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与提升对策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DOI: PDF下载

周育斌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第二中学

摘要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作为教育的导向。将学生学习共同体理念运用到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同时,信息技术赋能教育以及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共同体的应用效能,实现课堂教学的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

新课改;学习共同体;初中英语;有效对策

正文


项目课题:本文系甘肃省白银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现状调查及优化对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号:BY[2022]G407号

引言: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渠道,打造高质量的英语课堂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路径。英语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兼备工具性和人文性,担负着培养学生的基本英语素养以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重要责任。因此,教师运用学习共同体的创新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当依据教学内容,结合班级内学生的学情,运用新时代的技术,旨在促进学习共同体的有效建设,并提升应用效能,从而促进学生英语技能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初中英语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的价值

(一)有助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标的视域下,课堂中应当以学生作为主体角色。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英语课堂能够为学生创设自主、平等、合作、开放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与教师、同伴进行有效互动交流,注重让学生树立责任感。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英语的学习和应用,并在教师的反馈中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学生能够在交流中理解、接受他人的观点、思想、思维,通过对话、倾听进行多维度的思考和思想的碰撞。这种形式能够极大地发挥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核心作用,充分调动起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和集体归属感[1]

(二)有助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新课标(2024)中明确指出英语教学的目标为学生能够阅读、理解和复述简单的英语短文、故事;培养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探究的习惯;发现问题能够及时互动,需要团队、教师的帮助;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应用学习共同体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内在动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进行互动交流、倾听表达,强化学生的语言使用技能,进行资源共享和思维碰撞,这种方式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方式,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

(三)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新课改的视域下,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学习共同体不仅能够关注学生的互动交流和协作学习,还重视团队中的个人优势和行为特征。既需要每一位成员都能有效表达自身的想法和观点,还需要对他人的想法抱有开放态度。并在集体学习中面对挑战和问题,找出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式,展现出自身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思维模式和理解方式的发展。这种模式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有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能够进行多样性回答,从而助力教师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初中英语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原则

(一)注重真实情境

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能够为学生提供民主、和谐、宽松的语言环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同时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才能敢于质疑,树立批判精神。真实的情境也有助于学生学习知识、理解知识,构建知识体系,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因此,学习共同体应当基于真实教学情境中进行建设,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的英语语言环境中通过合作交流,进行语言的有效训练[2]

(二)注重平等探究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课堂教学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要求师生之间应当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信任、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能够助力学习共同体的更好实施,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保障每位学生的学习权利,从而促进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主动开展交流。同时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教师依照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规律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从而运用新颖的活动主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保证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强调高阶思维

新时代学生的高阶思维主要指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开放性视野、创新能力。不仅是认知上具有高阶性,在学习内容上也要注重跨学科原则,更是对知识、态度、技能三维目标的综合体现。将学习共同体应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强调通过英语学习培养学生认知世界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团队合作交流也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发散,从而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四)重视挑战活动

新时代的教学注重优质与平等兼得的原则,尊重每一位学生学习的权利,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挑战优质学习的机会。学习共同体的应用能够为追求高品质的学习提供机会。教师在活动中设计有挑战性的问题,基于学科的本质和学生特征,创设高品质的学习活动,促进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活动中进行高效学习,获取自身发展。教师基于素养要求,为学生搭建与新知识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获取思维的发展,得到素养的发展。

三、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策略

(一)创设真实语言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新课改注重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而学习共同体的主要目的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真实形象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在情境中进行体验、判断,发展思维能力,并在情境中学习、探究新知识,灵活运用语言技能解决问题[3]。教学情境符合语言习得的原则,能够让学生在产生情感共鸣的前提下,沉浸在语言环境中,进行深度思考探究。英语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精准性、多样性、全面性原则,既能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又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Seeing a Doctor》一课时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教师创设医院的情境,让一位学生扮演医生,其他学生扮演病人。引导学生通过图片中展示的情境进行对话。比如,图片中展示的是一个人拿着体温计,温度很高。医生和病人需要针对发烧、咳嗽、头疼、感冒等知识点进行对话。然后,教师给出其他图片,并转换角色,让学生进行练习和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对于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表达能力给予表扬激励,从而促进学生进行知识的多维度学习,构建知识体系。

(二)实施渐进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教师应当注重循序渐进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分层的挑战活动,强化学生在活动中的交流互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逐渐巩固知识的同时,发展高阶思维能力。在英语学习中,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成长主要针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应用能力、语言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而高阶思维的前提是牢固的语言基础。因此,教师应当首先创设巩固英语理论知识的活动,然后在学习共同体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逐步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教学过程应当是从基础到挑战再到冲刺的过程。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Getting to know you》这一课时,首先,教师应当创设巩固知识的活动。比如,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对话,对话内容包含本节课中学习的词汇和语法;其次,创设发展活动。让学生能够介绍自己熟悉的人,描述人物的特征、性格、喜好、擅长的事等等,并在最后,运用一句话进行总结;再次,创设冲刺活动,让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分析不同国家人们的兴趣爱好与文化、地域的关系。运用渐进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巩固基础,发展思维,进行深度思考,从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三)运用挑战问题驱动,引导学生自主探讨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关系是学习共同体的基础。教师可以创设高品质、有挑战性、有发展性的问题任务,驱动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和自主探究[4]。高品质指的是能够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经验串联起来,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有挑战性指的是问题有一定的困难,能够促进学生在解决的过程中进行合作探究;发展性指的是在解决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品质、文化意识、道德修养等思想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Amazing animals》这一课时中,教师可以运用创设问题的形式驱动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学习。首先,教师应当考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兴趣爱好、已有经验之间的联系。比如,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关于东北虎的哪些知识?这个问题与最近东北虎的新闻有关联,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会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分享经验,促进资源整合。在探究东北虎特征、习性、栖息地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四)组织倾听对话活动,引导学生意义构建

建设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用心倾听教师、同伴的观点,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对话中进行深入思考,在互动中进行意义构建。遵循输出和输入兼并原则,学生能够在对话中肯定他人观点或者产生质疑,运用自己的经验进行论证批判,也可以积极阐述自身的观点,完善他人的思想。促进学生在学习共同体内进行语言的交流表达和应用,完成高效的知识意义构建。同时,在倾听与对话活动中,学生能够有效进行资源共享,观点碰撞,形成互惠互补的关系,建立高效的学习共同体课堂。

例如,在九年级《Guess my hero》这一课时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话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在互动中有效倾听和发表。比如,教师提出问题:你认为秦始皇有哪些成就与过错,并阐述原因。鼓励学生自主进行表达,展开辩论式对话其他同学进行倾听、记录并补充。这种形式能够引导学生用心倾听,进行多角度思考和资源共享。学生也可以运用自身已有经验进行补充或者批判,促进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从而运用主题活动打造高效的互动教学。

四、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学生学习共同体的提升策略

(一)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完善学习共同体效能

完善全面的评价能够让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进行自我完善,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激励,树立学习的信心[5]。首先,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自我评价。学生可以在自评的过程中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思考历程,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同时学生也能够看见自己的成长发展,提升主观能动性;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价。互评能够让学生从其他角度审视自身的表现,并学习到不同的方式和思路,进行思想碰撞和资源共享,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再次,教师进行最后总结和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够起到客观性和有针对性的作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能让学生发现不足,及时优化。同时激励式的评价能够让学生从专业的角度更有效地看见自己的优势潜能。从而运用完善的多元化评价提升学习共同体的应用质量,促进初中英语教学质效的提升。

(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促进学习共同体发展

新时代的教师应当明确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优势,充分利用数字化设备的功能,建立高效地学习共同体课堂。首先,数字化设备能够将教学情境更加生动形象,相对于传统静态课堂,教师可以运用音乐、背景等打造更加真实的教学情境,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更好理解知识;其次,可以创设更加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教师运用人工智能、VR等设备能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与英语母语者面对面交流。或者创设特定的语言场景,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再次,线上形式能够提升互动的效能。运用智慧课堂等设备,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更有效互动;最后,互联网、智慧教育等能够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智慧教育平台上有海量的学习资源,能够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利用,证实知识原理,补充自己的表达观点。因此,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的数字化专业素养,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习共同体的更好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建设学生学习共同体课堂,能够助力教师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并设计活动任务,促进学生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打造时代性、人文性、高效性共存的英语课堂。教师应当注重运用多元评价的方式和信息技术的优势,不断提升学习共同体的质量,促进其更好发展。从而运用高质量的学习共同体模式推动初中英语教学的改革创新,营造英语教学新形态。

参考文献:

[1] 孙敬.基于初中英语思维品质培养的学习共同体建构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24,(02):18-23.

[2] 刘颖.初中英语教学中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实践[J].天津教育,2022,(11): 70-72.

[3] 魏玺.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初中英语教学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 (04):72-73.

[4] 崔梦婷.学习共同体视角下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J].校园英语, 2021,(22):113-114.

[5] 方娴. 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新课程研究,2020, (23):42-4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