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勒市女性宫颈癌筛查中HPV分型及DNA倍体分析的应用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库尔勒市;宫颈癌筛查;HPV分型;DNA倍体分析;应用价值
正文
宫颈癌是当前全世界范围内的女性群体中均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发现与干预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公众健康意识的持续提升,在库尔勒市也不例外,近年间的宫颈癌筛查工作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尤其是HPV(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与DNA倍体分析,在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2]。为此,本文选取2023年1月—2024年8月在库尔勒市实施早期宫颈癌筛查的5000例社区居民,对库尔勒市女性宫颈癌筛查中HPV分型及DNA倍体分析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8月在库尔勒市实施早期宫颈癌筛查的5000例社区居民,纳入标准:(1)受检者均为已婚女性;(2)配合度较好;(3)本次检测近3d左右未接受阴道给药;(4)无其它子宫病症;排除标准:(1)资料不完整;(2)妊娠期或哺乳期者;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受检者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组受检者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4.18±3.74)岁;产次0~3次,平均(1.46±0.35)次;孕次0~4次,平均孕次(2.09±0.47)次。
1.2 方法
预先叮嘱受检者在细胞采集之前3d内不可进行性生活、盆浴、阴道冲洗等,检查之前先让受检者将膀胱排空,检查时让受检者保持膀胱截石位,以使宫颈得到充分的暴露,然后通过宫颈细胞刷在宫颈管内和宫颈外口鳞柱交叉处依据规范进行标本采集,采集过程中需预防宫颈组织损伤出血。具体检测步骤为:接好仪器、显示屏及打印机相应接线和插头。打开仪器、显示屏及打印机。放置19个1000ul枪头于仪器1000ul枪头槽中。放置4个200ul枪头于仪器200ul枪头槽中。将试剂放置于仪器上相应的试剂槽中(一定要一一对应)。此时需检查所有试剂量是否足够本次实验用量,内参扩增反应液、HPV L1扩增反应液需离心后放置于仪器相应位置,磁珠管离心后,用枪头吹打混匀磁珠,后放置于仪器相应位置。然后将芯片放置于芯片槽中。打开软件,点击“加载芯片”按钮,固定芯片位置。手动检查芯片是否已加载成功。若芯片加载失败,则点击“卸载芯片”按钮后,再重新加载芯片即可。手动将采样刷甩至采集管管底部。充分震荡混匀样本。伸入采集管底部吸取临床样本200ul至芯片样本槽中,更换枪头继续吸取下一个样本,直至所有样本都加入至对应的芯片样本槽中。若采集管内粘液较多,可向采集管中加入适量的细胞保存液对样本进行稀释。点击“加载实验”按钮,选择脚本文件。点击“Start HPV Run”即可开始实验。实验结束后,丢弃废枪头、所有剩余试剂及芯片。用84% 84消毒液擦拭仪器进行消毒。紫外灯照射30分钟。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版本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使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共计检出737例高危风险者,其中,其中,20-30岁161例,30-40岁264例、41-50岁154例、51岁以上158例,检出率最高的为检出率30-40岁(42.00%),其他年龄段群体检出率相比无显著差异;在检出方式上,HPV分型与DNA倍体分析单项分析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单一检测,库尔勒市女性群体存在较高的高风险检出比例,风险较高的主要是是16型、52型为主。
见表1,本组分型结果见表2。
表1 本次宫颈癌筛查检出情况
检查方式 | 病理诊断 | 合计 | ||||
20-30岁(n=161) | 30-40岁(n=264) | 41-50岁(n=154) | 51岁以上(n=158) | |||
HPV | 阳性 | 150(93.17) | 251(95.08) | 144(93.51) | 143(90.51) | 688(93.35) |
阴性 | 11(6.83) | 13(4.92) | 10(6.49) | 15(9.49) | 49(6.65) | |
倍体分析 | 阳性 | 149(92.55) | 252(95.45) | 142(92.21) | 145(91.77) | 688(93.35) |
阴性 | 12(7.45) | 12(4.55) | 12(7.79) | 13(8.23) | 49(6.65) | |
联合筛查 | 阳性 | 160(99.38) | 262(99.24) | 152(98.70) | 156(98.73) | 730(99.05) |
阴性 | 1(0.62) | 2(0.76) | 2(1.29) | 2(1.27) | 7(0.95) |
3 讨论
当前,宫颈癌已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该病在各年龄群体女性中均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尤其是在30-60岁的女性群体[3]。本组所选的5000例受检者均为30-60岁女性,该年龄段内共计检出737例高危风险者,占比较高,这一数据结果也与全球范围内宫颈癌发病的统计结果疾病相符[4]。分析其原因,30-60岁年龄段女性多处于性活跃期,且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系统功能逐渐下降,对HPV感染的清除能力减弱,从而增加了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风险。因此,针对这一年龄段女性加强筛查非常重要。临床表明,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不同型别的HPV致癌风险也各不相同,因此HPV分型几乎成为宫颈癌筛查的“金标准”之一[5]。本研究中,虽然HPV分型单独检测与DNA倍体分析在检出率上无显著差异,但这一结果可能受限于样本量、地区特异性及感染型别的多样性等因素。临床表明,高危型HPV(如HPV16、18型)持续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HPV分型检测则能够明确感染的具体类型,为后续的风险评估、随访管理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依据。DNA倍体分析则是一种新兴的细胞遗传学检测方法,主要通过检测细胞DNA含量的变化评估细胞的增殖状态及异常程度[6]。在宫颈癌筛查中,DNA倍体异常往往预示着细胞可能发生了癌变或癌前病变。此外,本研究发现,HPV分型与DNA倍体分析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单一检测,表明两者在检测机制上存在互补性,主要是由于联合检测能够更全面地评估宫颈细胞的异常状态,提高筛查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综上所述,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单一检测,库尔勒市女性群体存在较高的高风险检出比例,其中风险较高的主要是是16型、52型为主。
参考文献
[1] 张晓童,姚宗花,刘钰,等. 高危型HPV分型检测、HPV E6/E7mRNA检测及DNA倍体分析在宫颈HSIL+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 滨州医学院学报,2022,45(3):182-185.
[2] 杨瑞东,田凤霞,夏庆安,等. SOX1及PAX1基因甲基化检测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研究[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3,39(12):1245-1248.
[3] 林燕蝶,李至睿,田玉旺,等. 导流杂交基因芯片和多重PCR技术在检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比较研究[J]. 诊断病理学杂志,2021,28(12):993-997.
[4] 杨耀湘,梁颜笑,王小拍. 不同年龄段女性液基薄层细胞学、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及DNA倍体分析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J]. 中外医疗,2021,40(27):5-8,12.
[5] 徐玲超,项艳,陈吉琴,等. 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与人乳头瘤病毒诊断早期宫颈癌病变的一致性及二者联合诊断准确率的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2023,35(8):1004-1007.
[6] 罗晶,李婷婷,王倩,等.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及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21,38(5):427-430,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