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砌体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李雅静

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建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

砌体结构作为早期房屋建造常用的结构形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界因素的影响,砌体结构可能会出现变形、裂缝和承载能力下降等问题。为了确保房屋的安全和稳定性,对其加固工程与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保障建筑安全、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阐述砌体结构的加固工程与施工技术,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建筑工程;砌体结构;施工技术

正文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砌体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逐渐演变和完善,至今已成为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砌体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砌体建筑不仅具有传统建筑的历史沿革,还能够满足现代建筑发展的需求,成为建筑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砌体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

1砌体结构的特点

砌体结构是指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其中,块体主要包括砖、石或各种砌块等,这些块体通过砂浆的粘结作用被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结构。在砌体结构中,墙和柱是主要的承重和传力构件,它们承担着建筑物的自重、活荷载以及风荷载、雪荷载等外部荷载。

1.1砌体结构的优点

(1)施工方便。砌体结构采用砌筑法施工,施工过程相对简单,不需要复杂的模板和特殊的技术设备。工人技术要求相对较低,易于掌握施工技巧,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2)经济实用。砌体结构所需材料成本较低,如砖、石等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相对便宜。与其他结构相比,砌体结构可节约木材、钢材和水泥等建筑材料,工程造价较低。适用于大规模建筑工程,具有较高的性价比。(3)耐久性和耐火性好。砌体结构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能够满足预期耐久年限的要求。砌体结构还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够抵御火灾等自然灾害的侵袭,保护建筑物的安全。(4)保温、隔热、隔声效果好。砌体结构的空气层和砌块之间的间隙可以起到隔热和隔音的作用。这种结构能够有效地减少热量的传递和声音的穿透,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和节能效果。

1.2砌体结构的缺点

1)抗震性能较差。由于砌体结构的材料多为脆性材料,如砖、石等,因此在受到地震等强烈震动时,容易发生开裂、断裂等现象,造成结构的损坏。这也是为什么在地震多发地区,我们更倾向于使用钢筋混凝土等其他更抗震的结构形式。(2)承载能力有限。由于砌体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较低,因此对于大型建筑或高层建筑的需求,砌体结构往往难以满足。这也是在现代建筑中,更多地使用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等其他承载能力更强的结构形式的原因。(3)施工质量的控制难度较大。由于砌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因此施工质量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如工人的技术水平、材料的质量等。这也就导致了砌体结构的施工质量不稳定,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2建筑工程砌体结构施工技术

2.1基层清理

基层处理是高层建筑墙体砌体施工的重要环节。要确保基底平整,对于不平整的部位,需采用水泥砂浆进行找平处理。找平前要将基层表面的杂物、灰尘等清理干净,以保证基层与后续施工层的良好结合。打湿处理也是基层处理的关键步骤,在砌筑前一天,将基层表面充分洒水湿润,避免基层过快吸收砂浆中的水分,保证砂浆的黏结效果。

2.2 放线定位

测量放线的精度直接关系到墙体的位置和标高的准确性。在施工前,要根据设计图纸使用专业的测量仪器,如经纬仪、水准仪等,进行精确测量放线。确定墙体的轴线、边线和标高控制线,并在墙面上做好标记。在放线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误差,轴线偏差不得超过 5 mm ,标高误差不得超过±5 mm

2.3抗震横墙加固技术

抗震横墙加固技术是建筑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抗震加固方法,特别是在砌体结构中,该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砌体结构在地震中容易发生破坏,因此提高其抗震性能是至关重要的。抗震横墙加固技术通过在建筑物中增设抗震横墙,显著提高了房屋的横向刚度,进而增强了整体结构的抗震能力。这种加固技术特别适用于多层住宅等建筑,因为这些建筑在地震中更容易受到破坏。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着重注意新旧墙体的连接和整体性的加强。这样可以确保新增的抗震横墙与原有结构形成一体,共同抵抗地震的破坏力。在选择抗震横墙材料时,常用的有钢筋混凝土、配筋砖等。这些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而且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从而减小结构的变形和裂缝。此外,这些材料的耐久性也较好,可以保证结构的长期稳定性。总的来说,抗震横墙加固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抗震加固方法,通过增加横向刚度来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在实际应用中,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具体情况、施工条件以及材料的性能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加固方案。同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也至关重要,以确保加固工程的安全有效。

2.4扶壁柱加固技术

在砌体结构的加固方法中,扶壁柱加固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有效手段。它通过在结构的适当位置增设扶壁柱,显著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尤其适用于墙体出现开裂或承载能力不足的情况。扶壁柱加固技术的核心在于通过增加扶壁柱,分散原有墙体的受力,降低墙体裂缝的扩张速度,从而增强结构的稳定性。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砌体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而且对预防墙体倒塌、保护人员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施扶壁柱加固技术的过程中,新旧墙体的连接和整体性的加强是关键。这需要施工团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术知识,以确保新添加的扶壁柱与原有结构能够完美结合,共同承受外力。同时,扶壁柱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加固效果,因此,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从材料选择上看,常用的扶壁柱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配筋砖等。这些材料各有特点,需要根据具体工程条件和需求进行选择。例如,钢筋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和抗拉强度,适合于承载力要求高的场合;而配筋砖则在保持传统砖结构特性的同时,提供了良好的承载能力。

2.5复合截面加固技术

复合截面加固技术是一种在砌体结构的受压区或承载能力不足的部位增设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截面的方法,旨在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这种技术在墙体开裂、承载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尤其适用。在施工过程中,实施复合截面加固技术需要特别注意新旧材料的连接和整体性的加强。这是因为砌体结构和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的特性差异可能导致材料间的应力不均,从而影响加固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施工人员通常会采取一些特殊的连接措施,如预埋钢筋、增设锚固件等,以确保新旧材料的有效结合。此外,保证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截面的施工质量也是复合截面加固技术的关键所在。这包括对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方法、养护条件等进行严格控制,以及对钢筋的规格、布置和锚固进行合理设计。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确保新增的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截面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从而达到预期的加固效果。

结束语

砌体结构是一种重要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新型材料的不断涌现,砌体结构的性能和施工技术也将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为建筑工程的优质、高效、安全施工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冯均才.高层建筑砌体结构工程的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技术[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3,(01):81-83.

[2]覃文杰,王炳华,吕林海,等.建筑主体结构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研究[J].绿色建筑,2022,14(06):100-101.

[3]陆少华.建筑工程中砌体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冶金管理,2022,(05):150-152.

[4]何兆文.建筑工程中砌体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21,(08):298-29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