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便秘病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观察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徐秀勤

临沂市中医院 邮编:276000

摘要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便秘病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1-2022.12收治的84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便秘患者,按照扑克牌分组方法分为FGA组(42例)与ZXT组(42例),FGA组采用常规护理,ZXT组-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①护理效果:ZXT组VSFGA组=95.24%(40/42)VS78.57%(33/42),ZXT组>FGA组(P<0.05);②心功能指标:护理前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后ZXT组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均高于FGA组(P<0.05);③生活质量:护理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后ZXT组显著高于FGA组(P<0.05);④护理满意度:ZXT组VSFGA组=92.86%(39/42)VS73.81%(31/42),ZXT组>FGA组(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便秘患者护理中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提升患者护理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实施


关键词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便秘;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生活质量

正文


慢性心力衰竭是很多心血管疾病终末阶段出现的临床综合征,患者由于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下降,活动能力受限,会产生多种并发症[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见合并症包括便秘、腹胀等消化道症状,且用力排便还会诱发急性心衰及其他并发症[2]。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来说,更易出现便秘症状,在相关数据调查中发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30%-40%的患者会存在慢性功能性便秘,加重患者病情及安全风险[3]需要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便秘病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其心脏功能及生活质量。在常规护理工作中,仅对患者提供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内容,或通过改变其排便行为习惯来缓解便秘症状,整体护理效果不理想,需要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提升患者整体护理效果[4]。基于此,本文研究以84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便秘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意在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便秘病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具体报告下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便秘患者共84例,收治时间(20221月~202212),将患者采取扑克牌分组的方式分为ZXTFGA。其中FGA42例,其中男性患者为22例,女性患者为20例,其年龄集中在65-84岁之间,均值(71.53±1.42)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6.23±1.35)年;原发疾病:冠心病20例、心肌病12例、高血压10例。ZXT42例,其中男性患者为23例,女性患者为19例,其年龄集中在66-85岁之间,均值(71.55±1.45)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6.21±1.32)年;原发疾病:冠心病18例、心肌病13例、高血压11例。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FGA常规护理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对其提供饮食指导,并定期清洁患者皮肤,使其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

ZXT中西医结合护理。饮食调护:为患者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确保每日水分摄入充足,禁止食用生冷寒凉食物,并以素食为主,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并辅以红枣桂圆粥、山药粥、柏子仁粥等补益心脾;对于气阴两虚证患者需要多食用补益气阴食物,如红枣、桂圆、牛奶、蛋类、鱼类等。腹部按摩:叮嘱患者每日进行腹部按摩,向其强调腹部按摩的意义与效果,使患者每日早晚各进行1次按摩,每次按摩时间约为20min,并于餐后1h进行,按摩需要将左手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大小鱼际和手掌根紧贴在患者皮肤,从右下腹部开始按摩,经过关元、气海、天枢等穴位,并按照顺时针方向环形按摩。中药足浴:选择川芎红花赤芍30g桂枝生艾叶20g附子10g将其混合加水煎煮至600ml,并将药液放在电动足浴盆中,使温度维持在38℃,进行足浴浸泡30min,并用干毛巾擦干,3/周。健康宣教:可通过开展健康讲座的方式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教学,与患者直接沟通,为其讲述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方面知识,其中包括疾病治疗方法、康复方法等,解答患者实际问题,消除患者心中疑惑,使患者对自身疾病及护理方法有详细了解,提升患者自护效能。排便护理:护理人员需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并评估患者排便习惯,为其提供个性化及针对性护理服务,对患者讲述排便技巧及注意事项,对于需要床上排便的患者需要做好解释工作,并保护患者隐私,使患者病房环境良好,空气流通。情志调理: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对患者进行情志护理,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在其期间加强与患者沟通,充分理解患者,对患者正向引导,缓解患者内心压力。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显效、有效、无效)、心功能指标(6min步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生活质量(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有数据行统计数据,计量资料(±s)表示、计数资料n%)表示,组间对比t检验,P0.05,统计意义标准,应用SPSS 24.0软件统计分析

2.结果

2.1 护理效果

ZXTVSFGA=95.24%40/42VS78.57%33/42),ZXTFGA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比较[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护理有效率

ZXTn=42

17(40.48)

23(54.76)

2(4.76)

40(95.24)

FGAn=42

14(33.33)

19(45.24)

9(21.43)

33(78.57)

-

-

-

5.126

P

-

-

-

0.024

2.2 心功能指标

护理前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后ZXT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均高于FGAt=55.75125.629P0.05。见表2

2  心功能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6min步行距离(m

左室射血分数(%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FGA

42

310.52±5.52

401.06±6.74

30.66±1.42

39.61±1.55

ZXT

42

310.66±5.23

483.73±6.85

30.63±1.54

47.95±1.43

t

0.119

55.751

0.093

25.629

P

0.905

<0.001

0.926

<0.001

2.3 生活质量

护理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t=0.0610.1610.1070.053P=0.9520.8720.9150.9580.05,护理后ZXT组>FGAt=11.72913.42214.22512.195P0.05。见表3

3 SF-36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社会功能

躯体功能

角色功能

认知功能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FGA

42

65.52±5.72

74.31±4.52

66.22±3.71

74.25±3.64

64.81±4.63

73.55±3.04

64.62±3.85

75.42±3.85

ZXT

42

65.45±4.82

85.44±4.17

66.35±3.67

84.78±3.55

64.92±4.75

86.62±5.12

64.67±4.71

86.65±4.56

t

0.061

11.729

0.161

13.422

0.107

14.225

0.053

12.195

P

0.952

<0.001

0.872

<0.001

0.915

<0.001

0.958

<0.001

2.4 护理满意度

ZXTVSFGA=92.86%39/42VS73.81%31/42),ZXTFGA=5.486P=0.0190.05。见表4

4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组别

十分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ZXTn=42

16(38.10)

23(54.76)

3(7.14)

39(92.86)

FGAn=42

13(30.95)

18(42.86)

11(26.19)

31(73.81)

-

-

-

5.486

P

-

-

-

0.019

3.讨论

便秘在老年人群中发生率较高与多因素有关,便秘会使患者肠内毒素长时间滞留体内,增加结肠癌发生风险,且患者受到便秘影响,会增加腹压,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影响[5]。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包括心理、疾病知识缺乏、生活不规律、年龄因素、药物副作用等[6]。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受到疾病影响会产生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使其心理状态不佳,并影响患者正常排便。同时,若患者不了解疾病知识,当急性心衰发作后,害怕排便会再次诱发疾病,进而刻意抑制排便,且不敢运动,使得胃肠蠕动减慢,最终造成便秘。且患者年龄较大,机体各项功能减弱,其胃肠粘液分泌减少,排便动力不足,也会引发便秘。另外,患者还会受到药物因素影响,加重便秘。因此需为患者提供有效护理帮助,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改善患者病情,并缓解其便秘症状[7]

常规护理模式中仅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及饮食护理,不能满足患者实际护理需求,中西医结合护理中包括多种护理方法,能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在本次实验研究中,对84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便秘患者进行比较观察,护理效果ZXT95.24%40/42)>FGA78.57%33/42P0.05ZXT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均高于FGAt=55.75125.629P0.05ZXT患者SF-36评分高于FGAt=11.72913.42214.22512.195P0.05满意度比较:ZXTFGA组:92.86%39/42)>73.81%31/42),=5.486P=0.0190.05结果表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提升患者护理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在实际护理中涉及饮食调护、腹部按摩、中药足浴、健康宣教、排便护理、情志调理等内容,其中腹部按摩能机械性刺激患者肠蠕动促进排便。中药足浴中包括多种中药药材,能使药物离子透过皮肤直接吸收,并作用在足部穴位,最后经过经络传导,进入血络与经脉,并进行全身综合调整,使药效发挥作用。另外,对患者进行饮食调护、情志护理及健康宣教,保证心态平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8]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便秘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 彭欢欢,莫政群,辛宗妍,. 呼吸训练联合体重管理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延续护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22,36(6):1037-1041.

[2] 戴煜,徐杨燕,曹阳. "E"模式多方位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7):5-8.

[3] 侯聪玲,刘小楠,周平. CCU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认知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3):45-47.

[4] 文凤,孟庆翔,李景怡,. 理论结合体验教育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1):1671-1675.

[5] 朱锋,苏严琳,朱丽萍.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3):529-533.

[6] 刘琳,党振娟,张朋磊. 纵向轨道延续性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8):2761-2765.

[7] 吕春娜,刘玉灵,郎靓靓,. 循证理论基础的运动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3):63-65.

[8] 常陆,王梦莹,毛盼,. 基于概念重建理论的认知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9):1655-165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