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工程中硬质景观施工技术研究
摘要
关键词
风景园林;硬质景观;施工技术
正文
园林绿化是城市绿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仅担负着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任务,而且担负着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硬质景观是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造工艺直接关系到整个景观的美观与功能。因此,深入研究园林工程中的硬质景观营造技术,既有理论价值,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硬质景观概述
硬质景观是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分类上看,硬质景观可分为实用型、装饰性型和复合型功能型。实用硬质景观主要是指人行道、游路、车行道、停车场、游乐场、休闲广场、座椅、垃圾桶等,这些景观都是以功能为主,强调实用性和耐用性的。装饰性硬质景观主要是指街道小品,它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雕塑小品,一种是园林小品,如现代雕塑,假山置石,景墙,花架等,这些都是用来美化环境,提高景观的艺术价值的[1]。而多功能性的硬质景观则兼具实用与装饰双重功能,如照明与美化的灯具,以及兼具观赏与休息功能的假山喷泉。在功能层面上,硬质景观不仅可为居民提供活动空间与功能性设施,而且具有明确空间界限、强化层次、疏导人流与视野、提供安全舒适的使用环境等功能,对整个园林景观具有深刻的影响,同时,硬质景观在体现设计风格、主题等方面也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二、风景园林工程中硬质景观施工难点
(一)材料选择与质量控制
材料的选择不仅关系到景观的美观效果,而且还直接影响景观的耐久性和养护费用。一方面,市面上的材料种类很多,如石材、砖、木材、金属材料,新材料等,每一种材料都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特性,如硬度、耐磨、耐腐蚀、吸水等,这些性能直接影响到材料在特殊环境中的使用性能。然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材料选择不当,多选用易风化、易褪色的材料以追求短期效果,造成景观长期暴露在自然条件下快速老化,维修费用大大增加[2]。另外,如何控制材料的质量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就算是同样的原料,不同的厂家,不同的批次,质量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如不同的产地,石材的颜色、纹理、硬度等会有不同的变化。如果施工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控制这些质量差异,就会影响到景观的整体效果与稳定性。另外,由于管理不善,物料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破损和污染等情况,给产品质量控制带来更大的困难。
(二)基础施工与稳定性
对于硬质景观的稳定,地基的施工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施工的难点,道路、广场、雕塑等硬质景观,需要有坚实的地基,才能保证在使用期间不会出现沉降、倾斜、坍塌等安全隐患。但是,地基的施工往往受地质条件、地下水水位和周围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复杂地质环境中,如软土层和岩溶地区,地基处理需要对换填、桩基础、注浆等特殊处理,技术难度大,造价高。另外,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也会影响地基的稳定,如在道路、广场铺设过程中,如果不按设计要求分层压实,或者没有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就会造成基础层空鼓、沉陷等病害,从而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稳定性。类似地,在雕塑等基础建筑工程中,如果没有准确地计算出雕像的重心和地基尺寸,或者没有采取适当的固定方法,会导致雕像在风、地震等外力作用下发生倾斜甚至坍塌。
(三)尺寸控制与细节处理
在硬质景观建设中,尺度控制和细部处理是体现建筑精度和技术水平的重要环节,在景观设计中,通常需要根据设计图对其进行精确的测量与定位。但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测量误差和施工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很难达到理想的尺寸控制效果。如在筑路过程中,如果没有精确放线,或者没有准确切割路面材料,就会造成路缘不平整,影响景观的整体美感。而在细部处理上,硬质景观的收口、接缝、转角等部位往往是施工的难点,也是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这些部分的处理既要求高超的技术,也要求对建筑材料的特性有很深的理解[3]。如在铺石过程中,如果没有认真地选择和搭配石材的纹理和颜色,或者没有精细地处理接缝,就会造成石材的表面出现明显的色差、裂缝,影响景观的观赏价值。同样,雕塑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仔细打磨、处理雕塑的边角及细节,就会造成雕塑表面的毛刺、瑕疵,从而影响雕塑的整体效果。
(四)环境协调与生态保护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应注重环境的协调和生态的保护,但同时也是建设中的难点。硬质景观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需要与周边环境及景观要素相协调,才能创造出和谐和谐的园林氛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硬质景观往往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如景观风格突出,色彩搭配不协调,从而影响到整体的美感与观赏体验。此外,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来看,在建设硬质景观时,往往会对周围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如水土流失、土壤侵蚀、植被破坏等,尤其在生态敏感地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硬质景观时,应特别重视其生态保护问题。然而,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和不合理的建设措施,如没有采取有效的土壤保护措施,没有合理地移植和恢复植被,都会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从而影响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三、风景园林工程中硬质景观施工要点及其应用
(一)道路铺设技术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铺装是硬质景观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其施工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景观的美感和实用性。材料的选择是铺筑的第一步,要考虑材料的耐久性、美观性、经济性与环境的协调性。如砖混结构天然、抗压强度高、抗压性能好等特点,常用于人行道及轻车道路面,其抗压强度通常在30 MPa以上,抗冲性能指标也要满足相关要求。与此相反,混凝土材料由于其强度高、施工方便等优点,适合在交通繁忙的干道上使用,但要注意混凝土水灰比的控制,以提高路面的抗裂性及耐久性。而仿石砖是一种将天然石材的美感与混凝土的强度相结合的新型材料,经过模具成型工艺,使其具有丰富的质感和颜色,适合于追求自然效果的园林道路景观[4]。从施工技术上看,为保证路面稳定,地基处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某园林工程为例,其基础处理先做换填工作,挖去原土中软弱层,再用级配碎石置换至设计标高,然后分层夯实,压实程度不得低于93%。为保证路面平整及承载能力,采用10厘米厚C15砼作为路基基层。面层铺设按设计要求使用3厘米厚仿石砖,可采用干铺法铺设,砖缝宽度为2~3 mm,采用专用填缝剂进行填充,以确保路面整体性及排水性能。在接缝处理中,要特别注意预留伸缩缝,防止路面因温度变化而因热胀冷缩而引起路面损坏。在质量控制上,从原材料进场开始,严格执行原材料检查制度,保证原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可设置专职质量监督员,对每个工序都要严格把关,尤其是垫层的平整度、密实度、铺贴质量、接缝处理等。成品防护也很重要,路面铺设完毕后,应设置警示标志,防止行人、车辆过早通过,造成路面损坏。
(二)观赏小品施工技术
园林景观小品是景观设计的“画龙点睛”,它的设计和建造既要有艺术上的美感,又要与整个景观相协调。在设计原理上,景观小品要体现出园林的文化内涵,如在一个以古典园林为主题的公园里,可以将传统的建筑元素融入到小品设计中,如用微缩的亭子,或者用古典的雕塑来增加园林的文化氛围。同时,小品的位置要准确,要经过精确的实地测量和定位放线,才能保证小品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不会显得突兀,也不会被忽视。在景观小品施工中,材料的处理和安装是最重要的一环,如在石雕中,它的加工流程是先按照设计图做模具,再选择质地坚硬、颜色均匀的青石为原材料,用雕刻机精细雕刻,保证每个细节都能达到设计要求。安装时要考虑其重心稳定及抗风能力,对大型雕像需设计专用底座,并用钢筋混凝土浇注,以保证雕像的稳定[5]。安装完毕后,还要做最后的调试工作,以保证雕像的方位和角度能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此外,为延长景观小品的使用寿命,后期维护至关重要,定期进行清洁维护,以除去表面灰尘及污渍,并可保持图案原本的颜色。对易损部位,如雕塑边角等,要定期检查,如有磨损或破损,应及时修补。另外,对小品的防腐也要注意,尤其是木质、金属材料的小品,要经常刷防腐涂料,以防止环境腐蚀造成的损害。通过对景观小品进行科学的养护和管理,可以保证景观小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好的观赏效果。
(三)山石景观设计技术
山石景观是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自然法则,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选材和布局上,要根据整个园林的风格及地形条件,选用合适的石料。如黄山石,因其独特的纹理与形态,适宜用来塑造陡峭的山峰景观;而太湖石孔多,造型精巧,适合用来装饰水景的边沿。在布局上,要注意山石的大小、形态与周边环境的比例关系,山石间的空间组合等,使山石有层次又有变化。此外,在山石景观营造中,固定和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对较大的山石,必须用钢筋水泥地基加以固定,以保证山石的稳定。在设计基础时,要根据山石的重量、形状和地基情况,对地基的尺寸、深度进行计算,以保证地基的承载能力。同时,对易风化、易落石,应设置防护网或支护结构,以防止落石伤人。另外,山石的排水也要考虑到,可设排水孔或排水口,以防止雨水积聚于石中,造成山石松动、崩塌。另外,植物配置耶是山石景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山石景观中运用适当的植物搭配,能给山石景观增添生气和生机。如在水景旁的山石边种植垂柳、竹等柔韧植物,可使山石的刚硬线条变得柔和;另外,在峰顶或岩缝中栽植一些耐旱耐冷的松、草类植物,则可创造出更具自然特色的山林景观,在配置植物时,也要考虑其生长习性及观赏时期,保证四季皆可观赏。
(四)铺装基层与面层施工技术
作为硬地景观的表层,铺装基层及面层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景观的观赏与使用效果。铺装施工的基础是基层处理,要保证基层的压实度、平整度和稳定性。以某广场铺装工程为例,首先应对原土进行换填作业,挖除原土中的杂质及软弱层,再将级配碎石置换至设计标高,然后分层夯实,压实至95%以上。铺装15厘米厚C20混凝土垫层,以保证路面平整、承载能力,在基础不良地区,为提高承载力,可采取化学加固、粉喷桩等措施。而铺装施工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面层铺装,对于不同的材料,其铺贴工艺也是不同的,需要根据材料的特性来选择。对于花岗岩,在铺装前要做好基层处理,保证基层干爽,不沾油,然后采用湿法铺设,即先刷一层水泥浆,然后按设计图铺花岗岩板,用橡胶锤轻敲,使板与砂浆紧密粘结[6]。板与板的接合处要用特制的填缝剂填实,以保证缝的均匀和平整,如青石等天然石材,在铺设过程中也要注意石材的质地及颜色的搭配,以达到自然、美观的效果。同时,铺装施工质量控制是保证铺装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在铺装施工中,经常会出现空鼓、翘起、积水等问题,应采取严格的施工控制措施,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加强基层处理,控制砂浆配合比,提高铺贴技术,可有效防止空鼓;可合理设置伸缩缝,加强板与板间粘着力的方法,解决翘起问题。同时,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加强成品保护,保证铺装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可采用科学的施工工艺,严格的质量控制手段,保证了路面基层及面层的施工质量达到标准,为园林绿化工程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园林工程中,硬质景观营造技术是实现景观美学和功能化的关键,也是促进园林艺术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一座重要桥梁。通过精心选材、严谨的施工工艺和科学的质量控制,可提高硬质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和使用年限,可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思想。展望未来,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硬质景观建设将更多地关注环保、创新和智能化,因此,应不断探索和优化硬质景观营造技术,对促进园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更加生态、美观、宜居的城市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新杰.风景园林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施工研究[J].城市建筑空间,2022,29(S2):44-46.
[2]黄镇福.风景园林工程中软、硬质景观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22,48(12):45-47.
[3]潘建锋.风景园林工程中硬质景观的施工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27):160-162.
[4]陈钦.风景园林工程中硬质景观施工技术[J].居业,2022,(09):40-42.
[5] 章浩明,郑永吉.市政园林景观工程中硬质景观施工质量控制方法[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11):246-248.
[6]王飞燕.园林景观中软硬质景观施工技术探讨[J].居业,2022,(04):29-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