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有效开展初中信息科技教学的策略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陈春景

东莞市樟木头中学 邮编523621

摘要

本研究旨在研究初中生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方法。对当前初中信息科技教学状况进行了详尽分析,揭示了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教学方式单一、对学生素养与发展需求的忽视、实践环节的匮乏以及评价体系的片面性等。在此基础上,结合一线教学实践,提出了针对性的初中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关键词

初中;信息科技;核心素养

正文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科技素养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能力。在初中阶段,提升学生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显得至关重要。这既有助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也能提高其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因此,如何有效开展初中信息科技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信息科技教学现状

(一)教学形式单一

1.讲授式教学主导地位

在许多学校和课堂上,信息科技教学依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此种方法重视知识传授,却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育。长此以往,学生对信息科技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

2.教材和课件的过度依赖

部分教师过于依赖教材和课件,将课堂变成了知识的灌输机器。这种教学方法存在缺陷,体现在师生互动不足,从而导致课堂气氛单调,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在单一的教学形式下,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对信息科技这一注重实践和创新的领域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4.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仍然采用老旧的教学模式。这种情况下,教学效果自然难以达到预期,也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信息科技人才的需求。

(二)忽视能力发展

在我国初中信息科技教学领域,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侧重知识点的传授,却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教师们更加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从而忽视了对学生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方面,我们要明确,信息科技教育的初衷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信息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点的更新速度也非常快,如果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那么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很快就会过时。倘若重视对学生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培育,他们将具备自主学习与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而能够应对信息技术环境不断变革的挑战[1]

另一方面,忽视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所暴露出的问题。虽然他们在课堂上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但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却往往束手无策。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机会和实践经验。

(三)实践环节不足

在当前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实践环节的不足愈发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信息科技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要求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制于设备数量、时间安排等因素,学生往往难以获得充足的实践机会。这种情况导致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果和兴趣。

二、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策略

(一)开展大单元教学,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为了有效培养我国初中生的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开展大单元教学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教学策略。大单元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通过整合相关知识点,形成具有内在联系的教学单元。  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信息科技的核心理念与基本原理,从而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

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根据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设计具有层次性和递进性的教学任务。这些任务能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和实践,从而达到提升核心素养的目的。例如,在教授“数据处理与分析”这一大单元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了解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然后逐步深入到数据可视化、数据挖掘等高级技能。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和项目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核心技能,并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

(二)开展问题式教学,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问题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究的教学方法。在初中信息科技课程中,教师通过创设启发性及挑战性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推动他们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提升信息筛选、信息处理以及信息应用的能力。此外,问题式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确保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实现。

例如,在讲授“网络安全与防护”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提出“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不被网络攻击者窃取?”等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以及防护方法。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开展小组讨论等方式寻找答案,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网络安全防护的关键点。透过实践问题导向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汲取网络安全基础理论,亦能强化自身网络安全防护意识与技能,进而实现关键素养的显著提高。

问题式教学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问题驱动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同时,问题式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因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同伴沟通交流,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此外,问题式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让他们在面对挑战时勇于尝试、不断进步。

(三)优化教学评价,促进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领域,教师需摒弃传统单一的评价模式,构建多元化和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具体而言,教师应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操作、项目完成情况、创新思维等多个方面纳入评价范畴,运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手段,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信息科技素养水平。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评价的反馈作用,及时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4]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份综合性的信息科技学习评价表,包含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水平、项目合作能力等多个维度。在每个维度下,教师可以设定具体的评价指标和权重,以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自我评价和互评,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核心素养。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拓展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个性化发展。

结论:总之,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开展大单元教学、项目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等多种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评价等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科技素养和综合能力。这将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求,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亚博.真实性学习视域下初中信息科技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4,(08):55-57.

[2]谢海平.项目式学习在初中信息科技编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4,(04):180-182.

[3]齐洪.初中信息科技课程资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跨学科主题“云南非遗”课程资源建设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4,(08):22-25.

[4]段红艳.初中信息科技学科实践的现实误区与实施策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4,(08):46-4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