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互联网+教育“,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李湘云

深圳市南山区临海揽山幼儿园 518051

摘要

“互联网+教育”模式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实践“互联网+教育”的工作目标,助推幼儿园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教学质量;发展

正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教育”已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这一教育模式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行了深度融合,旨在通过科技的力量,打破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丰富幼儿园教学手段,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同时加强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1]。这不仅有助于为幼儿创造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环境,还能有效推动幼儿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将深入探讨推动幼儿园“互联网+教育”工作发展的具体策略,以期为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1互联网+教育”给幼儿教育带来的影响

转变了教育模式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讲授者、传授者,而幼儿则需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注入式”教学方式限制了幼儿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教育场景更加生动、互动,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逐渐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活动组织者、研究引导者和学习伙伴[2]。幼儿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成为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与教师共同探索、发现知识,这种师生角色的转变为幼儿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和表达的机会,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促进了幼儿全面发展。

学习资源的多元化

“互联网+教育”通过网络平台,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幼儿可以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动画、视频、音频、互动游戏等多种形式,这些资源将抽象复杂的知识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3]。同时,互联网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兴趣偏好,个性化推荐学习内容,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学习需求。这不仅有助于拓宽幼儿的知识视野,还能培养其信息筛选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提升教师备课效率,优化教学设计

丰富的网络资源让教师在备课时能够快速获取大量相关教学资料和案例,通过对比分析,教师可以更加科学地设计教学方案,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进度。此外,观看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参加线上研讨会,也为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高效的备课过程确保了教学质量的提升,让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课堂节奏,从而更好地引导幼儿探索知识,促进幼儿认知和情感的发展。

强化家园共育

“互联网+教育”进一步推动了家园共育的实现。通过微信群、公众号、教育APP等网络平台,家长与教师之间建立了即时、便捷的沟通渠道。教师可以及时分享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家长也能及时反馈孩子的家庭表现,双方共同讨论孩子的成长问题,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教育策略。这种紧密的家园合作不仅增强了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理解和支持,也促进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有效衔接,形成了良好的教育合力。

2实践互联网+教育”的相关策略

优化课程设计,提升教学互动性与趣味性

“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幼儿园应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资源,优化课程设计,以提升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4]。首先,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偏好,合理规划课程时间与内容,确保教学活动既不过于紧凑也不过于松散,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例如,可以借鉴项目式学习的理念,围绕一个主题或故事,设计包含问答、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的综合活动,让幼儿在参与中主动探索、学习新知识。同时,利用互联网资源,如教育动画、互动游戏等,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能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创新游戏教学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他们学习的重要方式。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幼儿园应不断创新游戏教学法,将游戏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5]。教师可以结合互联网上的教育资源,设计富有创意和教育意义的数字游戏、劳动游戏、区角游戏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注意在选择游戏类型时需涵盖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等多个领域,旨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施精准提问,激发幼儿探究欲望

有效的提问是引导幼儿思考、激发他们探究欲望的关键。在“互联网+教育”的环境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学习状态,精心设计问题,实施精准提问。问题应既具有挑战性又不过于困难,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以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同时,教师应注重提问的差异性,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确保每位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与思维,奠定坚实基础

“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幼儿园应更加重视幼儿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应通过定时定量的学习任务、规律的作息时间等日常教学活动,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专注听讲、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等。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组织多样的实践活动,如户外观察、实验操作、角色扮演等,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积累感性经验,逐步发展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如在线课程、教育APP等,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思维训练游戏,进一步拓宽他们的思维视野和深度。

3总结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积极融合互联网与教育,以创新推动幼儿园高质量发展。通过融合数字技术,优化课程,创新游戏教学,教师们精准引导,幼儿可以在互动与探索中快乐成长。这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更培养了幼儿的良好习惯与思维能力,从而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国兰. 浅析教育信息化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践和创新[J]. 中国新通信,2023,25(7):155-157.

[2] 孙明敏.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方法探究[J]. 中国新通信,2022,24(3):216-218.

[3] 顾超. 运用"互联网+教育"理念推动幼儿教学工作改革与发展[J]. 中国新通信,2022,24(22):146-148.

[4] 郭立生.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创新[J]. 中国新通信,2022,24(1):222-223.

[5] 张波. 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幼儿智慧教育实践探究[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6):15-1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