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
摘要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历史
正文
所谓大单元教学并非是把课本中的知识随意进行融合,而是需要以某一时期或者是事件为线索,把相关的内容整合到一起,并组成一个独立的单元。此类大单元教学模式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一个更加牢固的基础。
1.新课标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提出的要求
新课标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提出的要求主要包含下述几项内容。第一,重视目标之间的连贯性。以往初中历史教学的开展,教师主要以教材内容为主要依据,忽视了对于教材内容进行规划,也没有对教材之间各个单元之间的联系进行重点关注[1]。新课标下则要求教师需要注重各个单元之间的联系,在为学生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还需要保证目标之间的连贯性,使学生可以更为系统化的掌握相关知识。第二,需要实现多重教学目标。以往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其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并可以在考试的时候获得一个理想的成绩。但是,新课标下则要求教师需要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也需要实现育人的目标。最后,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往初中历史教学中,一些教师会习惯性地把自己放在主体位置上,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较为被动。新课标则要求教师还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在教学中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2.新课标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开展意义
2.1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素养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素养,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历史不仅仅是时间的发展脉络,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人们的价值观念以及所追求的理想等,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自身科学的三观[2]。尤其是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一些正面的英雄人物,往往也可以起到激励学生的效果,第二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的态度。历史不仅仅包含了前人的智慧,同时也包含了一定的经验与教训。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步体会到历史对于我国当前显示生活的影响,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尊重之情。同时,学习历史也是为了让学生不忘记历史,能够始终铭记历史,正视历史,以史为鉴。
2.2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
首先,历史本身就是连续的,各类历史事件虽然看似相距甚远,可实际往往都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大单元教学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厘清各类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其次,初中历史课本中所涉及到的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较多,以往在教学中教师知识单纯依据课本开展教学,导致学生在记忆的时候,往往也是进行较为零散的记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逐渐遗忘。新课标下所开展的大单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各个知识点以及历史人物之间的联系,在记忆的时候学生也可以从整体上去进行记忆,当学生能够构建起一个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后,记忆也会更为牢固。最后,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所谓历史思维,不仅仅是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同时也包含了学生自身的历史观点等。在新课标下开展大单元教学时,学生需要对大量相关的材料进行分析与解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历史思维能力也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2.3提高学生兴趣
历史这一学科本身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但是以往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往往比较单一,导致学生难以对历史事件以及人物产生兴趣。大单元教学的方式,则对相关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等进行了整合,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与故事性,从而更容易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够想要了解这些历史事件的联系以及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的兴趣[3]。不仅如此,在开展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尝试融入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还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3.新课标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
3.1对单元主题进行深度提炼
在大单元教学开展过程中,主题的确定是十分关键的,一个明确且具有深度的主题可以为后续教学的开展打下一个牢固的地基,使后续教学可以朝着一个明确的方向开展下去。基于此,对于初中历史教师而言,还需要对单元的主体进行深度的提炼,明确通过此次大单元教学,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学生所需要掌握的技能[4]。与此同时,在对单元主题进行提炼时,教师也需要对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等进行综合考量,除了需要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外,同时也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化发展。以“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此部分内容的学习为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除了需要对两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进行了解,同时还需要对相关的民族与国家进行了解。为此教师可以把此次大单元教学的主题设置为“民族关系及社会发展”,在设置相应的主题后,教师可以开展后续的教学,并对各个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进行设置,使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厘清此部分内容所涉及的各类相关知识点。
3.2丰富大单元教学内容
一些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常常会把教材内容作为单一的教学参考与教学资源,无论是日常教学的开展,还是课堂作业的布置,都是围绕教材所进行的。历史本身就是包罗万象的,其中所涉及的内容有许多,仅仅依靠课本显然是不够的,如果教师单纯依据课本的内容开展教学,不仅会限制学生的视野,同时也会降低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的兴趣。基于此,在新课标背景下开展大单元教学时,教师还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入手,尽可能地丰富大单元教学的内容,并对其进行合理地编排。除了课本中所涉及到的一些知识点外,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适当的融入拓展内容,并可以以视频以及图片等方式呈现出来,增强历史对于学生而言的吸引力,使学生在课堂中可以更加积极。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教学为例,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教材中的内容作为大单元教学的基本内容,并在这一基础上对其进行拓展与延伸。一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新文化运动的视频,使学生可以以一个更加直观的方式去感受这一历史事件。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提前收藏好的相关历史事件图片,增强此次教学对于学生的感染力。最后,教师则可以在教材与拓展内容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深入探讨本单元的内容,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切实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3.3借助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3.3.1以乐曲为媒介
音乐中往往蕴含着十分深厚的情感,在进行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把乐曲作为媒介,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比如,在学习中国外交相关内容的时候,很多学生会不由自主地生出一种爱国情怀,这种爱国情怀也使他们在了解这段历史的时候会生出愤慨与悲伤等各类情绪。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就可以尝试把一些具有一定自豪情感的乐曲融入到大单元教学之中。再比如,以郑和下西洋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为例,在学习的时候就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可以表达自豪情绪的音乐,使学生可以感受这些历史人物在收获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他们的壮举。又或者,可以在讲述清政府签约不平等条约的时候,为学生播放一些愤慨的乐曲,使学生可以铭记历史,能够意识到“弱国无外交”这一残酷的事实,在未来能够自觉承担起振兴中华民族的重任。
3.3.2以视频为媒介
视频可以说是教师在为学生创设情境的时候,所使用到的一种最为常见的媒介,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以更为饱满的状态参与到大单元教学之中。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剪辑一些微视频片段,让学生可以在观看片段的过程中去更为直观地感受到我国外交官的忧国忧民之心,能够打破自己认知上所具有的局限性,真实地去感受我国外交这一路走来的艰辛。
3.3.3以语言为媒介
语言也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以生动的语言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教学情境,也可以让学生从教材中固有的单元体系跳脱出来,形成自身特有的更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个更加牢固的基础。依旧以“中国外交”为主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情境“清政府在面对列强的时候所表现出的无能,到如今新中国我国在面对强权时所表现出的不卑不亢。这背后有无数人的努力与付出,从我国的外交中也不难发现,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言,外交是有着重要意义的,我们需要意识到弱国无外交这个残酷的事实。现在,我们可以一起来对中国外交之路进行探索,尝试从各个时期各个角度分析外交对于我国发展乃至对于世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借助语言为学生营造出了一个较为生动的场景,学生在了解我国外交的时候,也不再单纯地局限于某一次外交,而是可以从更加广阔的角度去了解我国乃至世界的外交情况。
结语:总之,新课标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开展其意义不容忽视。对于初中历史教师而言,还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积极探索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全面提高现有历史课堂的整体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存梅. 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分析 [J]. 求知导刊, 2024, (22): 41-43.
[2]才让措. 新课标下初中大单元教学路径探究 [J]. 科幻画报, 2023, (05): 77-78.
[3]李霞.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分析 [J]. 试题与研究, 2023, (35): 170-172.
[4]沈卓筠.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 [J]. 文理导航(上旬), 2024, (10): 7-9.
作者简介:朱月娥(1989.11),女, 汉族, 江苏盐城人, 本科学历,一级教师,从事初中历史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