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摘要
关键词
智慧教育平台;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正文
引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目标。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推广,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与资源。该平台整合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先进的技术手段,能够支持教师实施更为灵活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然而,当前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仍面临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未能充分发挥智慧教育平台的优势。为此,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基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设计有效的培养策略,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1.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定义与重要性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所需要具有的关键能力与品质,主要包括数学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与数学应用能力。这些素养既与学生学术成绩有关,也为其以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基础。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数学教育已经不拘泥于传统知识的传授,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变得更加重要。当前教育环境下,发展核心素养既有助于学生解决纷繁复杂的实际问题,又能强化其创新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的职业生涯、社会生活做了铺垫。另外,发展核心素养还能促进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主动参与更高的学习与实践。所以,厘清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内涵及重要性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改革与实践的根本所在。
2. 基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难题
2.1 教师信息素养不足
在全国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大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缺失已经成为制约初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主要瓶颈。教师信息素养既包括信息技术掌握程度,也包括如何把这些技术切实整合进课堂教学。但是很多教师对该领域的培训与实践经验比较缺乏,致使其不能充分地利用智能教育资源,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成效。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程度,直接关系着教师教学设计是否科学有效。很多教师面对海量在线资源,通常缺乏甄别与整合能力,很难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学习素材。另外,教师对于现代教育工具运用并不频繁,不能很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教学环境而制约着教学创新可能。教师在实践中缺少将信息技术和数学内容进行整合的教学策略。这就决定了教师即便能运用技术工具也仍然是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怎样使用数学软件分析数据或怎样在在线平台上开展协作学习等对教师的信息素养要求较高。
2.2 学生参与度低,学习积极性不足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参与程度与积极性,直接影响着其核心素养。但是在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为载体进行教学实践时,很多学生参与程度普遍不高,缺乏学习积极性,这已经成为当前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传统教学模式通常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学习活动有限。在这种环境中,不仅学生缺少积极参与的机会,就连上课都很难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思考。这一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消退,造成了学生数学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信息技术的运用,并没有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尽管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所提供的学习资源非常丰富,但是这些资源若不能和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相联系,就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外,学习活动互动性不强,趣味性不浓,使学生学习起来觉得枯燥,乏味,更进一步减少了学生的参与。再者评价机制不健全,使学生对学习反馈和动机不足。很多同学在学习期间得不到及时地评价与引导,使其不能明其利与弊。这种反馈不足的状况使学生遇到难题极易放弃,从而影响了学习数学的热情。
2.3 教材与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难度大
实际运行中受诸多因素影响,该流程受到了极大挑战。既有教材通常不能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资源构成有效对接。很多教材内容比较老旧,没有与时俱进的素材,这就造成了老师在讲课中很难运用到最新教育技术与信息资源。这种教材和教学资源相脱节的现象使教师不能给学生带来完整丰富的学习体验。教师对教学资源的整合缺乏相关策略与手段。尽管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所提供的资源种类繁多,但是教师对于如何对其进行筛选,整合与运用,却常常缺少系统的引导。这样就使教师在实践中觉得无从入手,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再者教学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成了融合的掣肘。尽管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资源丰富,但部分资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不足,使得教师难以将其有效应用于课堂。另外,各个教学阶段、各个学生群体对于资源的要求也不一样,教师进行整合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真实状况,无疑加大了整合难度。要战胜上述挑战,就必须建立并完善资源整合机制、强化对教师的培养和扶持、帮助教师高效运用并整合教学中的各种资源。与此同时,教材更新和调整要和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开发同步进行,才能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2.4 数学思维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缺乏系统性
初中数学教学对这两个方面的训练往往系统性不强,从而影响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现行教学模式通常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思维能力发展。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公式及定理的识记,而忽视了学生逻辑思维及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训练。这一教学方式造成了学生遇到实际问题缺乏独立思考与创新解决能力。应用能力培养普遍实践性不强。数学的运用并不只是简单地套用公式,而是要求学生将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情境当中去。但是很多教学活动都缺乏对真实情境的模拟,使得学生不能有效地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与工作当中。这就给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带来很大难度。再者缺乏系统性培养方案,使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缺少长远规划。教师教学过程往往注重短期知识点,没有对思维和应用能力进行系统规划。这种系统性不足的教学方式最终造成了对学生能力提高的限制。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构建数学思维及应用能力的科学训练体系,并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及真实情境等设计来帮助学生实现学习上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教师要重视教学系统性,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思维习惯以及应用能力。
2.5 评价机制不完善,反馈不足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评价机制有诸多不足,限制了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传统评价方式过多地集中于对知识的识记和考试成绩上,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应用能力的考查。这一单一评价标准使学生对学习过程缺少多维度考虑,很难综合体现其学习状况。同时学生过分依赖考试也常常使其注重分数而不是真正地学习和发展。缺乏反馈机制,使学生很难获得有效引导。很多教师批改作业或者考试之后,常常只是给分,并无详细评语与提示。这样就使学生很难找到自己学习上的不足,缺少改进方向。有效地反馈既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再者评价缺乏及时性与连续性,使学生难以得到及时引导与支持。很多评价活动都发生于课程之后,使学生不能在关键的学习阶段及时地调整学习策略。
3. 基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3.1 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与支持
针对教师信息素养缺失的现状,需要强化信息技术培训和扶持。这样既有利于促进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又可以加强其运用于教学的能力。建立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师开展与信息技术有关培训。这些训练应该包括新出现的教育技术,利用教学工具和整合信息资源方法。我们采用了多种培训方式,例如工作坊和在线课程,以协助教师掌握各种教育方法,并增强他们在课堂上的实际应用技巧。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经验分享和交流。通过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来增进教师间的协作和互动以及共享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成功范例和经验。这样既可以激发教师创新意识又可以增强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自信。再者是不断地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共享。学校在日常教学中要组建一支完整的信息技术支持队伍,对教师进行技术指导和帮助。另外,构建资源共享平台便于教师查阅最新教学资源和手段,提高其教学效率。通过上述举措,能够切实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进而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更好的运用到课堂中去,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
3.2 设计互动性强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要促进学生参与度高,学习积极性高,就必须设计出互动性较强的学习活动。这类活动既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推动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将合作学习模式引入课堂,以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的形式增强学生间的交流。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学生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学生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同时小组讨论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有利于学生在沟通中深化数学知识。借助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互动功能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在线学习活动。比如进行在线测验,数学游戏以及讨论论坛来激励学生的学习。这类活动既增添了学习趣味性,又增强了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获得数学知识。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和途径。通过多样化学习资源的提供,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爱好与需要做出选择,让学生拥有更大的学习自主权。这种自主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继而推动其核心素养的发展。
3.3 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构建开放式教材体系
要破解教材和教学资源高效融合的困境,必须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开放式教材体系。这样既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又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搭建资源整合平台,实现教学资源集中化高质量。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当整合各种数学教学资源,如课件、视频和习题库等,以供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参考和使用。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在平台上选择适当资源以增强教学针对性和效果。鼓励教师主动使用开放式教材进行教学。通过对中外优秀数学教材的融合,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灵活调整。这一开放式教材体系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多样的素材,以适应学生的不同需要。再者要强化教材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教师运用教材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适时的调整与优化。通过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教材使用效果,更好地为学生学习需求服务。通过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开放式教材体系的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更好地支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3.4 制定系统化的思维能力与应用能力培养方案
针对目前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发展系统性不足的现状,有必要建立系统化发展方案。该计划要涉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及评价机制诸多方面,以保证学生各层次的充分发展。确定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目标。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把提高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目的,针对不同年级和阶段学生的特点设置相应培养指标。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发展。以情境问题为载体,以项目式学习为手段,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思维灵活性和创新能力。另外通过实践活动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真实情境当中去,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真正价值。再者建立健全评价机制来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要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表现及问题解决能力,并适时进行反馈和引导。这种多元化评价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
3.5 完善多元化评价机制,增强反馈与反思
针对目前评价机制不够健全和反馈不足等现状,必须构建多元化评价机制并加强学生反馈和反思。这样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构建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估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学生学术成绩又要注重其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诸多方面。通过多维度评价综合体现学生学习情况。加强反馈机制建设,对学生进行及时建设性反馈。教师批改作业或者考试之后要细致地指出学生身上的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意见。这一及时反馈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对学习策略进行调整,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再者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和同伴评价。通过指导学生自我评估来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实施同伴评价活动以增进学生间的沟通和协作,让学生在相互学习中得到提高。通过健全多元化评价机制、加强反馈和反思等措施,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为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能性。通过实施个性化学习路径、互动式教学和数据驱动反馈机制,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平台的持续优化同样重要。未来的研究应关注如何更好地结合教育技术与课堂实践,以实现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田雨霞.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对教师专业能力促进的研究[N].山西科技报,2024-10-14(A08).
[2]任昌山,刘嘉豪,张国良,Boulus Shehata.全球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版)”的价值与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24,(10):60-67.
[3]贺玮,颜京莉,刘桓秀,胡小勇.数字转型视野下乡村教师对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持续使用意愿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24,34(08):59-68.
[4]赵小溪,寇海莲.基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策略研究[J].辽宁教育,2024,(14):51-54.
[5]孙悦,姜大雨.利用数字教育资源赋能中学化学教学——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为例[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3,39(05):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