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模拟教学+床旁教学对实习生临床能力影响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王智秀

白银市中心医院 甘肃省 730913

摘要

目的:探究对医学实习生实施医学模拟教学联合床旁教学后对其临床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方法:选取2024年5月在我院进行实习的本科临床实习生98人,利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实施医学模拟教学联合床旁教学)与对照组(45例,实施传统床旁教学),对比两组学生实习结束后的临床实践能力、学习主动性及其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通过相关学习,观察组实习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指标中病情分析、思辨能力、临床操作及理论成绩均优于传统床旁教学的对照组,观察组的学习主动性分值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实习生对其教学方法各指标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显示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实施医学模拟教学联合床旁教学可有效提升医学生掌握相关临床操作技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其综合实践能力,具有一定实际价值。


关键词

医学模拟教学;床旁教学;实习生;临床能力;影响

正文


在医学教育领域,临床实践教学是连接基础理论与临床操作的关键环节,对于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师至关重要。随着医学教育背景的变化,目前医学生数量的增加和法律法规的出台,医学模拟教学与床旁教学的结合成为提升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1]。医学模拟教学通过模拟真实的临床情景,使学生能够在控制风险的环境中学习和实践临床技能。这种方法具有可重复性、可控性和相对真实性,能够减少对真实患者的依赖,同时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2]。模拟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并且有助于培养医学人文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3]。床旁教学则是在真实的临床环境中进行的教学活动,其强调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通过直接面对患者,学生可以观察和实践,掌握临床操作技能,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床旁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疾病,提高临床思维和分析决策能力[4]。结合医学模拟教学与床旁教学,可以充分发挥两者优势,模拟教学可提供一个安全、可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没有风险的情况下练习临床技能;而床旁教学则可提供真实的临床体验,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决策能力。两者的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和操作规范水平,还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分析决策能力,同时巩固和拓展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相关知识[5]。此外,这种结合教学模式还能培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本研究对象主要为2023年度在我院进行实习的2019年临床医学生90人,对其进行分组教学,对比观察其实践能力的提升程度,总结分析医学模拟教学联合床旁教学的价值作用与积极影响,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45在我院进行实习的本科临床实习生98人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实施医学模拟教学联合床旁教学),其中男25人,女24,年龄22-26岁,平均年龄(25.62±3.25)岁;对照组(49例,实施传统床旁教学),其中23人,女26,年龄22-27岁,平均年龄(25.81±3.62)岁。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传统床旁教学

对照组将实施传统床旁教学,即以临床指导教师为核心的床边教学。具体教学计划如下:医学生在临床实习阶段开始前,由各临床科室的教学秘书或行政人员指派专业指导教师,该指导教师将遵循教学大纲,设计科学的教学计划,旨在使实习生清晰了解实习目的、实习内容及评估方法,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在指导教师的引领下,实习生进行临床诊疗技术实践,逐步掌握各类基础诊疗技能。实习科室将定期开展理论教学、病历剖析、学术讨论及专业讲座。同时,病区将每2周组织1次疑难病例讨论,涉及典型病例分析、特殊病例探讨及实习生间的病例分享。除常规查房外,科室每周将安排1次教学查房及每周1次小讲课,由科室主任主导,挑选23个典型病例进行细致讲解,主要为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计划等内容。

1.2.2医学模拟教学

医学模拟教学将临床实习与模拟训练两大核心要素融合,其临床实习部分与对照组一致,而模拟教学主要选取至少有两年教学经验且职称为中级及以上的资深临床科室教师负责。模拟教学的课程设计遵循执业医师临床基本技能考核的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覆盖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救、护理和院感等多个领域的基本临床操作技能。在实际操作前,学生将接受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以了解各临床科室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掌握必要的知识点,并熟悉各项操作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主要为,教师的演示教学、学生的自主练习以及教师的点评和纠错。通过这种互动式教学,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和掌握临床技能。

具体操作项目:

内科技能:体格检查、胸腔穿刺、腹腔穿刺、骨髓穿刺和腰椎穿刺等;外科技能:外科洗手、穿脱手术衣、戴手套、手术区消毒铺巾、换药术和清创缝合术等;妇产科技能:妇科检查和产科检查;儿科技能:涉及小儿生长体格测量和儿童心肺复苏;急救技能: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电除颤和脊柱搬运;护理技能:吸氧术和导尿术;院感技能:穿脱隔离衣。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实习结束后的实践能力中病情分析、思辨能力、临床操作及理论成绩的4个指标数据评分,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其实践能力越强。

2)对比两组实习中学习主动性评分,主要为学习驱动力、学习目标、深入学习3个方面,其总得分越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越强。

3)对比两组实习结束后对其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评分,主要为有效利用训练时间、学习趣味性、解决问题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及实践与理论结合度。其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其教学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在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时,使用SPSS 22.0版本的软件工具。对于计量资料数据,运用t检验来评估差异;而对于计数资料数据,则通过卡方检验,并以百分比形式呈现的方式来分析。若得出的P值小于0.05,这表明护理效果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对比两组实习后的临床实践能力

由表1数据显示,观察组的临床实践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两组实习后的临床实践能力对比[n,(%)]

组别

例数

病情分析

思辨能力

临床操作

理论成绩

观察组

49

87.99±3.52

  88.54±2.84

85.73±2.14

 86.98±4.59

对照组

49

 75.82±2.69

  76.20±2.91

 78.52±3.46

 74.89±3.63

t


18.428

20.358

11.889

13.859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对比两组实习中的学习主动性

由表2数据可知,观察组在实习中的学习主动性评分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

2 两组实习中的学习主动性对比

组别

例数

学习驱动力

学习目标

深入学习

总分

观察组

49

29.25±0.42

  25.94±3.84

30.63±0.84

85.82±6.24

对照组

49

24.32±0.79

  21.20±4.21

  25.52±2.46

 71.04±6.46

t


11.189

4.509

3.499

53.404

 P


0.000

0.000

0.001

0.000

 

 

2.3对比两组对其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如表3数据显示,观察组对教学各指标的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两组对其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有效利用训练时间

学习趣味性

解决问题能力

医患沟通能力

实践与理论结合度

观察组

49

96.56±3.52

97.24±5.84

98.53±4.54

96.26±1.49

96.56±3.52

对照组

49

74.54±4.82

74.34±4.25  

72.29±4.91

76.31±4.05  

74.54±4.82

t


24.749

21.269

26.322

31.019

24.749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不仅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更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和解决临床问题能力的关键阶段。目前,高仿真模拟患者场景的创建可医学生提供更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使其能够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临床操作实践[6]。这种模拟教学与床旁教学的联合应用,不仅弥补了传统床旁教学中因病例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导致的计划性和系统性不足,同时还解决了学生在床旁教学中因接触病例不足而无法充分训练的问题[7]

实施医学模拟教学联合床旁教学的原因,在于传统床旁教学存在的局限性。有研究指出,一些基本的临床操作如四大穿刺,以及部分男学生对妇产科操作的抵触情绪,导致这些必要的训练项目在临床实践中无法得到充分实施。此外,实习大纲规定的训练项目在实际临床中难以全部接触,造成学生基础知识与实际临床工作之间的脱节[8]。而模拟教学能够提供一个标准化、可重复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没有风险的情况下,对临床操作进行反复练习,从而提高其临床技能。医学模拟教学联合床旁教学的特点在于,其结合了模拟教学的安全性、可重复性和床旁教学的真实性、互动性[9]。模拟教学通过模拟设备和标准化病人,创造一个接近临床实际的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没有真实患者风险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临床操作的练习。而床旁教学则强调在真实患者旁边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直接从患者身上学习疾病的体征和症状,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从而培养临床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1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通过医学模拟教学联合床旁教学后,其病情分析、思辨能力、临床操作等临床实践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学习主动性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对其教学模式各指标的满意度同样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说明,实施医学模拟教学联合床旁教学可使部分复杂临床环境简单化安全化,从而提升学生对其临床操作技能的掌握度。也可证明,联合教学的优点及作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其能够提高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临床操作能力,尤其是在那些床旁教学中难以获得足够训练机会的项目上。同时,模拟教学能够减少对真实患者的伤害,同时提供更为安全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和练习[11]。联合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这些能力都是成为一名合格临床医师所必需的。通过模拟教学和床旁教学的结合,学生能够在模拟环境中获得的经验与实际临床工作更好地衔接,从而减少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期[12]

综上,医学模拟教学联合床旁教学的特点在于提供了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从模拟到真实的连续性学习路径和全面和深入的学习平台,旨在提高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临床实践能力,同时确保患者安全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有效安全的环境中掌握临床技能,培养临床思维,为未来的医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全面提升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临床能力。

 

参考文献

[1]赵雪柯.PBL教学联合模拟情景演示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4,34(4):181-183

[2]李慧贤,王晓培,金李,路万虹.C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肾内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4,38(4):525-529

[3]杨秀芳,曹伍兰,陈简,朱侨伟,郑婉文,曾柳钰.联合PBLiSIM情景模拟教学在产儿团体合作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4,38(3):384-388

[4]孙聪聪,李丽.标准化病人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3,15(10):60-63

[5]陈慧萍,俞颖,陈辰,沈新梅.循证医学教学法联合情景模拟在血液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23,20(25):81-84

[6]陈晓萍,顾艳,李琴芬.情景模拟联合PBL教学应用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0,41(12):164-167

[7]张浩,谭春路,王幸,李可洲,刘续宝.多种教学方法在外科临床见习中的综合应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0,37(6):463-466

[8]包美荣,张嵘之.PBL联合床旁教学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15):1175-1179

[9]苏明萍,李林佶,敬世霞,任普圣.CBL教学模式联合模拟培训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10):71-74

[10]刘荃乐,李尊江,吴绮琪,陈瑞,陈墩帆,李国炜,丁邦晗.基于急诊床旁超声多维联合教学模式在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4,33(6):853-857

[11]李巍,杨淑丽,苏莉,吴玉梅,苗劲蔚.循证医学教育、标准化患者及情景模拟教学联合模式在妇科肿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刊,2024,59(6):690-692

[12]王慧,何伟,丁欣,王小亭,段军.重症超声专项培训在重症医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23,30(4):471-47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