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红色文化;中职语文;实践平台;多元评价
正文
引言:在新时代背景下,中职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语文作为中职教育的基础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更要注重其人文素养的培育。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教育价值,将其融入中职语文教学,对于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升职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立足中职语文教学实际,探索红色文化融入教学的有效策略,旨在构建具有特色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能人才提供参考。
一、红色经典与语文教材的深度融合
教学过程中,通过深入挖掘和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为切入点,可将其与其他红色文化文本进行关联阅读,引导学生体会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伟大历程。在教学设计上,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在导入环节,播放开国大典的历史影像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1949年10月1日这一庄严时刻的历史意义。在文本解读环节,引导学生品析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如“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等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句子,深入理解这一庄严宣告对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在拓展环节,让学生搜集建国初期的重要文献资料,如《论共同纲领》等,组织开展主题研讨,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建设新中国的历史必然性。通过朗读、讨论、演讲等形式,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提升语文核心素养[1]。在写作训练中,指导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创作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文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品质。
二、利用现代技术激活红色文化教学
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新红色文化教学模式。以《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课为例,可以设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活动。课前,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平台录制教学视频,不仅要介绍文章的创作背景和屠呦呦的生平,还可以融入相关科研资料和图片,增强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同时,借助钉钉或微信等平台建立课前学习小组,指导学生开展预习讨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课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青蒿素研究的实验场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还原实验室工作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科研工作者的艰辛与坚持。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互动环节,如在智慧课堂平台上进行随堂测试,实时检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时,可以运用协作学习软件,支持学生在线上进行头脑风暴和观点交流,探讨“科学精神”与“革命精神”的联系。为了加深理解,教师还可以利用数字教学资源库,收集整理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职业生涯中践行这些精神。课后,借助教学App布置延伸任务,如让学生采访身边的科研工作者,制作短视频,在班级群中分享交流,并鼓励学生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创意表达[2]。
三、搭建红色文化体验与实践平台
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以《长征胜利万岁》一课为例,教师可以精心设计系列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当地的红色遗址,不仅要实地观察长征路线上的重要地标,还要引导学生用摄影、录像等方式记录考察过程。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采访当地红军后代或革命老人,记录长征故事,整理口述历史资料,形成完整的调研报告。为了深化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邀请历史研究专家走进课堂,为学生讲解长征途中的重大战役和历史事件,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在此基础上,开展主题写作活动,让学生以“重走长征路”为题创作散文或记叙文,鼓励学生将个人感悟与革命精神相结合。同时,积极联系当地革命纪念馆,组织学生参与红色文化宣讲等实践活动,亲身体验革命传统教育的意义。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长征精神与当代青年责任担当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多元化评价促进红色文化教学效果
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全面考查学生在红色文化学习中的表现和成长。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一课为例,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多维度的评价方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表现,建立详细的观察记录表,进行过程性评价[3]。为了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设计任务单,让学生完成建党百年主题的调查报告,重点考察其资料搜集、分析整理和写作能力。在评价标准的制定上,不仅要关注最终成果的质量,还要重视学生在调研过程中表现出的探究精神和历史思维能力。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协作学习,完成“我身边的党史故事”专题研究,采用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其团队合作能力和研究思维。为了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成长,引导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袋,定期收集整理自己在红色文化学习过程中的作品和心得体会,形成完整的学习成长记录。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运用激励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和闪光点,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束语
红色文化融入中职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需要,也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课程内容整合、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活动拓展以及评价体系构建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红色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历史使命感。未来,红色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深入,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钱苏宁.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融入中职语文教学路径和策略[J].中国军转民,2024,(16):208-210.
[2]朱忠华,糜跃明.乡土文化融入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J].职业教育,2023,22(30):78-80.
[3]马燕.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06):123-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