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赜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孙瑶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运河中学 225100

摘要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探讨了在新课标背景下提升初中生写作能力的有效策略,包括激发写作兴趣,培养观察与感知能力;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思维发展;强化读写结合,提升语言运用能力。这些策略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写作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写作不仅是学生表达思想、传递情感的重要方式,更是其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当前初中生普遍存在写作兴趣不高、写作能力欠缺等问题。因此,探索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以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从三个方面探讨相关策略,以期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提供参考和启示。

一、激发写作兴趣,培养观察与感知能力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对生活的观察与感知能力,是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的基础性工作。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积累写作素材[1]。例如在学习统编版七年级上册《春》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营造春天的氛围,如播放春天的音乐,在教室中摆放春天的图画、鲜花等。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回忆自己在春天看到的美景,感受到的美好,并和同学们分享。接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现场进行写作。学生在老师营造的春天氛围中,再加上回忆和分享,写作的积极性会被充分调动起来。这样的情境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除了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写日记或随笔也是培养观察力和感知力的有效方式。当学习统编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时,教师不妨鼓励学生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所在城市冬日的独特景象。南方的冬天,也许是绵绵细雨中跳跃的水珠,寒风中摇曳的树枝,还有温暖午后的一抹阳光;北方的冬天,则可能是皑皑白雪下安静的村庄,冰封湖面上嬉戏的孩童,以及热气腾腾的火锅飘出的诱人香味。学生在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过程中,必然会留心周遭世界的种种细节,由此提升对生活的敏感度和感知力。持之以恒的日记或随笔写作,更能让学生养成用心生活的好习惯,写作也就成为他们抒发情感、表达思考的自然方式。

二、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思维发展

创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整理文章结构,理清写作思路[2]。以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的《雨的四季》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将春雨、夏雨、秋雨、冬雨的特点和给人的感受一一呈现。学生在绘图过程中,会深入思考每一季的雨景给人怎样的视觉、听觉、嗅觉体验,进而理清这些感受背后蕴含的情感。春雨绵绵,滋润万物,让人感到生机盎然;夏雨磅礴,雨后天晴,给人以凉爽畅快之感;秋雨连绵,寒意渐浓,不禁让人生发孤寂之感;冬雨雪夜,白茫茫一片,心中泛起纯净安宁之感。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能更好地领悟雨景与情感的关联,写作时就能做到情景交融,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除了思维导图,项目式学习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围绕某个主题,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以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的《纪念白求恩》为例,教师可以以“伟大的生命”为主题,让学生搜集白求恩以外的其他医学家、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并通过小组讨论,探究他们为人类健康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能加深对伟大生命的理解,从多角度感悟他们不凡的人格魅力。而在小组合作交流时,学生又能互相启发,碰撞出更多观点和见解。最后,学生可以在梳理讨论成果的基础上,写一篇颂扬伟大生命的文章。这种项目式的研究性学习,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对人物形象的深刻把握,还能提升他们的协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强化读写结合,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两翼,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在初中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博览群书,汲取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精华。以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鲁迅的散文,如《朝花夕拾》中的其他篇章。通过追随鲁迅的笔触,去回望童年的纯真岁月,去感受人生的悲欢离合,学生能领会鲁迅散文朴实无华而又意蕴深刻的语言魅力。而在写作练习时,学生就可以尝试运用这种语言风格,去书写自己难忘的童年记忆。譬如描写儿时与小伙伴们在田野间嬉戏的欢畅,在夕阳下奔跑的快乐,又或是在星空下许下友谊誓言的真挚。学生在写作中不断实践积累,必能内化鲁迅散文的语言特色,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除了深度阅读名家名篇,仿写和改写也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3]。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的《再塑生命的人》讲述了海伦·凯勒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人生历程。学习完这篇课文,教师不妨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写一写身边那些同样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的榜样人物,如战胜重重困难考入理想大学的贫困学子,或是白手起家、凭借勤劳和智慧成就事业的创业者。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会时时回想海伦·凯勒的精神品质,进而思考怎样用朴素而有力的语言,去刻画自己心中的楷模。而教师在指导仿写时,也要点拨学生注意语言的平实生动,切忌堆砌华丽辞藻,简洁有力方能打动读者。学生在一次次的仿写实践中,定能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写出感人至深的佳作。

结语: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任。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写作兴趣,创新教学模式,加强读写结合。只有在多维度全方位落实这些教学策略,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语文教师要立足教材、面向学生,不断探索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参考文献:

[1]鲁鸿艳.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好作文,2024,(22):71-72.

[2]屈婷.基于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特点的写作教学策略[J].文科爱好者,2024,(05):73-75.

[3]钟一鸣.初中语文模仿名篇开展写作教学探究[J].中学语文,2024,(30):57-5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