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期刊: 教育研究 DOI: PDF下载

刘旻

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江苏淮安,223001

摘要

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师所面临的一个较为严峻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对于小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更是需要对阅读教学投入更多的关注。本文尝试分析了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于都教学中运用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故事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

正文


所谓故事教学法简单而言就是把课堂中的内容浓缩成为一个故事,让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一故事情节的阅读与理解,来掌握此次课程的相关知识内容。如何能够科学地使用故事教学法,使学生能够在过程中切实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思考与研究的一个问题。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可以尝试从下述两个方面分析。第一,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分析。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为了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工作,就会采取较为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讲台下听课。这一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并且也不利于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1]。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如果长期处于较为枯燥的课堂环境之中,其注意力往往也难以长时间集中,从而就会影响到阅读教学的效果。第二,从学生年龄的角度分析。小学生大多没有经历过较为系统化的学习,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同时也缺乏足够的生活阅历。这就导致小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往往只能理解文章表面的含义,难以理解其背后所想要表达的情感。从这一角度来看,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缺乏一定的共情能力,因此也会对教学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2.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2.1针对性原则

所谓针对性原则顾名思义就是要求教师在使用故事教学法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从小学生实际的特点入手,能够依据其认知水平等,来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故事开展教学。小学生本身的认知能力有限,如果所选择的故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不仅难以吸引学生的关注,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进行理解。因此,在选择故事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较为贴近的内容,并与实际的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在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理解的同时,也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2.2趣味性原则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时教师还需要遵循趣味性原则,以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够吸引他们的兴趣,其学习的效果往往也会更加理想[2]。为此,在选择故事的时候,教师还要尽可能地选择故事情节较为丰富,且人物形象较为突出的故事内容,以更好地吸引学生。同时,在过程中也可以借助动画等形式来呈现,让学生可以在更为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去进行阅读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3真实性原则

所谓真实性原则并非表示教师所讲述的故事就一定是真实存在的故事,而是要求教师所选择的故事及其背后所表达的价值观念等,和实际的生活之间是具有一定联系的,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思考,不能够选择过于虚幻的故事内容。同时,真实性原则也表达了,在开展故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让学生能够透过故事去对真实的生活进行感悟,促进学生批判思维的发展。

3.故事教学法的育人价值分析

3.1培养学生情感

故事教学法中对于故事本身是没有太多限制的,而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故事,其背后的情节以及人物往往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对于小学生而言,借助故事教学法,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并可以以更好地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在面对他人的时候也可以学会理解与尊重[3]。比如,以常见的民间故事为例,通过此类故事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信仰,还可以切实增强学生自身的文化自信。不仅如此,对于教师而言,在通过此类故事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融入爱国主义精神等相关内容,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帮助他们树立起更加健康科学的三观。

3.2加强学生道德教育

在故事中往往也蕴含了许多道德方面的元素,对于教师而言在通过故事教学法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尝试挖掘故事中的道德元素,来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例如,在很多民间故事中实际上也可以看到很多道德元素,如常见的善良、勇敢、忠诚等,通过对这些故事进行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心目中树立起一个良好的榜样,使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也可以认真践行此类美德,塑造出一个更加健全的人格。对于教师而言,则可以对故事中的美德进行突出讲述,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真正理解我国尊老爱幼以及礼让他人等优秀的传统美德,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与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

3.3培养学生思维力与创造力

一个好的故事往往包含着一定的曲折变化,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去进行思考,才可以理解这些曲折变化发生的原因,这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较为有益。除此之外,在很多故事中也设置了一定的留白,而此类留白实际上也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想象空间,为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4.1选择科学的教学素材

在利用故事教学法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科学选择教材,可以说教材的选择与最终的教学效果息息相关。关于教学素材的具体选择,还需要注意下述几点。第一,所选择的素材还需要与小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第二,素材的选择也需要与当前课本教学的内容有一定的关联性,使学生可以通过故事来更好地理解文章,深入体会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情感。第三,所选择的素材应该是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知晓善恶。最后,所选择的素材也需要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小学生本身的基础较为薄弱,所选择的素材不要太过复杂,可以尝试基于小学生的兴趣来进行选择,使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更为积极主动。比如,以《老树的故事》这篇文章的学习为例。在正式学习之前,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与此篇文章相关的视频课件,让学生先对树木等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4]。接着,教师可以在从课文入手,为学生介绍树木的年轮,并且告诉学生在森林中如果出现了迷路的情况,可以尝试通过树木的年轮来寻找到方向。然后,教师可以对课文中“有多少鸟儿在你身上安过家?”这部分内容进行引申,为学生讲述我国边防战士守护着我国的每一寸疆土,即便在十分恶劣的环境下,他们也从来没有退缩,始终尽忠职守。科学地选择故事,把课本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去体会文章背后作者所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

4.2合理设置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对于教学的开展是及其关键的,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本身年龄较小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而一个良好的的学习氛围,不仅可以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把注意力更长时间地放在学习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教师也可以尝试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以《坐井观天》这篇文章的学习为例,为了使学生获得更为理想的阅读效果,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文章中的一些生词誊写到文章配图之中,学生在对文章进行阅读的同时,不仅可以观看到文章的配图,同时也会看到文章中的一些常见生词,对于此类生词的记忆也会更为牢固。接着,教师可以以这篇文章为主题,为学生设计一个故事。比如:一位年长的老者,正在给几个小朋友讲故事。其中,老者可以由老师来扮演,而学生则可以扮演小鸟与青蛙等。师生之间可以依据文章中的对话来进行表演。在完成此次故事的讲述之后,老者可以及询问孩子们的感受,使他们可以通过这一故事,来挖掘出问文章背后所蕴含的哲理。

4.3合理利用故事留白

所谓留白简单而言就是在一篇文章中,作者没有进行明确表达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往往可以带给人较大的想象空间。在利用故事教学法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对此部分留白的内容进行思考,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认知与理解。以《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的学习为例,教师就可以合理利用其中的留白部分。比如,这篇文章中小女孩的成长背景以及小女孩的渴求等,这些部分作者实际上都进行了适当的留白,而教师就可以以此为依据,为学生设置一些引导性问题。比如,“在寒冷的冬夜小女孩应该怎么做才可以把火柴卖掉呢?”“小女孩点燃火柴后的那些幻想可以反映出她内心的哪种情感呢?”通过此类问题的引导,学生可以对小女孩的内心世界进行更加深入地探索,并且会站在小女孩的角度去对文章的发展进行想象,以更好地体会小女孩的感受。这一教学方式,除了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此篇文章的理解,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使学生可以更好地面对未来的生活。

结语:总之,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借助故事教学法所开展的阅读教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也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不过,对于教师而言需要注意,借助故事教学法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对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综合考量,以全面助推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明丽. 融入故事叙述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升阅读兴趣与理解能力 [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4, (06): 119-121.

[2]蒋丹雯.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J]. 甘肃教育研究, 2024, (17): 85-87.

[3]邱斌宁. 小学语文故事教学的育人价值与实践路径 [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4, (06): 65-70.

[4]吴家祥.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J]. 新课程(上), 2019, (01): 113.

作者简介:刘旻(1991.02)女,汉族,江苏淮安人,本科学历,二级教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