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发展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方法
正文
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1.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和方法比较单一,而且缺乏创新精神
核心素养培养与原有的以成绩为指挥棒的培养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别,新的理念需要有新的手段的支持,而且手段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丰富,但是目前许多教师在教学手段和方式上存在很大的问题。突出表现就是教育手段和方式落后,还是原有的传统教育手段和方式;教育手段和方式比较单一,不能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教育手段和方式的创新性不足,许多教师在创新性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差。
2.小学英语教学方法过于传统
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有些教师无法及时地接受教育改革的新成果,从而造成了课堂效率不高。还有一些地方的小学,因为信息不发达,各种资源不到位,导致课堂上不得不采用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会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虽然学生们刚开始学习英语时很感兴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的学习压力也会越来越大,慢慢的,学生们也会对英语失去兴趣和耐心。老师们可能会分析课堂效率,但更多的是倾向于学生不努力学习,但如果老师能自我反省,将会对提高英语课堂效率有很大的帮助。由于在传统的教育课堂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话,带领大家去阅读,去背诵整篇文章,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重要性。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措施
1.通过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目前的英语教学需要,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从核心素养的内容入手,对其进行讲授,以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英语教学不但需要学生用英语来解决问题,还要用英文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创造出一些有趣的情景,以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在当今社会,多媒体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教师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多媒体可以营造一种贴近现实的语言环境。老师可以在网上查找有关的儿童歌曲、动画等,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英语的学习环境。在欢乐的旋律中,同学们能用英语单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打破了传统的“念句法”,让同学们在唱歌的同时记住单词,记住单词的过程就是把英语的单词背下来。通过童谣的节奏,同学们能把每个字的读音都背下来。
2.以学生学情为本,培养思维品质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是很高的,但是随着年级的上升,学生受到思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旦遇到困难,他们的兴趣就会减弱,教学效果就会下降。而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是学生发挥自觉能动性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维内涵,结合各年级、各班学生的学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思维品质的培养。例如,在课堂提问方面,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年级,设置不同的问题,增添专业词语分层教学,关注后进生。对于初学英语的初学者,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只需回答“Yes”或“No”即可。有一定基础的四年级学生,可以设置需要具体回答的问题,让学生以语篇的内容为依据,进行相关的表达。而在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的提问中,需要更深入地引导学生对语篇中出现的生活态度、思想观念、情感教育等展开思考,并展开批判。
3.建立民主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推动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生的主观情绪比较强,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教师是小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最接近的人,因此可以对小学生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无心的举动,都可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心情。例如老师无意间的一句鼓励和友善,都可以让一个小学生高兴一天,如果老师把自己生活中的消极情绪暴露给学生,那么也会对学生的心情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老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主动与学生的互动,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的一种方式,也是促使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主动学习的一种保证。如果要建立民主化师生关系,那么教师就必须要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局限,要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在课后也不急于返回自己的工作岗位,要主动地融入到小学生的群体当中,对小学生的活动内容和日常的课余生活有更多的了解,从而找到共同话题。在课余时间,老师可以积极地和学生展开交流,和他们像朋友一样聊天,询问他们目前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这样就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因为小学生的主观情感比较强烈,所以他们之间的师生关系对他们的情感、意志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进而对他们的认知活动产生了影响。一般情况下,当一个学生对老师有好感的时候,他就会对老师讲的每一门课都很上心,对老师讲的每一门课都很感兴趣。因此,老师要注重在情绪上的投入,用自己的真诚去激发学生的情绪共鸣,用自己的话语、行为和表情来向学生传达亲切、鼓励、信任和尊重的情感信息。
4.注重真实交际场的创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技能是学习英语所必需的技能之一。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等方法,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小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对新鲜的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手段,模拟真实语言情境,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使用歌曲、游戏、故事、图片、动画等形式,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吸引到课堂教学之上,为后续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教师在为学生创设语言情境的时候,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学生安排小组合作的任务,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长处的平台,使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情境下使用英语,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学习 Zoo Animals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喜欢模仿和喜欢动物的特点来设置游戏环节。本单元中有很多与动物有关的词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词汇,教师可以把教室想象成一个动物园,让学生带着小动物的头饰去扮演它们。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小游戏,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会很高,不仅能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还能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结语: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握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熟练运用英语教学理论,根据学生的身体、心理特点,设计出一套适合他们的教学计划。老师们还可以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思考英语知识,促进学生们对英语知识的理解,从而为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英语教师也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积极地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余艺萍.探究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J].英语广场,2020(03):99-100.
[2]黄琛.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2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