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CRP、腺病毒核酸检测在儿童感染腺病毒中的临床意义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杨琦

宣城市人民医院 (安徽 宣城) 242000

摘要

目的:探究白细胞、CRP、腺病毒核酸检测在幼儿感染腺病毒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4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腺病毒诊治的138例幼儿,均采取荧光定量PCR检测,其中68例腺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阳性设为感染组,并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分为非重症组(n=37)与重症组(n=31);另70例腺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设为参照组。对比不同组别的CRP、白细胞等实验室指标水平,并分析与腺病毒感染、严重程度的影响。结果:感染组CRP、NEUT 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WBC水平无差异性(P>0.05);但重症组CRP水平显著高于非重症组(P<0.05)。通过Logistic 多因素分析发现,CRP是影响腺病毒感染患儿的独立危险性因素。结论:腺病毒核酸检测可有效判断幼儿是否感染腺病毒,患儿体内白细胞计数可轻微升高,而CRP水平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可为临床诊治提供确切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白细胞;CRP;腺病毒核酸;腺病毒感染

正文


    腺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以其独特的无包膜特性著称,成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一种主要病原体。腺病毒感染的严重性不容忽视,它有能力引发全身多个系统的损害,临床表现多样且复杂。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发热结膜充血以及呼吸困难等,这些症状往往起病急骤,病情发展速度快,且并发症频发[1]。在严重的情况下,腺病毒感染甚至可能导致呼吸衰竭,从而威胁到患的生命安全。幸存下来的腺病毒感染患儿,也常常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对他们的生活质量产生长期影响。因此,临床上对于腺病毒感染的鉴别和诊断日益受到重视,以确保能够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减轻患的痛苦,提高康复率。为进一步探究白细胞、CRP、腺病毒核酸检测在幼儿感染腺病毒中的临床意义,本次试验进行了分组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5月-2024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腺病毒诊治的138例幼儿,根据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进行分组。感染组(n=68):女性33例,男性35例。年龄值域1-10岁,年龄均值(3.99±1.92)岁。按照症状严重程度分为:非重症组37例,重症组31例。参照组(n=70):女性35例,男性35例。年龄值域1-10岁,年龄均值(3.78±1.51)岁。对比各组一般资料(P>0.05),有较强可比性。

1.2方法

1.2.1标本采集

    在采集患儿咽拭子标本时,检查者需以专业的手法利用压舌板辅助操作。将拭子轻柔而精准地越过被采样者的舌根,逐渐深入至咽后壁及扁桃体隐窝、侧壁等部位[2]。在这个过程中,拭子需反复擦拭这些区域约3至5次,以确保充分收集到黏膜细胞。同时,检查者还需特别注意避免拭子触及舌部、口腔黏膜及唾液,以保证样本的纯净度与准确性。

1.2.2核酸检测

    1)咽拭子样本加入腺病毒核酸采集保存液中,以确保样本的充分裂解。2)通过核酸提取纯化技术,精确提取出样本中的DNA。这一步骤严格按照圣湘生物公司的腺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的详细说明书进行操作,确保每一步都准确无误。3)采用金迪安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对提取的DNA进行扩增,以便更精确地检测和分析样本中的核酸信息。

1.2.3判读标准

    反应结束后,依据金迪安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系统检测结果,观察到在FAM荧光素的激发下,荧光信号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这一增长特征呈现出典型的S型曲线走势。同时,经检测,其ct值小于或等于40.00,判定为阳性。相反,当FAM荧光素的激发下观察时,发现其荧光信号并未出现明显的增长现象,其ct值大于40.00,可判定阴性[3]

1.3实验室检查

    采集各组患儿的静脉血液样本进行CRP(C反应蛋白)、NEUT(中性粒细胞计数)WBC(白细胞计数)等实验室生化指标的检测。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统计学软件 SPSS 24.0 系统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用(±s)表示实验室指标水平等计量数据,用 t 检验。采用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腺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统计学分析P<0.05时,研究有意义。

2结果

2.1实验室指标水平比较

    感染组CRP、NEUT 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WBC水平无明显差异性(P>0.05)。详见表1.

表一  不同组患儿各项实验室指标水平对比分析表(±s

分组

例数

CRP(mg/L)

WBC(×109/L)

NEUT×109/L)

参照组

70

2.61±0.84

9.31±0.35

3.82±0.12

感染组

68

6.61±0.18

9.86±0.23

6.73±0.31

t

-

4.3619

0.8367

4.0245

P

-

<0.05

>0.05

<0.05

2.2不同病情程度的比较

    重症组CRP水平显著高于非重症组(P<0.05);详见表2.

表二  非重症组与重症组实验室指标水平对比分析表(±s

分组

例数

CRP(mg/L)

WBC(×109/L)

NEUT(×109/L)

非重症组

70

3.81±0.49

9.82±0.52

4.96±0.17

重症组

68

9.82±0.37

8.25±0.46

3.87±0.54

t

-

5.5931

0.4925

0.9637

P

-

<0.05

>0.05

<0.05

2.3多因素分析

    非重症组(n=37)与重症组(n=31),以症状是否严重为因变量,将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经Logistic 多因素分析,CRP(OR=1.742,95%CI:1.185-2.375)是影响腺病毒感染患儿的独立危险性因素;详见表3.

表三  腺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的Logistic 多因素分析表[n(%)]

因素

B

SE

Wald

OR

95%CI

P

CRP(mg/L)

0.112

0.013

28.342

1.132

1.104-1.118

0.001

NEUT(×109/L)

-0.162

0.114

8.632

0.838

0.896-0.965

0.033

3讨论

    腺病毒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其流行特点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在我国北方地区,腺病毒的流行主要集中在冬季,而南方地区则主要在春夏季出现高发。这种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进行传播,其感染的高发年龄群体主要集中在0.5岁5岁的婴幼儿[4]。尽管目前对于腺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已有研究表明,它与炎症和免疫系统等因素密切相关。特别是婴幼儿,由于他们的内脏器官和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感染腺病毒具有相对较高的危险性。腺病毒感染不仅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的紊乱,还可能对多个器官和脏器的功能造成损伤,甚至可能导致患儿死亡的严重后果[5]。因此,对于腺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腺病毒在幼儿中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一旦感染,幼儿可能会出现发热、喉咙痛、呼吸困难结膜充血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引发肺炎等并发症。腺病毒核酸检测是一种通过提取幼儿的呼吸道样本,利用特定的检测方法和仪器,来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腺病毒核酸的技术[6]。这种检测方法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敏感性,能够快速有效地判断幼儿是否感染了腺病毒;但该方法并不能对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确切评价。因此,还需结合其他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了解患儿实际病情的发展程度,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更为确切的参考依据,保障患儿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CRP是一种主要由肝脏中的肝细胞所产生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医学上,CRP 被广泛用作监测细菌或病毒感染的常用指标之一,其浓度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感染或炎症的存在及其严重程度[7]。此外,CRP 还是炎症反应的重要调节因子。当人体遭受感染或组织损伤时,CRP会与多种配体结合,激活补体系统,并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从而清除病原体或受损组织,维持机体的稳态。因此,CRP 在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中性粒细胞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快速响应感染或炎症信号,并迁移到受损部位,通过吞噬、杀菌等方式清除病原体[8]。白细胞则是一类无色、球形、有核的血细胞在免疫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识别并攻击病原体,维护机体的健康。CRP、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都是评估机体感染和炎症状态的重要指标,通过检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感染组 CRP、NEUT 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WBC水平无差异性。分析认为,CRP 作为炎症早期的关键指标,其在评估有无炎症反应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指标水平的变化主要受到感染、外伤以及理化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有关病患体内炎症反应程度的重要线索。在腺病毒感染的情况下,病毒会侵入机体并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强烈的反应。这一过程中,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会被释放和激活,从而引发肺部和全身性的炎症反应[9]。相较于其他病原体,腺病毒所引发的炎症反应往往更为严重,这也是腺病毒感染者CRP水平高于非腺病毒感染患儿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通过对CRP 水平的检测,临床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受到腺病毒的感染,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同时,对于已经确诊的腺病毒感染患者,监测CRP 水平的变化也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转归,为临床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对于症状严重程度不同的患儿进行分组,结果显示重症组CRP 水平显著高于非重症组;且通过Logistic 多因素分析发现,CRP 是影响腺病毒感染患儿的独立危险性因素。提示,重症腺病毒感染在患儿体内引发的炎症反应相较于非重症情况更为显著和剧烈这种强烈的炎症反应会进一步诱发大量炎症因子的释放,导致免疫系统的紊乱和失衡[10]。这不仅无法有效抵抗病毒的侵袭,反而可能加剧病情的发展,使得重症腺病毒患儿的病情更加严重。因此,重症腺病毒患儿体内的CRP水平会明显高于非重症患儿。CRP水平与腺病毒感染的病情严重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临床通过监测和分析CRP水平判断腺病毒感染病情的严重程度,从而制定更为精准和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对保障患儿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腺病毒核酸检测可帮助临床有效判断幼儿是否感染腺病毒,患儿体内白细胞计数变化不明显,而CRP水平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有助于临床更加精确地评估患儿的病情为临床诊治提供更为全面、确切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郑裕碧,芦松,褚天保,等.CAR、FAR、LDH、D-二聚体对间质性肺病合并病毒感染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24,29(4):536-537.

[2]曹敏娟,陈海龙,李焱,等.2016-2019年西安市流感样病例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特征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1,31(12):31(12):1499-1501.

[3]黄超洋,向星宇,张斯钰,等.1447份儿童流感样病例人腺病毒、流感病毒监测结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24,31(3):257-258.

[4]黄莺琴,冯钧静,黄智瑜,等.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清中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8):140-142.

[5]黄平,张振洪,龙喜雄.PCT、CRP、WBC联合检测对儿童早期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J].贵阳医学院学报,2021,38(6):635-637.

[6]李娜,刘婧,苗晓云,等. C 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预测重症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21,22(6):1113-1116.

[7]周吉剑,李万维,于博,等.2018-2020 年广州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腺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研究[J].病毒学报,2022,38(6):1346-1350.

[8]彭丹,赵东赤.儿童急性呼吸道病毒混合感染的研究进展[J].医学新知杂志,2020,20(3):186-188.

[9]冯凯,苟渊,王文建.血清乳酸脱氢酶对儿童腺病毒肺炎严重度的预测价值[J].承德医学院学报,2022,39(1):22-25.

[10]甘旭,杨蓓,亚丹,等.84 例儿童人腺病毒肺部感染及其 DNA 基因分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2,32(24):3763-376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