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酶4项在流感引起的心肌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祝文文

宣城市人民医院 (安徽 宣城) 242000

摘要

目的:本文针对流感引起的心肌损伤患者予以检测,研究临床应用心肌酶4项的诊断意义。方法:在本院中随机选择2021.01-2024.01三年期间,临床收治的流感患者,共计60例展开研究分析,均对患者行心肌酶4项检测,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心肌损伤症状,分为两组,一组有30例对照组(无心肌损伤),另一组有30例观察组(心肌损伤),对比两组心肌酶4项指标、检验阳性率及不同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者经检测显示心肌酶4项(CK、CK-MB、LDH、s-cTnT)水平,相较下可见观察组各指标均远远比对照组更高,(p<0.05);患者心肌酶4项检测阳性率相比,观察组显著较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分析不同指标检测的诊断效能可知,心肌酶4项联合检测下的AUC比各个单独检测AUC较大,且灵敏度、特异度均明显比单独检测较高,(p<0.05)。结论:对于流感引起的心肌损伤疾病诊断,临床运用心肌酶4项指标,可有效提高检测的阳性率,以此精准鉴别心肌损伤程度,具有较高的诊断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

心肌酶4项;流感;心肌损伤

正文


流感作为流行性感冒,在各个年龄阶段的群体中均可发生,主要因流感病毒,诱发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出畏寒、发热及全身乏力等症状,属于临床及生活中的常见且多发性疾病,易于合并心肌炎、肺炎等情况[1]。通常流感不会损害心肌细胞,所以血液中不会大量出现心肌酶,但部分患者在流感后因出现心肌炎,导致心肌细胞发生炎症反应,进而引起心肌损伤,往往早期尚无典型的症状,此时较多的心肌酶释放于血液,造成心肌酶的升高。

临床研究发现[2-3],心肌酶与心肌损伤具有密切联系,其酶类物质在正常情况下,存于心肌细胞,参与心肌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但若心肌细胞损伤或坏死,心肌酶就会从细胞中大量被释放到血液中,故而血液中的心肌酶水平升高。为此对流感引起的心肌损伤,予以心肌酶4项检测,可作为流感患者是否发生心肌损伤的有效判断指标。基于此,本文将本院近三年收治的流感患者,随机选取60例进行研究,实行心肌酶4项检测,对比分析心肌损伤患者与无心肌损伤患者的心肌酶水平,旨在探讨心肌酶4项对流感引起的心肌损伤的诊断意义重大,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收治的流感患者中,从2021.01-2024.01选择60例用作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是否合并心肌损伤分为两组,无心肌损伤患者有30例,纳入对照组,男患者与女患者比例为18/12,年龄分布范围:20-57岁,平均(38.41±5.21)岁,入院时体温(37.82±0.59)℃;心肌损伤患者同样30例,纳入观察组,男、女患者各占15例,年龄区间最小21岁,最大56岁,平均(38.56±5.19)岁,入院时体温(38.71±0.65)℃。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相较差异性不大,无统计意义,适用本项目研究,(p0.05)。该项目在医院伦理委员会一致审核通过后批准。患者及家属针对研究项目已经知情,自愿同意配合参与,完成知情同意书签署。

   纳入标准:入选患者均符合流行性感冒的诊断标准;入院体温超过38℃;心肌损伤诊断经超声心动图检查:①心脏增大、心功能降低;②心电图12导联显示异常;③窦性心动过缓或过速;④期前收缩;⑤传导阻滞等,符合上述任一项即确诊心肌损伤。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精神障碍;心肌梗死;合并恶性肿瘤;合并心衰、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女性处于妊娠期、哺乳期;临床资料缺项不全;患者个人原因中途退出研究等患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心肌酶4项检测:在患者保持8h以上的空腹状态下,于清晨采集患者4ml的外周静脉血,将其置入真空促凝试管中,静置30min,进行离心处理,按照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层清液,放置冰箱中调节温度-20℃保存、待检[4-5]。运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AU5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罗氏Cobas 8000型全自动生化免疫组合流水线,对患者血清中的CK(肌酸激酶)、CK-MBCK同工酶)、LDH(乳酸脱氢酶)、s-cTnT(超敏肌钙蛋白T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心肌酶4项指标水平,统计检验阳性率,参考标准:CK(24-171U/L)、CK-MB0-25U/L)、LDH105-248U/L)、s-cTnT0-14ng/L[6-7]。另根据患者的ROC(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心肌酶4项指标联合检测和单一检测心肌损伤的诊断效能,记录AU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和特异度。

1.4统计学分析

   软件以SPSS23.0输入研究数据,统计分析并对比组间资料,计量行t作检验,描述心肌酶4项指标水平运用(),计数行c2作检验,描述阳性率为(n%),差异按照p0.05,提示具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心肌酶4项指标水平

   从表1数据显示,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心肌酶4项指标进行检测,观察组患者的CKCK-MBLDHs-cTnT,这4项水平均要比对照组上述4项水平更高,(p0.05)。

1  两组心肌酶4项指标水平比较(

组别

例数(n

CKU/L

CK-MBU/L

LDHU/L

s-cTnTng/L

观察组(n

30

316.13±93.07

31.69±11.17

352.99±89.63

26.33±5.16

对照组(n

30

157.54±70.65

21.03±5.58

219.35±67.57

5.15±1.04

t

-

8.905

4.958

7.819

7.754

p

-

<0.05

<0.05

<0.05

<0.05

2.2对比两组心肌酶4项检测阳性率

   由表2结果可见,两组患者的CKCK-MBLDHs-cTnT四项指标检测显示,其阳性率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各指标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2  两组心肌酶4项检测阳性率比较[n%]

组别

例数(n

CK

CK-MB

LDH

s-cTnT

观察组(n

30

2893.33

2583.33

2376.67

2686.67

对照组(n

30

1240.00

1136.67

1033.33

930.00

c2

-

25.887

19.059

17.162

25.331

p

-

<0.05

<0.05

<0.05

<0.05

 

2.3对比不同指标的诊断效能

   从表3上看,心肌酶4项指标联合检测,其ACU、灵敏度、特异度,均要比单独一项检测的诊断效能更高,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

3  不同指标的诊断效能比较[n%]

心肌酶指标

AUC

截断值

p

95%CI

灵敏度

特异度

CKU/L

0.703

207.91

0.001

0.574~0.832

0.728

0.826

CK-MBU/L

0.736

27.54

0.000

0.623~0.851

0.698

0.828

LDHU/L

0.823

283.96

0.000

0.721~0.927

0.819

0.866

s-cTnTng/L

0.841

4.259

0.002

0.742~0.943

0.757

0.883

4项联合检测

0.911

-

0.001

0.839~0.984

0.908

0.886

注:-”表示没有数据。

3. 讨论

   由于流感因流感病毒所致,属于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不仅会导致呼吸道症状,往往表现出乏力、头晕及发热等情况,还会使得心脏较为脆弱,可能会直接造成心脏损害,或者因人体免疫反应过度,诱发心肌损伤[8]

通常情况下,病毒进入机体后的1-3周内,可与心肌产生抗原-抗体复合物,所以流感多伴有病毒性心肌炎,而当患者出现心肌炎后,心肌细胞被大量的破坏,对心肌形成损伤。一旦心肌细胞发生炎症反应,使得大量的心肌酶释放到血液之中,进而患者体内的心肌酶水平开始升高。所以在流感时,一旦检查到心肌酶升高,需高度警惕心肌损伤,同时心肌酶在临床上还是预测心肌梗死、评价溶栓预后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9]

心肌损伤作为流感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出心肌纤维炎性浸润、心肌细胞的水肿等症状。目前,心电图是心肌损伤的临床诊断金标准,但是影响的因素较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血清学检测的操作简便,通过对患者的心肌酶检验,便可准确评估患者的心肌细胞损伤程度,其敏感性极高。其中CKLDH用于心肌损害的辅助治疗,CK-MB主要在心肌细胞中分布,若心肌细胞损伤,开始大量释放进入血液,呈现出高表达形态,在心肌损伤诊断中的特异性较高,而s-cTnT可在心肌梗死或心肌炎发生3小时后准确反映出患者心肌细胞缺血的损伤情况,为此心肌酶4项指标对心肌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10]。基于此,本文针对心肌酶4项在流感引发的心肌损伤中临床诊断意义作出探讨,选取近三年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流感患者,予以患者心肌酶4项检查,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心肌损伤,分为对照组(无心肌损伤)、观察组(合并心肌损伤)共两组,每组患者各占30例,展开临床对比分析。从文中数据结果上看:两组患者的心肌酶4项指标水平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CK(316.13±93.07U/L、CK-MB(31.69±11.17U/L、LDH(352.99±89.63U/L、s-cTnT(26.33±5.16μg/L,对照组患者的CK(157.54±70.65U/L、CK-MB(21.03±5.58U/L、LDH(219.35±67.57U/L、s-cTnT(5.15±1.04μg/L;两组患者的心肌酶4项指标检测阳性率显示,观察组CK、CK-MB、LDH、s-cTnT依次为93.33%、83.33%、76.67%、86.67%,对照组患者CK、CK-MB、LDH、s-cTnT依次为40.00%、36.67%、33.33%、30.00%,两组相比下,观察组患者的心肌酶4项指标水平及阳性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说明心肌酶4项指标与患者的心肌功能密切相关,当流感后出现心肌损伤,其患者的心肌酶4项水平均呈异常表达,各指标出现升高。除此之外,分析诊断效能可见,心肌酶4项指标联合检测,其AUC要比单一指标检测较大,且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也要比单一指标检测较高,(p<0.05),可以看出,心肌酶4项指标在心肌损伤的诊断中各有优势,但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诊断效能,实现对单一指标检测不足的弥补,进而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更为精准的依据。

    综上所述,在流感引起的心肌损伤诊断中,予以心肌酶4项检测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检测阳性率与诊断效能,利于精准评估患者心肌损伤的程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飞.心肌酶检测在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伤患儿中的诊断价值[J].妇儿健康导刊,2024,3(07):122-125.

[2]宋惠娟,刘海燕,史志鹏.血清BNPcTnI及心肌酶谱水平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研究[J].罕少疾病杂志,2024,31(03):64-66.

[3]王晓微,付迎新,赵淑清,朱晓晨,徐颖奇.心肌酶谱、BNP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严重程度关系及对心肌损害诊断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4,37(03):475-477.

[4]胡瑛,肖小兵,黄鹏.血清肌钙蛋白T及心肌酶在预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损伤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23,47(22):2716-2719.

[5]刘妮,赵明,张燚杰,刘艳丽,陈雪.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效果观察及检出率影响研究[J].吉林医学,2023,44(06):1486-1488.

[6]黄常亮,周海媖,黄长利.降钙素原和心肌酶谱水平与重度肺炎患者炎症反应的相关性和诊断价值分析[J].抗感染药学,2023,20(04):403-408.

[7]冯广荣,班奕,李春燕.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监测对评估新生儿肺炎患者心肌损害的临床意义[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23,30(01):39-42.

[8]李双剑,田杰,张建明.心肌酶谱三项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3,43(01):62-68.

[9]史庆星.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临床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2,10(31):150-152.

[10]钱爱民.心肌酶谱测定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意义[J].当代临床医刊,2022,35(05):17-1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