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穴位贴敷涌泉穴及指压降压沟治疗高血压性眩晕患者的疗效分析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郑蓉

湖北荆州松滋市中医院心脑科 434200

摘要

目的 分析吴茱萸穴位贴敷涌泉穴+指压降压沟对高血压眩晕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高血压性眩晕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5例,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吴茱萸穴位贴敷涌泉穴+指压降压沟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在中医证候积分、血压水平等方面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性眩晕患者应用吴茱萸穴位贴敷涌泉穴及指压降压沟治疗,可有效控制血压,缓解眩晕症状,疗效显著。


关键词

眩晕;高血压;穴位贴敷;吴茱萸;涌泉穴;指压降压沟

正文


高血压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且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在高血压患者群体中,约一半以上伴有眩晕症状,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与工作[1]。目前,临床中治疗高血压常采用西医药物治疗,因长期用药可导致部分患者出现副作用、降压效果不稳定等情况,进而影响其健康[2]。近年来,随着国家推动中医学发展,中医特色治疗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工作中,且疗效较好[3]。故此,本研究选取90例高血压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探讨吴茱萸贴敷涌泉穴+指压降压沟对高血压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龄52~86岁,平均(67.37±4.04)岁;观察组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53~85岁,平均(67.43±4.12)岁。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应用降压、降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等药物联合治疗。并指导患者清淡饮食,禁止饮用咖啡、浓茶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运动锻炼等。

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吴茱萸穴位贴敷涌泉穴及指压降压沟治疗。如下:①首先将吴茱萸磨成粉末,用醋将其调制成小丸状,并将药丸贴于双足涌泉穴。每天贴敷4~6h,1次/d。②指压降压沟。每天按压耳轮上下脚、耳轮主干耳背后呈“Y”字形凹沟部,于早、中、玩及睡前进行,30s/次。若出现眩晕可按压1次。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血压情况:待患者处于平静状态下应用血压测量仪测量治疗前后血压水平。

2)临床疗效:显效:眩晕、头痛等症状完全消失,中医证候积分下降70%以上;有效:眩晕、头痛等症状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30%~70%;无效:上述情况无变化或加重。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处理, 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高血压性眩晕患者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后,两组对比(P<0.05),见表1.

1 对比两组高血压性眩晕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情况(`x±s)

组别

例数

视物旋转

头痛头晕

耳鸣目眩

恶心呕吐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5

2.66 ±0.31

1.68 ± 0.26

2.59 ±0.30

1.48 ±

0.28

2.38 ±0.43

1.35 ±

0.17

2.32 ±0.38

1.25 ±0.22

观察组

45

2.62 ±

0.34

1.08 ± 0.19

2.53 ±0.35

0.84 ±

0.16

2.43 ±0.37

0.88 ±

0.12

2.27 ±0.41

0.87 ±0.16

t


0.574

12.534

0.863

14.534

0.357

15.608

0.372

9.686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血压水平

治疗后,两组对比(P<0.05),见表2.

2 对比两组血压水平情况(`x±s)

组别

例数

DBP(mm Hg)

SBP(mm Hg)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5

94.42±9.65

78.86±8.12

166.37 ±17.12

135.59 ±14.12

观察组

45

94.22±9.86

71.15±7.15

167.11±16.61

127.55 ±12.79

t


0.211

5.173

0.168

2.989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眩晕,其病在头窍,病因与肝、脾、肾等脏腑有关,其主要发病机理为阴不维阳,阳亢于上,上扰头目,继而眩晕。可通过调节患者阴阳使其平衡,促进经气运行,可有效控制血压,减轻眩晕症状。

穴位敷贴属于一种中医外治方法,通过将药物贴于相应穴位,进而调节阴阳平衡,实现治疗目的。吴茱萸具有散寒、止痛、疏通经络功效。通过刺激该穴位,可滋补阴肾,醒脑开窍,改善眩晕症状[4]。与涌泉穴敷贴吴茱萸,可使药效经经络传送至脏腑,进而发挥调节气血、经络、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降压沟是指耳部降压反应点,经常按压此部位具有降压效果,缓解眩晕症状。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血压水平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吴茱萸穴位贴敷涌泉穴+指压降压沟联合治疗高血压性眩晕,疗效较理想。

综上,对于高血压性眩晕患者应用吴茱萸穴位贴敷涌泉穴+指压降压沟治疗,可有效控制血压,减轻眩晕症状,疗效确切,可普及。

【参考文献】

[1]徐巧仙,杨巧黎.降压散穴位贴敷、指压降压沟联合西药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1,53(16):154-157

[2]赵和兰,盛义平,陈娇.吴茱萸贴敷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眩晕的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23,50(6):195-197

[3]黄丽君.吴茱萸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与PSQI评分的应用效果研究[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7):1514-151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