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单元“学习任务群“初探

期刊: 教育研究 DOI: PDF下载

王颖

乌鲁木齐市幸福中学 830000

摘要

语文学习任务群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为达成课程目标,在多样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开展的言语实践活动,每一个任务就是一个学习项目,同一个主题互相连接的多个学习项目有机融合在一起所构成的任务群。学习任务群的设置就会让学生在语文情境活动中参与其中,让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既获得知识,又获得运用语文知识的方法与策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语文学习任务群 语文情境 语文素养

正文


目前语文单元课文教学现状

在过往的教学生涯中,每每教授一篇课文都是按部就班,讲完一课再讲一课,感觉课与课之间没有什么必要联系,但是随着教学的深入,发现这样的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存在了一些问题,学生学习知识比较零碎,不够系统,平时学的很好,但考试不会答题,学习活动比较僵化,老师是主导,学生上课只是“言听计从”,学习不够主动积极,学习参与度不高,既影响了老师教课的效果,也让孩子们失去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1]

二.语文学习任务群提出的原因

(),因为统编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每个单元后面都有一个和单元内容教学有关的综合性学习,如八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是关于诚信主题的学习和情景实践:题目“人无信不立”,学习任务分别是“引经据典话诚信”“环顾身边思诚信”“班级演讲说诚信”,可见语文任务群的实践性,情境性很明显。

(二).因为单元主题教学。每个单元前面都有一个单元导读,单元导读就给出本单元的教学任务:任务一“新闻阅读”,任务二“新闻采访”和任务三“新闻写作”。如八年级第一单元新闻单元,本单元课程有《消息二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飞天凌空》和《一着惊海天》,所以教师单元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新闻阅读,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所以语文任务群教学势在必行。

(三).因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单元主题,如八年级第一单元是新闻单元,第二单元是散文人物传记单元,第三单元是山水小品文单元,所以根据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任务群,落实教学任务尤为重要。

(四),因为新课标提出的主题学习任务。2022年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提出“学习任务群这个概念,指出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的整合,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法的改革。[2]

三.语文学习任务群概念

语文学习任务群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达成课程目标,在多样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开展的言语实践活动每一个任务就是一个学习项目,同一个主题互相连接的多个学习项目有机融合在一起所构成的任务群。

四.语文学习任务群的优点

在传统教学中,以老师教为主,学生学为辅,这样既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不能很好的将语文课用于实践进而让学生对语文课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所以和传统教学比较,“语文学习任务群”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语文学习任务群使语文课由静态知识变成动态实践的过程[3]。学习任务群的设置就会让学生在语文情景活动中参与其中,让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既获得知识,又获得运用语文知识的方法与策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语文学习任务群使课堂从被动应付学习变成合作探究学习,这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了学生敢于探索创新、学会合作、积极思考的习惯。语文教学中,学生在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实践中,参与中,增加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三)语文学习任务群使语文课从脱离实际密切联系生活这样既扩大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又让语文走进生活,落地在生活中。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四)语文学习任务群使语文课由传统的知识中心变成以任务为中心的实践性的任务群以任务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个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来设计的语文任务群,使得任务群更具有现实性、操作性、实践性。

五,语文学习任务群具体设计案例

首先,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要以学生为中心,在情境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设计问题要具有挑战性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三是运用语言的同时滋润学生的情感,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下面就用八年级第二单元散文,人物传记为例来进行解读语文学习任务群设置,实施过程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如何落实语文学科素养。

八年级第二单元有四篇课文,分别是藤野先生我的母亲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从单元角度可以看出本单元教学目标可以归纳如下,、了解传统回忆散文的文体特点,二、学习人物刻画方法,三、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四、学习人物的品格与精神,可以看到目标从字词基础到学习方法,从语言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学习任务群的设置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为此,本单元我设计如下学习任务群

任务一:掌握文章字词

本任务群下面有三个小任务分别是查字典,结合注释,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如畸形“一绺”炽热“镭钋”(二)、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解释下面成语,如抑扬顿挫诚惶诚恐正襟危坐和颜悦色(三)讨论并找出这几篇文章的形近字,个别同学展示到黑板上。(四),举行汉字听写大赛,,挑战自己,激发兴趣。

通过学生自主预习,查找资料,合作探究,学生顺利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字音环节,畸形”的“”拼音“一绺”的“绺”拼音是炽热”的“的拼音chì。如成语意思环节诚惶诚恐的意思是小心谨慎或害怕的样子和颜悦色的意思是态度和蔼”。再如形近字环节,畸形“徙倚”“倚”比较像;“和颜悦色”的“颜色”和“察言观色”的“言色”不一样;“诚惶诚恐”的“惶恐”和“张皇失措”的“皇”不是一个字最后,汉字听写大赛,进行听写,落实基础,又让学生对语文儿学习充满成就感和满满的兴趣。

本任务群目的是语文文字的积累梳理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文字构字组词的特点,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奠定语文基础。

任务二感知文章内容

任务群下面设置了两个小任务:(、初读课文,做批注,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并用人物加事件的方法概括文章内容。(二)、鼓励学生分角色朗读文章内容或角色扮演,或有感情朗读文章精彩片段朗读中再次感知文章内容,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通过做批注,读课文,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大概了解。在概括文章内容环节,藤野先生,内容概括为,作者回忆自己在日本留学期间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以及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过程;美丽的颜色,作者记叙居里夫妇在艰苦的条件下提取的过程在朗读文章环节,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有感情的朗读文章一些段落,如藤野先生1023段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明白藤野先生认真负责的人物形象;朗读《列夫托尔斯泰125段,让学生感知托尔斯泰的平庸,丑陋,普通的外表

本任务群的目的以经典诵读为载体,让学生参与角色朗读,大胆展示自己,并走进作者心灵在日积月累的诵读过程中,通过学生的文化积淀,让学生充满文化自信,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

任务三分析人物形象

任务群里面设置了三个小任务:(确定每课所描写的人物对象,并分析人物特点,看看作者运用什么样的描写方法和修辞。(二)开展谁谁,你是我最崇拜的人的活动,让孩子进行口头表达。(三),将口头表达内容写成书面材料保存。

 经过学生的分析,如藤野先生》中你看你这血管儿移了一点位置,自然这样移一点的确比较好看些。然而解剖图,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那样,我们没法去开化它,现在我已经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画。这段文字属于语言描写,让我们看到藤野先生是一个严格要求、对学生有耐心的老师。再如列夫托尔斯泰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脱成的棕色外墙那样,粗糙在四方脸中间我们见到一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仿佛被人一拳打塌的样子,乱蓬蓬的头发,怎么也遮不住两只难看的招风耳,凹陷的脸颊中间生长着两片厚厚的嘴唇。从外貌描写可以看到,托尔斯泰是一个长相丑陋、粗鄙、神志平庸的人

在第二个任务谁是我崇拜的人,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人物形象。进行口头表达,从所欣赏的人物的身上感受真善美,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在第三个小任务群中,让学生把表达内容写出来,“我手写我口”,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这也是一种审美鉴赏。

本人物群设置是为了学生掌握人物描写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2022年课程标准指出审美创造是指使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任务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作者情感达到共鸣

语文课标指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方式,树立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恶善、美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4]

本任务群设置了三个小任务,、跳读课文儿,勾画能表明作者情感的句子或词语,说明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知人论事,了解作者创作的背景,大型展示学生朗读,并归纳总结作者写作背景,更深刻了解作者创作缘由。、谈收获,学会做人文章在情感价值观方面对我的印象写成排比句

经过学生的交流沟通合作,学生们顺利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如我的母亲中第一段得知母亲去世,很悲痛和最后一段愿母亲安息,表达朱德对母亲的哀悼和悲痛之情,如第十四段我应该感谢我的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斗争的经验。这使我在30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有感到困难,没有被困难吓到。”表现朱德对母亲怀念的感情和崇敬之,如美丽的颜色》中虽然我们工作条件带给我们很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赞美了居里夫妇乐观、坚韧、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二个小任务,知人论事,学生通过大屏展示走进作者内心,拓展视野,让人物形象在学生内心丰富起来,并学会归纳总结,如美丽的颜色的背景是1937年,母亲居里夫妇去世三周年之际,如列夫托尔斯泰》中茨威格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拜访托尔斯泰故居和坟墓。

第三个小任务,让学生谈谈学完这一课的收获,结合自身体验,看看哪一方面对自己影响最深。如藤野先生》,我懂得要有一颗爱国心和一颗感恩之心我的母亲,我知道感恩要及时,要珍惜当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亲不待”“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列夫托尔斯泰》,我知道人之所以伟大,而在于他的心灵与精神,而不是外表美丽的颜色》,我知道成就事业就要不懈追求,不怕困难,苦难是上帝赐予我们的财富,要有奉献精神。

通过这小任务,让学生具有文化自信。2022年课标指出,文化理解是通过学习语言文字作品,领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解中华的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先进性任务,让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总结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真正激活主体力量沉浸式投入,拥有智力尊严,这些都关于人性学习任务群,从人的成长视角”,及课标所说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设计任务[5]而我们进行单元任务群教学就是以单元整体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课程立德树人的聚焦、着力点,学习任务群任务群的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为核心素养成长提供了沃土。

总之大单元教学设计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每个情景任务教学中学有所获,充满自信和成就感,从而爱上语文,也让老师们的语文课活起来,接地气,老师们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学习任务群——语文学习的突破与创新》 《中国教师报》20230118日第8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第二讲:“基础性学习任务群2022716

[3]初中语文老师如何读懂2022年版语文课标?用课例给你讲 2022-09-15

[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解读  博学审问 慎思明辨 杭州师范大学  王崧舟

[5]从语篇语段语句到精神是学习《白杨礼赞》的应有之路  杨九俊,《中国教育报》2022 06 10 0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