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王让梅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扶风初级中学 722200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核心素养的框架下,对初中语文单元进行整体教学设计。通过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分析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以及如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研究强调了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学生能力培养的全面性,以期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正文


引言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学科,其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探讨如何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对初中语文单元进行整体教学设计,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核心素养与初中语文教学的紧密联系

1.1 核心素养的界定及其深层意义

核心素养被定义为学生在未来社会生活中及个人成长道路上所必需的关键能力与品质。这一概念超越了单纯知识与技能的范畴,着重强调学生在现实世界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他们在创新思维、团队合作、有效沟通和自我管理等方面的高级技能。核心素养的广泛内涵包括文化理解与传承、个人成长与自我实现、社会责任感与参与度三个维度,目标是塑造具有全球视野、社会良知和持续学习动力的现代公民。

1.2 初中语文教学在核心素养培育中的关键作用

在基础教育领域,初中语文教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核心素养的培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语文学科凭借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语言艺术,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开放的思维与表达的场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深刻领悟和体验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而且在阅读、写作、口头表达等多种语文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思维分析和审美鉴赏的能力。同时,通过深入分析文学作品,语文教学还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从而促进其情感与道德素养的全面成长。

1.3 核心素养视角下语文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转而更加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塑造。教学目标的制定应当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相一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语文教学需要着重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使其能够自主地分析和评价文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在写作中展现独特的思考和见解;通过小组讨论和协作学习等方式,强化学生的沟通与合作技能,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与协作。语文教学还应重视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借助文学作品的情感影响力,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初中语文教学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单元整体教学的执行策略

2.1 单元整体教学的哲学与特质

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侧重于以单元作为教学的基本构成单元,追求教学内容的逻辑连贯与结构化。该模式倡导教学应超越单一文本的界限,将单元内的所有文本视作一个整体进行教学规划。单元整体教学的显著特质包括其全面性、相互关联性以及成长性[1]。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挖掘单元内各文本间的联系,以及单元内容与学生现有知识及生活实践的结合点,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深入整合,促进学生能力的整体提升。单元整体教学同样强调学习过程的持续性与成长性,激励学生在深化理解的基础上,逐步构建个人的知识结构。

2.2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内容的融合与策划

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教学内容的融合与策划应紧密围绕单元的核心主题——“秋天的怀念”。该单元收录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莫怀戚的《散步》以及泰戈尔的《金色花》等文学作品。在教学策划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探索不同作者对秋天情感的多样化表达及其文化意义,以此加深对单元主题的把握。教师还需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指导相结合,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吸收写作技巧,并在写作实践中运用所学,实现阅读与写作技能的相互促进。此外,教师可以设计与单元主题紧密相关的实践活动,如以秋天为主题的诗歌创作、散文朗诵等,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

2.3 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应用

在单元整体教学框架下,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提高教学成效至关重要。教师需根据单元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探索精神。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通过营造秋天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体验文本情感;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以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与协作;实施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完成与单元主题相关的项目中,提升其综合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应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工具和网络资源,以丰富教学手段并提升教学效果。通过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教师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实现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能力的综合发展。

三、通过单元整体教学培养多元能力

3.1 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整体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通过精心设计的阅读活动,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本,提高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秋天的怀念》、《散步》和《金色花》等文本进行深度阅读,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文本结构、语言特色以及情感表达。通过比较不同文本中对秋天的描绘,学生能够学习到多样化的文学表达手法,同时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2]。为了进一步提升阅读能力,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导向的学习策略,提出与文本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例如,探讨《秋天的怀念》中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传达对母亲的怀念,或者分析《金色花》中泰戈尔如何运用象征手法表达对母爱的颂扬。

3.2 培养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的培养与阅读能力的提升相辅相成。在第二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将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写作实践。例如,让学生模仿《秋天的怀念》的写作风格,创作一篇关于自己对秋天感受的散文,或者以《金色花》为灵感,撰写一篇关于自然与人类关系的诗歌。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策略的学习,如如何构建文章结构、如何使用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等。通过写作工作坊、同伴互评和教师反馈,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写作技巧。

3.3 全面发展综合素养

单元整体教学不仅关注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还致力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在第二单元中,教师可以设计跨学科的教学活动,如结合历史和地理知识,探讨秋天在不同文化和地域中的意义,或者结合艺术和音乐,让学生通过绘画和音乐创作来表达对秋天的感受[3]。教师还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如秋天的户外写生、社区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团队合作、领导力和社会责任。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还能够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提出了一系列教学策略和方法,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通过七上第二单元的教学实践,展示了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李晨.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J].科教文汇,2024,(23):165-169.

[2]李永梅.初中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评《深度学习理念下大单元教学(初中语文)》[J].语文建设,2024,(21):8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