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张天姿

平陶村小学 032200

摘要

项目式学习倡导将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相联系,开展项目式教学,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在新课标改革推行下,项目式学习开展势在必行。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进行了探究,通过具体案例探讨分析对课程进行重构时,教师应如何对驱动性问题、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四大方面进行设计,使其最终成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该文以人教PEP英语教材六年级上册Unit 3 My weekend plan一课为例,探索小学英语教学实施项目式学习的有效策略,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英语运用能力,发展英语综合素养。


关键词

项目式学习;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正文


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要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科实践,基于真实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出,要推进综合学习,探索大单元教学,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目前,英语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是较为困难的任务,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为中心,而英语作为语言类学科更加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沟通。基于此,本文尝试将项目式学习融入小学英语教学中,并设计了案例以验证可行性。

一、项目式学习(PBL)提出的背景

   项目式学习被称为“PBL”( Project Based Learning) 或“PL”( Project Learning),20世纪初,威廉·克伯屈 (William Kilpatrick) 提出的设计教学法被普遍认为是项目式学习的前身,后以“基于项目的学习”为名称,逐渐在世界范围内传播。Yulong Li(2018)提出,项目式学习对学生英语成绩以及学习自主性和人际沟通能力都有很大提升。Elif(2022)在研究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时发现,项目式学习能够大幅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1世纪初,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欧美代表性的“学生本位”学习模式进入我国基础教育研究视野,并逐渐对学校教与学方式创新产生影响。刘景福(2002)首次在文献中使用项目式学习一词,并对项目式学习的定义、特征、构成要素和实施步骤作了说明。2008年,有一本叫《项目学习教师指南》的中文版图书出版。黄莉(2018)提出,在英语教学中,项目式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英语学科素养。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文件《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它提到了优化教学方式,其中包括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 (以下简称“新课标”)“项目式学习”成为课程方案中的关键词,从而备受教育领域关注。与常规课堂相比,项目式学习更多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师生关系的转变上,在新课标推出的背景下,如何将现有的教学内容与项目式学习相结合,如何进行项目式学习的流程设计,将是推动新课标落地实施的重要课题。

二、项目式学习(PBL)的概念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以问题为驱动,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合作, 对真实而有意义的主题进行深入探究, 解决问题并完成项目任务。具体来说,它是一种教与学的新理念,面对真实挑战性项目任务,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展探究和学习,完成项目,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能力素养的全面发展。项目式学习鼓励学生探究和解决真实的、复杂的问题,并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项目式学习是基于学科又超越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方式,是一种与真实世界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深度学习过程。

项目式学习的特征主要包括:核心知识再建构、真实驱动性问题、高阶带动低阶、培养核心素养。其中,核心知识再建构是项目式学习最本质特征,这里的核心知识不仅是语法知识或者单词,而是对知识迁移和运用的能力。真实驱动性问题则是项目式学习的重要特征,它强调核心知识是真实的,这里的真实不是和现实完全一致,而是设计的情境和问题要与现实密切相关。此外,项目式学习培养的是高阶思维能力,用高阶学习带动低阶学习,具体到小学英语课程中,就是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项目式学习按照涉及学科范围可划分为微学科项目式学习、学科项目式学习、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微学科项目式学习是指15到20分钟在课堂即可完成的探索性任务,以某个学习内容或主题为主要载体,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探索。学科项目式学习是指将项目式学习融入到整个学科教学中,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涉及一些其他学科的内容,但核心仍然是在这个学科之中。而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则是以多种核心知识为载体的,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之前将其进行整合,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教学实施中,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由于比较复杂,周期较长,一般不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微学科项目式学习和学科项目式学习应用更为广泛。

三、项目式学习(PBL)的意义

项目式学习是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研究并应对一个真实的、有吸引力的、复杂的问题、课题或挑战,从而掌握重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实现了从“教师中心"转向“学习者中心”的目的。相较于常规课堂,项目式学习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师生关系都在发生着积极转变,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可以在项目式学习的各个环节中进行语言词汇的输入和输出,如小组讨论、成果汇报等环节,从而提升口语表达的流畅性。而且,学生在自主查找资料以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也加深了英语词汇和语法的学习。可见,项目式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解决能力和设计思维,将学科统一整合,学习更具有实践性和多元性,也促进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项目式学习是处于真实的情境,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也会用更加合适的句子和单词来表明自己的观点,促进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创造性。而在整个项目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像是学生的引导者,这样的转变会增加很多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反而促使学生直面问题情境,带着问题查找资料,寻求解决办法。在寻找解决办法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真正实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甚至是在行中学。

四、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实践

如上所述,项目式学习在教学中意义重大,但具体到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小学生英语语言储备少,语言能力弱,能够完成项目化学习吗?项目如何确立?学习进程如何设计?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六年级上册Unit 3 My weekend plan 一课为例,阐述项目式学习的具体设计方法和步骤,以期对小学英语教学提供有效借鉴。

(一)驱动性问题的设计

问题情境:制定计划对所有的孩子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多数情况下,拥有一个计划,可以在实施的时候有一定的节奏和速度,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在母语环境中,他们基本没有机会运用习得的英语知识。在该项目中,学生们将探究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中制定合适的计划,并用英语向同学们展示他们制定的计划。

驱动问题:How to make a reasonable plan ?

(二)项目式学习目标的设计

项目式学习具体目标如下:

学科知识:掌握课标要求的重点词汇:take a trip, go to the supermarket, visit my grandparents, see a film, tonight, this morning, this afternoon, this evening, next week, postcard, dictionary, comic book, word book;能在情景中运用核心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do?Im going toWhere/When are you going ? I'm going (to).来谈论具体的计划;能够在图片的帮助下正确理解并按照正确的意群及语音、语调朗读,知道英语多音节单词有重音,且需重读的语言现象; 在图片和教师的引导下理解日记内容,能描述自己和家人的假期计划,并能合理规划自己的假期,感悟中华传统节日的美好,同时能为生活中类似中秋节的节日做计划;能够在图片和教师的帮助下读懂故事并运用核心句型完成句子,能够理解生词:disturb, without, pool,afraid,remember.在语境中的意思并完成读后的写作任务。

学科能力:能在情景中运用核心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do…?I’m going to…Where/When are you going ? I'm going (to)….来谈论具体的计划;能读懂日记内容,能描述自己和家人的假期计划,并能合理规划自己的假期;知道藏头诗的特点;能理解故事并朗读短文、表演故事,在语境中恰当运用故事中的语言。

通用素养类:体会英语与实际生活的并不脱节,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维品质);在互联网上搜索各国儿童节多文化的信息,整理拓展信息并(文化品格);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协作,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产出中秋节的计划,如时间,地点,做什么(学习能力,策略意识);通过写作和演讲的方式向他人介绍中秋节计划,培养学生严谨的写作态度以及口语交际能力 (语言能力)。

(三)项目式学习活动的设计

项目式学习设计共涵盖5个教学活动,分别应用于启动、探究以及展示交流三个阶段,具体流程及设计内容如下所示。

1.活动一 A weekend plan

A weekend plan是第一个活动,属于启动阶段,课堂1课时。是一个小学生日常对话,内容围绕谈论周末的计划展开。Mike和Sarah在打电话谈论明天的计划,Sarah打算明天去上美术课,在人民公园画画,Mike打算去看电影,但是他现在不得不做作业,引导学生要提前做好计划,注重劳逸结合

2. 活动二 Make a plan

Make a plan 是第二个活动,属于探究阶段,课堂活动1课时。小学生日常生活对话,是Sarah和Chen Jie谈论周末计划的简短对话,Chen Jie打算去看电影、看望外祖父母、去旅行等活动。

3. 活动三 Johns plan

 Johns plan 是第三个活动,属于探究阶段,课堂1课时。小学生日常生活对话,Talk是John和ChenJie的对话,对话中John说起下周要和表弟一起去电影院看关于太空旅行的电影。 Learn是John和表弟Jack看完电影后的简短对话,John将要去书店买连环画册的书。该语篇拓展和延伸了周末计划这一主题,呈现了有关询问计划的具体内容,如事情、时间、地点。

4. 活动四 Festivals plan

 Festivals plan 是第四个活动,属于探究阶段,课堂活动1课时。该活动是Wu Binbin畅享欢度中秋节的日记。这一天,Wu Binbin的家人将聚在一起吃大餐,他的姑姑将要制作月饼,外祖母讲一个嫦娥的故事,Wu Binbin和Robin将要读一首诗。该语篇引导学生能合理规划自己的假期,感悟中华传统节日的美好,同时能为生活中类似中秋节的节日做计划。

5. 活动五 Learn by doing

Learn by doing是第五个活动,属于展示阶段,课堂活动1课时。这是一篇Zip教Zoom游泳的故事,Zoom想学习游泳,但是他不敢下水,所以只能在家看电视学习游泳,最后Zip带Zoom去游泳池游泳,Zoom在实践中学会了游泳,引导学生在落实计划要付诸实践,感悟“做中学”的道理。以下为学生需要在本单元学习的核心语言知识和技能与策略。

(四)项目式学习评价

项目结束后,为了验证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例如,可以通过开展展示活动来评价学生的项目成果,或通过对学生的记录等方式进行评价。

五、总结与反思

作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项目化学习得到了大力推崇,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本文通过建立项目化学习与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之间的关联,理解了小学英语项目化学习的教学价值,设计案例呈现小学英语项目化学习的教学样态,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交往的学习平台,学生全程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教材内容融入课外拓展生成小组的产品,这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集体智慧,鼓励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刘景福,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 外国教育研究,2002(11):18-22.

[2] 夏雪梅.项目式学习:连接儿童学习的当下与未来[J].人民教育.2017(23):58-61.

[3] 黄莉.基于 PBL的小学英语思维品质培养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8(24):53-54.

[4] 穆蔓青项目式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分析[J].校园英语,2019(11):26.

[5] 吴红梅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项目学习的实践与思考L],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1(06):1-6.

[6] 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的实践与经验[J].林丽斌师道.2019,第12期.

[7]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梁红校园英语.2020,第52期.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