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张雷

河北衡通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河北衡水053000

摘要

随着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施工在促进地方经济、改善交通条件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土地破坏、水资源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因此,探索公路施工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分析公路施工对环境的具体影响,并提出一系列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期为公路建设的绿色转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公路施工;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绿色转型

正文


1引言

公路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设规模日益扩大。然而,公路施工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不容忽视。如何在保证公路建设质量和进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公路建设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

2公路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2.1土地破坏

2.1.1 地形地貌的改变

公路施工的首要任务是开辟出一条连贯的道路,这往往意味着要占用大量土地,并对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大规模改造。在施工过程中,山体可能被削平,沟壑可能被填埋,平坦的农田也可能被切割成块状,以适应公路的布局和宽度需求。这些改变不仅破坏了原有的自然景观,还可能对当地的微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连锁反应。

2.1.2 土壤侵蚀与退化

施工过程中的土地挖掘、填埋和压实等活动,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和肥力。特别是在雨季,缺乏植被保护的裸露土壤容易受到雨水冲刷,导致严重的土壤侵蚀。此外,施工机械和车辆的频繁碾压也会使土壤紧实,降低其透气性和透水性,从而进一步加剧土壤的退化。这种退化不仅影响土地的生产能力,还可能引发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

2.1.3 水资源的影响

土地破坏还可能对水资源造成间接影响。一方面,施工活动可能破坏原有的水系和排水系统,导致水流改道或积水,进而影响周边地区的灌溉、排水和生活用水。另一方面,土壤侵蚀产生的泥沙可能随雨水流入河流、湖泊等水体,造成水质浑浊和河床抬高,对水生生态系统构成威胁。

2.1.4 生态系统的破坏

土地破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深远的。施工活动会破坏原有的植被覆盖,减少生物多样性。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它们的消失将直接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同时,施工过程中的噪音、震动和污染还可能对野生动物造成惊吓和驱赶,破坏它们的栖息地和繁殖地。这种生态系统的破坏不仅影响生态平衡,还可能对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2水资源污染

2.2.1 施工废水的直接排放

公路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包括施工机械清洗废水、混凝土搅拌废水、路面清洗废水以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等。这些废水通常含有悬浮物(SS)、石油类、重金属、酸碱物质以及有机污染物等有害物质。若未经适当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或地下水体中,将严重污染水质,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甚至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大量繁殖,消耗水中的氧气,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死亡。

2.2.2 固体废弃物的堆积与雨水径流

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如建筑垃圾、废土、废石等,若随意堆放,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可能成为新的污染源。在降雨过程中,这些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会随雨水径流进入水体,进一步污染水质。特别是含有重金属、石油类或有害化学物质的废弃物,其淋溶作用可能长期影响周边水体的质量。

2.2.3 油料和化学品泄漏

施工机械和车辆在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因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导致油料和化学品泄漏。这些物质往往具有毒性或腐蚀性,一旦进入水体,将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直接且严重的伤害。例如,油料泄漏会迅速在水面形成油膜,阻碍水体中的氧气交换,导致水生生物窒息死亡。

2.2.4 地下水污染

公路施工还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施工活动可能破坏原有的地下水层结构,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或水质恶化。特别是当施工区域存在地下水位较高或地质条件复杂时,施工废水或固体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可能通过渗透作用进入地下水系统,威胁地下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2.3生态破坏

2.3.1 生物栖息地的破坏

公路施工最直接的影响之一是生物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施工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清理、挖掘和填埋,原有的植被和生态系统被彻底改变。许多物种的栖息地因此被破坏,导致它们不得不迁移或面临生存困境。栖息地的破碎化还会影响物种间的交流,减少基因流动,降低物种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2.3.2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生态破坏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施工活动不仅导致本地物种数量的下降,还可能引发外来物种的入侵。外来物种在没有天敌的新环境中迅速繁殖,可能对本地物种构成威胁,进一步破坏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会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力,使其更容易受到外部干扰的影响。

2.3.3 生态系统功能的紊乱

生态破坏还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如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施工活动会改变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同时,地表水的流向和速度也可能发生改变,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生产力。这些变化会导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增加其脆弱性。

2.3.4 长期生态影响

生态破坏的影响往往是长期且难以逆转的。即使施工结束后,被破坏的生态系统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在某些情况下,某些物种可能因栖息地的永久丧失而灭绝,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能永远无法恢复到施工前的状态。这种长期的生态影响对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和人类社会的福祉构成严重威胁。

2.4空气与噪声污染

2.4.1 空气污染

2.4.1.1 扬尘污染

公路施工过程中,挖掘、破碎、运输和堆放等活动会产生大量的扬尘。这些扬尘包括土壤颗粒、建筑垃圾粉末和各类污染物,它们在空气中悬浮,形成严重的空气污染。扬尘不仅降低空气质量,还可能携带重金属、有害化学物质等,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扬尘环境中,人们可能患上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等。

2.4.1.2 排放污染

施工机械和车辆在作业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尾气,其中包含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一氧化碳(CO)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不仅加剧空气污染,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进一步影响大气环境质量。此外,施工过程中的油漆喷涂、焊接等活动也会释放有害气体,对空气造成污染。

2.4.2 噪声污染

2.4.2.1 施工机械噪声

公路施工过程中,各种施工机械如挖掘机、压路机、装载机等,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噪声。这些噪声不仅影响施工人员的听力健康,还可能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造成干扰。长期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中,人们可能出现听力下降、神经衰弱等问题。

2.4.2.2 车辆运输噪声

施工期间,大量的运输车辆会在施工区域及周边道路上频繁穿梭,产生持续的交通噪声。这种噪声不仅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休息和睡眠,还可能对学校和医院等敏感区域造成干扰。

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3.1合理规划与设计

在项目规划阶段,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选择对环境影响最小的路线方案。设计时采用生态护坡、绿化带等措施,减少土地裸露,促进生态恢复。在施工前进行全面的生态评估,识别潜在的生态风险,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同时,合理规划施工路线和布局,尽量避开重要的生态敏感区和物种栖息地。在施工过程中和结束后,实施生态恢复和补偿措施,如植树造林、湿地恢复和物种重引入等,以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3.2绿色施工技术

推广使用低噪音、低排放的施工机械,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实施节水、节能措施,如使用循环水系统、太阳能照明等,降低能耗和水耗。施工期间,应定期洒水降尘,减少扬尘的产生和扩散。同时,对堆放的建筑材料进行覆盖,防止风吹扬尘。选用低排放的施工机械和车辆,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尾气排放达标。对于油漆喷涂、焊接等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活动,应采取有效的废气收集和处理措施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车辆,并在施工区域设置声屏障、隔音墙等噪声隔离设施。同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夜间和午休时间进行高噪声作业。

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对施工区域的空气质量和噪声水平进行定期监测。同时,加强执法力度,对违反环保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和整改。

3.3环境管理与监测

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明确环境保护目标和责任,确保各项环保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实施施工期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环境问题,确保施工活动符合环保要求。

3.4生态补偿与恢复

建立施工废水处理系统,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和深度处理,确保达标排放。固体废弃物管理:规范固体废弃物的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置流程,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加强施工机械和车辆的检查和维护,防止油料和化学品泄漏。同时,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应对泄漏事件。在施工前进行地质勘察和水文调查,了解地下水系统的分布和特征。施工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施工活动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对施工造成的生态破坏进行生态补偿,如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促进生态功能恢复。建立长期的生态监测和评估机制,跟踪生态恢复效果,及时调整补偿措施。

3.5公众参与与教育

加强与周边社区的沟通与合作,听取公众意见,共同制定和实施环保措施。

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结论

公路施工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公路建设绿色转型的关键。通过合理规划与设计、推广绿色施工技术、加强环境管理与监测、实施生态补偿与恢复以及促进公众参与与教育等策略,可以有效减轻公路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公路建设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建功.影响道路与桥梁施工管理的因素及预防措施[J].大众标准化.2022,(7)50-53 .

[2]刘立繁.影响道路与桥梁施工管理的因素及预防措施[J].黑龙江科学.2020,(16)35-37.

[3]朱俊.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中华建设.2023,(8).51-53.

[4]黄久洪.道路桥梁施工管理问题控制及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24)58-60.

[5]吴信运.道路桥梁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及预防[J].住宅与房地产.2020,(4).158.

[6]李先哲.道路桥梁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及预防[J].交通世界.2019,(7).130-131.

[7]李泽钰.影响道路与桥梁施工管理的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J].交通世界.2019,(12).144-14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