐蚀或化学有害腐蚀以及一些特殊环境因素引起的各种腐蚀效应。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设备周围化学或有害化学腐蚀性物质的长期持续接触和腐蚀,阳光和紫外线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的老化辐射,以及各种高温和氧化腐蚀,电气线路绝缘层外的一些外露电气部件容易出现各种电气问题,如老化、硬化和绝缘层脱落,可能导致或导致某些电气设备线路之间的电线出现不同程度的上下交叉和折叠,这可能直接导致一些电源短路,它使局部电流突然或突然变化并急剧增加,导致局部热量突然增加,一些短期高温使电气绝缘层熔化并燃烧,导致电路设备周围的各种金属易燃固体物体爆炸并剧烈燃烧,最终引发电路火灾。
2.3机械设备的原因
  在建筑电气行业的施工、使用和维护过程中,还将涉及许多其他相关的电动机械和设备。然而,由于一些电动机械和设备需要长期连续使用以更换大功率的交流电机,考虑到这些建筑电动机械的工作环境可能相对干燥或者潮湿,并且一些可能有更多的灰尘污染,因此可能存在一些与一些大功率直流电机不兼容的特殊情况。此外,由于长期用电负荷过大或负荷耗电过大,设备过多,会导致各种用电设备电压损失、过载、漏电故障等问题,从而引发一些火灾。
2.4自然因素
  在雨天,雷电一般会对室内电气设备产生一定范围的电磁影响。闪电一般是指从雷击中心靠近地面的带电云,容易使相邻地面物体的感应线圈通电,导致热放电,损坏周围建筑物,损坏输电线路或严重损坏其他电气设备,并在房屋周围燃烧易燃物,正是这种物理效应容易导致电气火灾,尤其是室内易燃易爆电气危险品
2.5建筑装修选材不当
  俗话说,对美的热爱自古以来就被珍视。也可能是基于这样一种美丽的消费心理,今天中国的一些设计单位在开始现代建筑的整体装修时,只追求房子的整体时尚和美观,而从根本上忽视了整体设计和防火功能的要求,不关心装饰材料的最大耐火等级。选择家居装饰材料时不会注意材料的耐火等级,适用场所,从而导致火灾发生的潜在危险,这将是另一个不幸的事件。如果存在侥幸心理,觉得火源不会出现,那么一切都不会有什么影响。但当火源一旦出现,就有可能引发无法控制的火灾。
3建筑电气设计图纸及施工中对建筑火灾隐患的预防措施
3.1合理选择电缆、电线
  在未来,设计单位应严格把控图纸,避免一些小问题的错漏产生。建设单位也应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或者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现场遇到的问题。此外就是产品的选择上应该严格把控,合理选择和使用阻燃和防火电线材料非常重要的事情。在选择使用电缆产品和优质线材产品时,一定要选择合格的产品。尤其在一些小线缆厂家要慎重考虑和严格选择,因为劣质的线缆材料产品和劣质线材,在使用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通电的情况,或者短期表面上不受影响,但存在潜在的危险性。因为电缆、电线的敷设属于隐蔽工程,在正常活动中,很难觉察到危险。劣质的电缆电线在运行中可能会发出更多的热,当其加热温度达到接近火点的温度时,就会发生火灾。毫无疑问,严重后果将导致火灾或爆炸的可能性。因此,预防电缆火灾危险发生的最关键、最重要的因素是第一点,即我们必须注意和选择各种类型的电缆和各种类型的阻燃电线,其质量要求合格、安全、稳定、可靠性和耐久性,必须由正规电缆专业厂家加工制造。
3.2做好漏电的保护。
  当低于15~20mA的纯交流电流或低于50mA的纯直流电压通过人身和牲畜全身时
,不会有突然死亡的危险。目前,漏电保护器开关的跳闸值一般固定,控制在正负30mA。住宅工程保护中常用的一种保护控制方法通常是终端漏电保护。这主要是因为在主要电路故障的情况下,它可以有效地尽可能降低泄漏的影响范围。同样,也可以选择端部漏电保护和分支线路漏电保护,这是两者的组合,以在整个建筑电气系统中进行端部漏电保护。在漏电保护器参数的具体配置和选择方案中,应首先选择额定最大漏电或动作电流小于30mA的漏电保护器,在保证所有其他类型的安全保护技术措施不失效的情况下,可作为直接电接触设备的安全补充保护
3.3做好接地保护
3.3.1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装置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导电接地金属导体将连接整个建筑电气设备外壳和整个外部接地导体的带电接地金属壳体的绝缘固定起来进行保护,其目的是保护与建筑电气设备外壳相连的接地导电金属外壳中的金属绝缘层,使其免受一些潜在危险,如雷击时突然断开触点和金属绝缘层损坏,防止高低压接地事故对周围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危害和损失。这些是保护接地系统安全的主要功能。在电气现场进行电气设备防雷试验和防雷装置接地试验时,工作模式分析的主要手段包括现场直接接地保护、现场接地技术和现场接地保护、现场零接地保护,其中,保护直接磁场接地法的原理要求隐藏在建筑电气设备外壳内或仅暴露在电气设备外部的各种导电电气部件通过各自设备内的同一接地保护线接地,确保接地保护能直接保护现场接地,保护现场中性点连接的技术可被视为暴露在建筑物电气设备外壳内的各类建筑物的直接导电连接,且仅暴露在建筑物的最外层,由两条公共保护线之间连接的每一根公共导体和壳体内带有公共中性线的公共部分构成在建筑物的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系统中,仅指外部直接导电部分使用的公共导体的公共保护线之间或直接之间的接地。
3.3.2工作接地
  工作回路的连接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基本连接工作方式:①三相供电系统,其中供电的中性点在通过消弧线圈后连接;②供电系统中性点不接触的交流电源控制系统;③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建筑物用电控制系统。工作点电气接地保护的主要任务是为了使所有建筑电气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并获得充分、稳定的安全保证,当电路设备发生电气故障时,能够迅速、彻底地切断电源,以减少电气设备对人身触电的间接危害。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面分析评价和综合研究我国建筑电气系统在设计防火与施工防火过程中可能出现存在的各种主要的火灾隐患危害评价方法体系与综合防治的对策时,有必要考虑从以上这些几个主要的方面来更多加重视这一些主要的火灾隐患危害的存在。面对火灾这是一重大隐患,有必要及早建立火灾综合应急预防技术方案体系和落实各项综合紧急疏散消防技术措施,并尽可能在建筑工程电气安全设计施工的施工前期就进行综合紧急疏散消防技术准备,进一步地提高建筑工程现场的建筑电气安全。
参考文献
[1]蔡长艳,李莉.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火灾隐患及其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03.
[2]王振文.浅析建筑电气火灾的成因与消防安全防范[J].理论研究,2011,07.
[3]万重山. 绿色建筑电气设计探讨[J]. 建筑技术开发,2021,48(21):131-132. DOI:10.3969/j.issn.1001-523X.2021.21.06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