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行运动疗法联合脊柱侧弯支具治疗的应用效果研究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杜惠玲、张伯琦、冯丽盈、陆沛威、苏雯媛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龙脊康医疗门诊部510623

摘要

目的:探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行运动疗法联合脊柱侧弯支具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60例,通过对其进行运动疗法联合脊柱侧弯支具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矫正情况、腰部活动范围、功能与疼痛评分、生活质量水平。 结果:在治疗后复查的Cobb角改善明显,腰弯矫正率不断增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腰部活动范围均增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功能障碍评分、疼痛评分均下降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实施支具治疗联合运动疗法可有效控制脊柱侧弯,增强患者腰部活动范围,改善腰椎功能,减轻疼痛,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运动疗法;支具;应用效果

正文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是一种复杂的脊柱三维结构障碍,已成为影响我国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严重发育异常问题[1]AIS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前后,其特点是脊柱的一个或多个节段向侧方弯曲,并伴有椎体旋转和肋骨、胸廓的畸形,这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观形态,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功能障碍和心理问题[2]。因此,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改善AIS患者的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针对AIS的治疗主要包括观察随访、非手术治疗(如运动疗法、支具治疗等)和手术治疗三种方式。其中,运动疗法和脊柱侧弯支具作为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手段,因其具有无创、低风险的特点而备受关注。运动疗法通过特定的体操或训练动作来增强背部肌肉力量、提高脊柱柔韧性,从而有助于减缓侧弯进展[3];而脊柱侧弯支具则通过施加外力来矫正脊柱的弯曲,进一步控制病情发展[4]。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运动疗法联合脊柱侧弯支具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222月至202312月期间收治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60例,其中男性有32例(53.33%),女性有28例(46.67%),年龄在10-17岁,平均(13.37±4.21岁,Cobb角为6-67度,平均32.78±2.53)度。本次研究已取得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5];(2)年龄在10~17岁之间;(3)无认知、精神障碍,对本研究予以配合者;(4)患者及家属均已知情并同意。

排除标准:(1)治疗时间不足一年;(2)存在胸廓、肋骨畸形无法配合支具的情况;(3)因各种原因未能按要求佩戴支具或进行运动训练;(4)有凝血功能障碍或其他严重健康问题;(5)患有传染性疾病者;(6)患者中途退出者;(7)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方法

(1)运动疗法[6]

在实施运动疗法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脊柱侧弯程度、肌肉平衡情况、柔韧性等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适合的运动项目和强度。德国施罗斯运动疗法日常生活姿势管理强调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势,以减少对脊柱的不良压力通过教育患者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正确的姿势,有助于减缓脊柱侧弯的进展SBP强化运动包括肌肉圆柱运动、门框运动、扶把运动等,强化脊柱两侧的肌肉力量步行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步态训练,调整步幅、步频等参数,减少对脊柱的不良影响松解运动:进行轻柔的拉伸和放松练习,以缓解脊柱两侧肌肉的紧张和僵硬。核心力量训练:仰卧起坐、平板支撑桥式拉伸等动作,增强腹部和背部肌肉的力量,为脊柱提供稳定的支撑;脊柱柔韧性训练:瑜伽中的猫牛式、下犬式等,拉伸脊柱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增加脊柱的活动度④每周进行3次运动训练,每次持续60分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步调整训练的强度和难度。

2)脊柱侧弯支具治疗

根据患者的X光片、体表轮廓及侧弯程度,由专业技师定制合适的脊柱侧弯支具。支具材料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舒适性,确保患者能够长时间佩戴而不感到不适。患者需每天佩戴支具至少20小时,仅在洗澡、睡觉、训练等特殊情况下可暂时脱下。每三个月回医院复查,根据侧弯的变化情况调整支具的紧度和形状。

1.3观察指标

(1)矫正情况:检查并统计患者初始、佩戴支具下、脱支具复查的Cobb角,拍摄全脊柱站立位正位X光片,在X光片上测量脊柱弯曲最上端和最下端倾斜度最大的椎体上缘或下缘的夹角来确定,比较Cobb角变化及腰弯矫正率。

(2)腰部活动范围:前屈后伸角度的测量为患者直立,双手自然下垂,分别测量其向前弯腰和向后仰腰的最大角度;侧屈角度的测量为患者直立,双手叉腰,分别向左右两侧弯腰,测量最大侧屈角度。

(3)功能与疼痛评分:采用ODI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为45分,0-4分为正常,5-14分为轻度,15-24分为中度,25-34为重度,34以上为功能完全丧失。采用Wong-Baker脸部表情疼痛量表对腰痛进行评定,评分与疼痛等级成正相关。

(4)生活质量水平:应用SF-36(健康调查简表)评估,该量表包括8个维度、36个问题,计分为0~100,分数与生活质量呈正比。所有指标均在康复前、康复治疗6个月后进行观察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对收集到的全部数值录入SPSS22.0软件中做出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记录方式为例数和百分比(n(%)),通过χ2检验等方法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记录方式为均数和标准差(),通过t检验的方法进行分析,以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矫正情况比较

研究结果指出:在治疗后复查的Cobb角改善明显,腰弯矫正率不断增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1:治疗前后矫正情况比较(n=60

组别


初始Cobb/

32.78±2.53

佩戴支具Cobb/

11.32±2.43a

支具下即刻腰弯矫正率/%

72.90±0.57

第一次复查Cobb/

22.06±0.28a

第一次复查腰弯矫正率/%

27.94±0.35

第二次复查Cobb/

20.01±0.15a

第二次复查腰弯矫正率/%

29.35±0.11b

注:与初始Cobb相比,aP<0.05;与第一次复查腰弯矫正率相比,bP<0.05

2.2治疗前后腰部活动范围比较

研究结果指出:治疗后患者的腰部活动范围均增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2.

2:治疗前后腰部活动范围比较(n=60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伸展

24.53±2.57

29.15±2.34

8.054

0.017

屈曲

64.28±5.26

73.15±5.17

11.218

0.000

左侧屈

8.92±3.22

14.26±3.46

9.384

0.001

右侧屈

8.73±4.72

14.57±4.59

9.261

0.001

 

2.3治疗前后功能与疼痛评分比较

研究结果指出:治疗后患者的功能障碍评分、疼痛评分均下降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3.

3:治疗前后功能与疼痛评分比较(n=60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0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

25.84±3.54

11.58±3.43

11.025

0.000

腰部疼痛评分

5.26±0.28

2.15±0.33

7.534

0.012

 

2.4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研究结果指出: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4.

4: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n=60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一般状况

57.36±3.75

78.34±3.62

10.258

0.000

躯体疼痛

56.28±4.18

80.62±4.07

11.374

0.000

精神健康

54.33±3.52

78.45±3.26

13.234

0.000

生理职能

57.62±4.09

78.58±4.15

9.357

0.00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学业压力的增大,AIS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成为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我国青少年脊柱侧弯的发病率约为1.04%1.2%,且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7]AIS主要包括脊柱弯曲旋转、胸廓椎体变形、双肩不等高等,严重时可能导致胸廓容积减小,影响呼吸功能和心脏功能。不仅影响患者的体态美观,还可能导致胸廓变形、心肺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8]

本研究选取本院于20222月至202312月期间收治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60例,通过对其进行运动疗法联合脊柱侧弯支具治疗,在治疗后复查的Cobb角改善明显,腰弯矫正率不断增大(P<0.05);治疗后患者的腰部活动范围均增大(P<0.05);主要是由于支具治疗通过施加外部压力来改变脊柱的生物力学环境,从而减缓脊柱侧弯的进展速度。其一是通过支撑和固定脊柱来减少脊柱的活动度,从而降低脊柱侧弯的风险;二是通过改变脊柱周围的肌肉张力和分布来平衡脊柱两侧的肌力差异;三是通过持续的压力刺激来促进脊柱的自我修复和重建过程[9]。辅助以运动疗法则是以改善脊柱周围的肌肉平衡,通过加强脊柱两旁肌肉的耐力,提高脊柱的稳定性,促进脊柱的自我修复能力。其中核心运动训练至关重要,其能够在表层肌肉和深层肌肉的共同作用下稳定脊柱,通过核心力量训练可以平衡脊柱两侧肌力、增强凹侧肌肉与韧带、激发背部肌群及脊柱椎旁小肌肉力量,从而在脊柱周围形成较强的肌肉保护层,纠正或延缓脊柱畸形的发展[10]。因此治疗后患者的功能障碍评分、疼痛评分均下降明显,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

   综上所述,针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实施支具治疗联合运动疗法可有效控制脊柱侧弯,增强患者腰部活动范围,改善腰椎功能,减轻疼痛,提升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陈嘉,于跃,史智航,.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发病因素及应对策略[J].人人健康,2024,(21):88-89.

[2] 李志贵,王正浩,靳丹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保守治疗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23,15(27):121-123.

[3] 王德胜,董晋,倪恒博.不同运动疗法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干预效果:网状meta分析[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墙报交流(运动医学分会)(一).山西大学;,2023:3.DOI:10.26914/c.cnkihy.2023.076766.

[4] 温剑涛,杨丽霞,李森,.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观察[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19(09):59-62.

[5] Çolak K T ,Dereli E E ,Akçay B , et al.The Efficacy of Night Bracing in the Treatment of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 Systematic Review[J].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2024,13(13):3661-3661.

[6] 孔祥瑞,刘宏伟,王书燕,.运动体操联合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效果研究[C]//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2023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论文集.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校本部);郑州千帆万木健康管理有限公司;,2023:2.DOI:10.26914/c.cnkihy.2023.073145.

[7] 钟煜,张学军,曹隽,.脊柱侧弯特定运动疗法结合支具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刊,2022,57(09):966-970.

[8] Myriam P ,Marie B ,Claire M I , et al.Development of a model of interprofessional support interventions to enhance brace adherence in adolescents with idiopathic scoliosis: a qualitative study[J].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2022,23(1):406-406.

[9] 张泽,王春南.支具矫正联合姿态训练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12):59-61.

[10] Hulaimatu J ,M. L A ,Austin S , et al.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patients treated with bracing, surgery, or observation showed no difference in behavioral and emotional function over a 2-year period[J].Medicine,2023,102(3):e32610-e3261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