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环境的创设摭谈
摘要
关键词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教学环境 课堂环境
正文
2022年新课标颁布,引发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愉悦和谐的环境,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课堂里遨游,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因为课堂教学环境是否愉悦和谐,影响着师生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并部分制约着教学效率的提高。可以说,数学愉悦和谐环境是推进师生交流的前提,是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沃土,是搞好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如何创设小学数学教学中愉悦和谐课堂环境的?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教师要面向新时代,努力创建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真正使师生焕发出迷人的光彩。新型的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因为只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才能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完成数学教学任务。新型师生关系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新型师生关系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和灵魂提升的沃土。新型师生关系是一种愉悦、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教师要全身心的真情投入,完善教学活动和完善个性,建立愉悦、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便精当发挥教师数学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教师就应春风化雨,多赏识学生,多帮助学生,多给学生微笑与掌声,少一些指责与批评,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二、教法上采用质疑问难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过程也就是质疑问难的过程。古人有言:“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采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又唤起了学生认识上的积极性,让学生从不断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真知灼见,以此来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观念,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宽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课堂上要给提供自由思考时空,自由表达的话语权,还学生思维的空间,允许课堂上有笑声,鼓励学生议论、争论、讨论、探讨等,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和能力。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有疑问,有猜想,有惊讶,有联想,更应该有巧妙的比喻,甚至有“人加狗”的幽默。师生、生生应推心置腹,真诚交流,构建合作交流的绿色通道,努力营造师生互勉、探知求知的良好氛围,赋予数学教学以灵性和生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优化课堂教学
教学时应紧密结合教材,用谜语、故事、游戏等活泼有趣的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数学课堂教学,科学而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由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充分展示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选用大萝卜,用刀切一下,建立面的概念,再切一刀形成一个面与第一个面相交,建立棱的概念,这样切6次,帮助学生认识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这种直观教学使学生感到新颖,能够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数学课堂教学生动形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要勤奋学习,广泛涉猎,钻研教材,探讨教学方法,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使教学过程更生动有趣,内容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富有魅力和艺术。又如在教学纳税这个内容时,笔者利用学生身边的背景故事:我们班王晨同学父母开了一家家具店,每个月的营业额是42000元,如果按4%的税率缴纳营业税,每月应缴纳营业税多少元?练习完后,我趁热打铁让学生互动,结合自家的情况或你了解的信息编题,让同学互相解答,这样,课堂上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各种各样的问题迎刃而解。
四、激发求知欲,促进学生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是外因,学是内因,教通过学而起作用。教学的艺术就在于根据学生愿意想,发挥内因的积极作用。这也是启迪思维的基矗为奠定启迪思维的基础,教学时,应在讲每一问题之前,首先向学生介绍好此问题的重要性,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其次说明解决此问题的方法的特殊性,要求学生找到这种解法,以引起学生的好胜心,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其学习兴趣,最后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和醒目的板书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全体学生都达到(要试一试)愿意想的状态。
首先,创造条件,使学生能想。愿想只是学生学习的心理准备。要启迪学生思维,教师必须为其创造能想的条件。创造条件时要注意:一是启发的问题的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特点,太难太易都不利于启迪学生思维;二是要在课堂造成一种生动活泼的集体思维的气氛;三是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尤其是要对差生进行个别指导,鼓励他们知难而进。
其次、以练为主,让学生多想。多想才能出智慧。为使学生多想,教师要改变以讲为主的注入式教学为以练为主的启发教学。一般情况下,通常采用学、讲、练的模式进行教学。开始只提问题不讲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探讨。在此阶段,教师起着检查、引导和解疑的作用。然后教师进行精讲,这种精讲起着明确重点、理清系统、解决疑难的作用。讲后再练,使学生进一步深入地理解、巩固知识及了解知识的应用。这样安排,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由学生自己练习、思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三、指导方法,培养学生会想。启迪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要会想就必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为此,教师在讲每一个问题时,首先引导学生研究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其次引导学生从各种方法中筛选出最优解法;最后由教师引导总结规律。
第四、课内外结合,引导学生联想。要启迪学生思维,就要密切联系课内外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课内所学的几何知识去观察和联想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几何图形,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例如,在讲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时,让学生在课外利用三角形相似的原理,去测量树高和建筑物的高。
五、多元化的评价
实践证明,建立多元化评价的激励机制,是促进学生发展和促进教师成长,体现“以学论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即使不成熟,也理应给予尊重,作适当指导。教师要善于捕捉小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多鼓励,多赞扬,多肯定,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课堂总是一种和谐的良好氛围,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评价的方法应该多种多样,可以采用加星,夺旗,红花等一些方法,也可以采用日评、周评、月评、学期评,累计加分数的方法,更要用微笑、翘拇指、鼓掌等非语言进行鼓励和直接用语言赞美“你真好!”“你真行!”“太棒了!”等,以便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激情,努力学习数学。
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通过多元化评价体系,鼓励并且不断要求学生创新,开发智力,挖掘潜能,发挥特长,努力学好数学。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该多一些平等,少一点架子;应该多一些微笑,少点脸色;应该多一些关爱,少点冷漠;应该多一些宽容,少点苛求;应该多一些诚意,少点“心计”;应该多一些倾听,少点厌烦;应该多一些赞赏,少点责备等。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不仅是教师的评价,还要引导学生自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小组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激励机制,提倡赏识教育,不但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