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乡镇中学英语情景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以灵山县三隆中学为例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蒙洁梅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三隆中学

摘要

在“双减”的政策环境下,乡镇学校的英语教学正遭遇教学方法单一化、学生兴趣缺乏、作业过量等挑战,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增强教学成效。本文旨在深入剖析情景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及其具体运用,探讨如何通过多样化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科学布置作业,从而推动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以灵山县三隆中学为案例,本文详细解读了情景教学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成效。研究发现,情景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强语言实践技能,同时减轻学生的课外作业压力,与“双减”的政策目标相契合,为乡镇学校的英语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

“双减”政策;情景教学;乡镇中学;英语教学

正文


引言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教师们不单单需要口头的传授,同时还要结合各种方式和手段,比如运用图片、材料、多媒体等为学生们创造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和氛围。在声情并茂的学习场景让学生感觉学习英语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通过真实的语言环境和情景模拟,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组织思维和语言,切实理解具体的语言内容,激发想表达自己思想的欲望,从而促进英语学习和培养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情景模拟教学,一种基于实际情景的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实践场合,从而有效优化目前的教学状况。

1情景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1.1 情景教学法的概念

情景化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构建或模拟出贴近现实生活的各种场景,目的是让学生在这些场景中自然而然地吸收语言知识,进而增强他们的语言运用技巧。该方法强调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的语言操练,颠覆了传统教育中单向知识传递的模式,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吸收知识。借助精心设计的场景,学生可以更加自如地运用语言,并且能够持续地在听、说、读、写等多个语言技能上取得进步。这种方法对于语言学课程尤为适用,它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语言运用水平。

1.2 情景教学法的基本原理

情景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涵盖了情境认知学说与建构主义学习观。情境认知学说提出,知识的吸收应当置于贴近现实应用的特定环境中,只有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学生才能更加深刻地吸收和掌握知识。建构主义学习观则着重于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自主探究与交流互动,以此主动形成知识体系。情景教学法通过打造多样化的真实语言应用场景,推动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深化对语言的认识。相较于传统的单向传授式教育,情景教学法更加重视互动性、协作性和体验性,有助于更有效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2“双减”背景下乡镇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教学模式单一互动性不足

在乡镇中学,英语教学的传统方法普遍采用单向讲述和机械操练,课堂缺乏有效的互动。老师们往往专注于基础知识的单向传递,课堂活动多集中在语法规则的阐释和词汇的死记硬背上,忽视了实际的语言应用和交流练习。在这种单向传递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消极地吸收知识,缺少通过交流和实际操作来提升语言技能的机会。老师们为了应对考试,更多地强调书面作业和应试技巧,使得学生在课堂上鲜少有机会进行语言的实际运用。特别是在听力和口语方面,学生很难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中取得进步。教学资源的匮乏也制约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师生之间的互动受限,使得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显得单调乏味,进而影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热情,难以有效地习得语言技巧。

2.2 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较低

在乡镇的中学里,大部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不高,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所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关联不大,难以体验到学习英语的实用意义。他们觉得英语与自己的生活圈子毫不相干,缺少将英语应用于实际情境的机会,进而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这些学生的英语功底通常不够扎实,在学习的道路上经常遭遇理解与表达上的难题,这无疑削弱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再加上,语言能力的提升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练习,但乡镇中学在教育资源上相对欠缺,老师们缺乏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少一个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以及缺乏学习上的成就感,这些都是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的关键因素。

2.3 作业负担过重效果有限

尽管实施了旨在减轻学生学业压力的“双减”政策,但个别乡镇学校的学生在英语作业方面的负担依旧沉重。尤其是那些重复性的书写任务和语法训练,这些方式并不利于学生实际语言技能的提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往往以应试为导向,倾向于安排大量重复的练习,比如单词默写、句子抄写以及练习册中的题目等,这些内容缺少实际的语言运用,容易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进而产生厌倦情绪。学生在这样的作业压力下,往往只是机械地完成,而无法通过实际的语言使用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作业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一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完成作业时面临困难,不得不在课后花费更多时间进行弥补,这使得他们的作业负担更加重,而学习成效依旧不尽如人意。

3乡镇中学英语情景教学模式的实践改进策略

3.1 丰富课堂情境提升学生参与度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通过打造贴近实际的语言使用场景,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互动参与度。以灵山县三隆中学为例,英语老师在讲解“购物”这一话题时,把教室临时改造成一个小型商场,学生们分饰消费者和售货员角色,用英语展开模拟购物对话。这样的模拟现实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能够更自然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句型进行交流。这种教学方式与传统的单一知识讲授模式相比,更能让学生沉浸在真实的语言使用环境中,激发他们主动运用语言的积极性。三隆中学的学生们反映,通过课堂情境的布置,他们能更快速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极大地提高了上课的积极性和兴趣。教师还通过播放与情境相关的视频或音频材料,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情境,使课堂内容更加形象生动。通过情境的创设,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也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成就体验。

3.2 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语言应用能力

在灵山县三隆中学,教师们巧妙运用情境教学法,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氛围,并巧妙地结合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兴趣,从而成功地点燃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比如,在讲解“旅行”这一课程单元时,教师们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模拟导游活动,让学生们扮演起导游的角色,针对各自感兴趣的旅游景点进行英语讲解。学生们在挑选自己钟爱的景点时,不仅用英语详细介绍了景点的历史、文化特色,还主动搜集资料,为讲解做了充分的准备。这一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英语水平,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英语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学生们普遍表示,这种情景教学让他们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参与度显著提升。这种将学习与兴趣巧妙融合的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促进了他们英语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3.3 合理设计作业减轻课后负担

在灵山县三隆中学,教师们巧妙地将情景教学法融入教学与作业设计中,不仅丰富了课堂互动,更显著降低了学生的课后作业压力。例如,在教授“家庭生活”这一课程模块时,教师们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书面作业,而是鼓励学生们在家中用英语与家人进行日常对话,并详细记录对话内容。这种创新作业方式不仅避免了机械重复的书写,还极大地增强了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的实践机会。学生们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轻松完成作业,有效缓解了课业压力。三隆中学的教师们还精心设计了多种开放性作业,如要求学生录制英语短视频或撰写简短日记,以展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英语运用能力。这种作业形式不仅让学生在课后能够自主学习,而且显著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减轻了学业负担,与“双减”政策的精神不谋而合。合理的作业设计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了更多自主空间,并显著提升了学习成效。

4 情景教学模式的效果分析

4.1 情景教学法对学生兴趣的影响

通过构建仿真的生活情境,情景教学法让学生们在课堂之上得以更自在地操练英语,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情景教学打造了一个更为活跃且引人入胜的学习环境,学生们不再单一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交流。比如,在角色模拟活动中,学生们不仅能在轻松的气氛中实践所学的语言知识,还能感受到语言在现实中的应用。这种以实践为主的学习方式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信念,特别是那些原本内向或缺乏自信的学生,在情景教学的助力下,也能更积极地融入课堂互动。学生们普遍反映,在这种教学方式下,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他们对英语的兴趣显著增长,同时课堂的参与度也大幅上升。

4.2 情景教学法对学生成绩的提升

情景教学模式在增强学生语言技能方面成效显著,特别是在增强听说技能上尤为突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得以在仿真的环境里进行互动和沟通,从而获得了丰富的语言应用体验。根据研究成果,运用情景教学策略的班级学生在听力和口语评估中分数有了显著提升,尤其是那些在常规教学过程中成绩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在情景教学中获得了更多的发言机会,其成绩有了飞跃性的提升。同时,情景教学还促进了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对语言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学生在情景模拟和任务驱动的过程中,对语言知识的把握变得更加扎实。在期末考试中,运用情景教学策略的班级在英语科目上的总体成绩明显优于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班级。

4.3 情景教学法对“双减”目标的促进

情景化教学模式显著推动了“双减”政策的实施,它通过构建课堂情景下的学习活动,有效降低了学生对于繁重课后作业的依赖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参与各种情景交流来完成众多学习任务,从而减少了家庭作业的沉重压力。该方法不仅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还让学生能够在课堂时间内完成大部分学业任务,极大地减轻了他们的课外作业压力。情景化教学还强化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在情景模拟中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技巧,并提升了语言的实际应用技能,这与“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升学习效率的理念不谋而合。情景化教学模式的推广为乡镇中学的英语教育改革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也为“双减”政策在这些学校的深入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助力。

结语:“双减”政策背景下,乡镇中学英语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语言实际应用能力。通过情景教学法的引入和实践,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成绩,尤其在听说能力上有明显的进步。情景教学法有效解决了学生课后负担过重的问题,使学习更具实践性和趣味性,符合“双减”政策下减负提效的目标。未来,情景教学法在乡镇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进一步推广,将为更多学生提供更加有效、轻松的学习方式,推动英语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范亚南.创设情景,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J].新课程(),2012(01):111.

[2]吴媛芳. 英语教学情景的创设与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1.

[3]梁志刚,王双娟.巧用多媒体  创设初中英语情景教学[J].校园英语,2021(51):189-190.

[4]顾雨婷. 情景教学法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5]张倩.构建初中英语情景创设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2):93.

[6]蒲茜.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J].社会科学:引文版,2017.

[7]董现亮. 探究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 201617.

[8]黄婷.情景教学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1):52-54.

[9]吕文静.英语情境教学的概念及其特征剖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9(11)

[10]诸葛铭杰.巧设多媒体课件创造情境教学法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0(01):98-99.

[11]于兰.英语情境教学:原理、特征与策略[J].教育科学,2011,27(06):36-39.

[12]何奥斯.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5.

[13]沈冬梅.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14]姜军.英语情境教学的理论依据及其方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07):102-103.

 

本文是: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专项课题《“双减”背景下乡镇中学英语情景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以灵山县三隆中学为例》(课题编号:2022ZJY1534)的课题主论文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