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跨学科整合策略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郝春林

安徽省长丰县梅冲湖学校 安徽 合肥 231131

摘要

在时代发展中,初中语文教学跨学科整合成了促进教学效果提高的重点。这一融合既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又借助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现实教学资源作为支撑,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有效手段。但教师观念和能力有限,课程安排和配合难度大等问题带来挑战。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跨学科整合的策略,这包括与其他的文科、理科和艺术学科进行整合,目的是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跨学科整合;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

在目前教育改革背景之下,初中语文教学迎来了空前的挑战和契机。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对于人才整体素质的需求。所以跨学科整合就成了促进语文教学效果提高的一个重要手段。文章将从跨学科整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挑战等方面进行论述,并且提出一些整合策略以供参考与借鉴。

1.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跨学科整合的必要性

1.1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与变革,知识边界也在逐渐地模糊,不同学科间的关联与相互作用也在逐渐紧密。语文不只是一个孤立的学科,它作为一个多学科的综合领域,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相互交融和相互推动的关系。通过跨学科整合更有利于学生扩展知识视野、促进跨学科思维能力发展,让学生从多学科视角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满足未来社会发展需要。跨学科整合,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学有针对性,有实效。通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不同学科知识,思想与方法,能够让语文教学变得更有实践性与应用性,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另外,跨学科整合也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语文知识内涵与外延,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1.2 提升语文教学效果的关键

增强语文教学效果,关键是要注意对诸多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并进行有效融合。促进语文教学效果提高,教师至关重要。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要有坚实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教学经验并能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引导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设计同样关键。合理的课程设置与精心设计的内容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方向,有利于学生构建系统、完整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认知水平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方法也是不容忽视的。好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促进语文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学们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重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跨学科整合的可行性

2.1 学科间的关联性

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为初中语文教学跨学科整合提供了依据,具有可行性。语文这门综合性学科和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语文同历史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词的出现,演变都是同历史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是通过对历史事件进行解读以及对文学作品进行品读来实现的,学生在历史文化背景中,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文学的表现形式与内涵。语文同科学学科之间也存在着内在联系,无论是阅读科技文献还是写科学实验报告,都要求有较好的语文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发展科学素养,提高科技创新精神。语文和艺术学科的联系也是非常紧密的,文学作品在意境描绘以及语言表达上常常会和美术,音乐这些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通过跨学科整合能促使学生多维理解艺术,提高综合表达能力。

2.2 现实教学资源的支持

就初中语文教学而言,以现实教学资源为支撑,是跨学科整合得以推行的重要保证。教学资源是否丰富,直接关系到跨学科整合是否落实到位。学校及教育部门要加大跨学科整合政策扶持与投入力度,并制定相应政策措施为跨学科整合工作提供政策保障与引导。学校要积极搭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各学科之间资源共享与沟通,方便跨学科整合。另外,促进跨学科整合关键在教师,学校要加大教师培训与扶持力度,提高其跨学科整合能力与水平,调动其创新意识与教学积极性。

3.初中语文教学跨学科整合面临的挑战

3.1 教师观念与能力的限制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跨学科整合,面临着教师观念和能力等方面的制约。在现有教育体系下,由于学科专业性较强,教师对于跨学科整合的认识与认可程度可能不够,使得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科知识不能得到良好的有机融合。另外,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方式可能会受到局限,不能灵活处理跨学科整合需要的多元化教学方式等问题,导致整合教学很难进一步发展。这一理念与能力的局限使跨学科整合教学很难得到有效落实,从而影响学生整体理解知识与发展应用能力。

3.2 课程安排与协调的困难

有关初中语文教学跨学科整合,一个难点是课程安排和统筹。学校教学计划已安排好各学科专业的内容与进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限定的学时内完成对应学科专业的教学工作,所以跨学科整合就需在此时间约束下实施。但是,在语文教学中要整合不同学科知识,就必须对课程内容进行统筹安排,对各学科教师教学进度进行统筹,以保证整合教学顺利开展。这一过程要求教师必须有较好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也要求学校管理者在课程安排上给予更多弹性的支持,从而解决跨学科整合时课程安排难、协调难等问题。

4.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跨学科整合策略

4.1 与其他文科的整合策略

4.1.1 与历史学科的整合

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历史学科,对学生充分理解文学作品后面的历史背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历史不只是对往事的记录,更是对文学作品的启迪。通过文学作品和历史事件的结合,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含义和含义。如通过对《红楼梦》的阅读,使学生对清朝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进而对小说人物性格和命运有了更深刻地认识。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对文学作品所体现出的历史事件和时代精神进行分析来培养其历史意识以及文学鉴赏能力。另外,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等都可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材料,以传承历史文化来激发学生们对于文学的爱好和喜爱。

4.1.2 与政治学科的整合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政治学科,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政治意识等方面的发展。文学作品中常常包含着丰富的政治内容,通过文学作品能够引导学生重视社会政治问题的解决,增强学生对于政治现象的敏感性与理解力。如通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课,使学生了解苏联革命时期社会政治背景、反思社会主义制度利弊、发展政治理论认识和反思能力。教师可指导学生在文学作品中寻找政治意义,并通过文本解读与探讨扩大学生政治视野、提升学生思想品德水平。政治事件、政治人物在语文教学中还可作为主题与材料,通过对政治历史的研究,启发学生思维,激发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4.1.3 与英语学科的整合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英语学科,有利于促进学生语言能力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发展。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载体,更是一种文化反映,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并进行分析时,不仅能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想法和感受。如通过对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阅读,使学生既能学到古英语中词汇、语法结构等知识,又能了解英国的文化特色与传统。教师可结合文学作品的语言现象将语言教学与文学鉴赏有机地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与积极性。与此同时,还可将英语学科阅读与写作技能运用于语文教学之中,有助于学生对文学作品理解与翻译能力的提高,促使其语言学习与文学鉴赏双重进步。

4.1.4 与地理学科的整合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地理学科,有利于扩展学生地理知识,提高人文素养。文学作品中常常包含着大量的地理描写与地域文化,学生在阅读与学习文学作品时,既能了解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与人文风貌,又能体会地域文化所特有的魅力。比如,在《西游记》的阅读中,同学们能够了解中国各地区的地理景观、民俗风情等,加强中国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分析,指导学生探究地理环境与人文历史之间的联系,了解各地区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等,强化其地域意识、地理知识等。地理学科地图阅读与地理信息技术还可运用于语文教学,充实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地理科学素养与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4.2 与理科的整合策略

4.2.1 与数学学科的整合

语文和数学学科融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思维边界的扩大。通过研读与数学有关的课文,学生既能学到数学知识,又能理解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情景,从而激发数学学习兴趣。与此同时,以数学为主题的文学作品《费马大定理》《黄金分割》不仅能提高学生阅读的广度,还能锻炼其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另外,在语文课堂上还可通过数学逻辑与推理的导入,比如叙事上的因果关系,描述上的数据分析等,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通过语文、数学学科之间的融合,会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增强跨学科综合能力,使其更好地满足今后学习、工作的需要。

4.2.2 与物理学科的整合

将语文教学和物理学科融合在一起,能够丰富学生知识层次并促进其科学素养的提高。通过物理领域文学作品《时间简史》《爱因斯坦传》的阅读,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物理学知识对于世界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与影响,从而更进一步激发他们对于科学的学习兴趣。另外,将物理实验与科普知识引入语文课堂,例如《探索·发现》系列,能使学生在文学作品中体会物理学知识的神奇与应用价值。与此同时,将语文和物理学科进行融合,也能够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以及创新意识,促进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的提升,从而为今后的学习以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2.3 与化学学科的整合

将语文教学和化学学科相融合,有利于扩大学生学科视野和强化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对《化学世界》,《元素周期表漫游指南》以及其他与化学有关的课文进行阅读,同学们不仅能理解化学知识,更能体会化学对日常生活的运用及其重要性。与此同时,将化学实验、案例分析等引入语文课堂,比如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的化学知识以及具体运用,都能使学生体会化学知识的实用性以及重要性。另外,将语文和化学学科融合在一起,也能促进学生跨学科学习、交叉思维、发展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从而为今后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4.2.4 与生物学科的整合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生物学科,有利于发展学生生命意识,生态观念。通过对生物学有关课文《生命的奥秘》《生态之声》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在认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重要性的同时,也能体会生物学知识的神奇与奇妙。与此同时,将生物实验与生态教育引入语文课堂,比如文学作品中反映出的生物学知识以及这些知识的具体运用,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秘密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通过语文融入生物学科,会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珍贵,提高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助力美好家园建设。

4.3 与艺术学科的整合策略

4.3.1 与音乐学科的整合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音乐学科,可以启发学生艺术感知,提高审美情趣。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能体会词的音律与韵律,继而领悟音乐的节奏与韵律。与此同时,将音乐融入文学作品之中,比如歌曲里的歌词、音乐剧里的台词等,既能增加学生阅读趣味又能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之间的共鸣与融合。另外,在语文课堂中还可借助朗诵,合唱等多种形式并融入音乐元素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意义与感情,增强其艺术修养与表达能力。

4.3.2 与美术学科的整合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美术学科,有利于扩大学生艺术视野、培养审美能力、创造力。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能够体会文字中刻画的图画与颜色,继而领悟美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感情与意境。与此同时,文学作品的描述与形象又给学生绘画,手工制作等大量美术创作材料。另外,在语文课堂中还可通过诗歌朗诵,文学赏析等来引导学生运用画笔来抒发自己对于文学作品的认识与情感,发展其艺术表达能力。

4.3.3 与舞蹈学科的整合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舞蹈学科,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学生艺术修养以及表达能力。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能够体会文字中刻画的动感与韵律,继而领悟舞蹈作品中抒发的感情与意境。与此同时,文学作品的剧情与意象又给学生舞蹈编排,形体训练等大量舞蹈创作材料。另外,在语文课堂中还可通过诗歌朗诵,故事演绎等来引导学生运用舞蹈来抒发自己对于文学作品的认识与情感,从而发展其艺术表达能力。通过将语文融入舞蹈学科,既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又能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丰富艺术体验及人生感悟。

4.3.4 与影视学科的整合

将语文教学融入影视学科,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能够感知文字中刻画的剧情与画面,继而了解影视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感情与含义。与此同时,文学作品里的故事与人物又给学生们提供了大量影视创作素材比如影视剧拍摄,剧本创作。另外,在语文课堂中还可通过影视欣赏,剧本表演等来引导学生运用影视语言抒发自己对于文学作品的认识与情感,从而培养其审美情趣与文化修养。

结束语

总之,跨学科整合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是一个重要的方向,既可以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又可以有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在教师观念及能力有限、课程安排及协调难度较大的情况下,有必要对跨学科整合策略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和其他科目的密切配合和整合,能给学生带来更丰富,更多元的学习体验以及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发展,坚持不懈地努力,培养出符合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余建江. 初中语文教学中跨学科融合的实践与探索[J]. 中学语文, 2023, (32): 83-86.

[2]杨丹飞. 语文教学跨学科学习的“四大整合”——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下《活板》为例[J]. 语文教学通讯, 2023, (05): 45-48.

[3]李美庆. 电影元素在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的跨学科运用[J]. 语文教学通讯, 2022, (35): 44-47.

[4]沈辰洁, 高懿. “舟”渡古今向星河——初中语文“舟船”意象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J]. 文教资料, 2022, (16): 35-38.

[5]杨素华. 初中语文跨学科资源融合教学[J]. 基础教育参考, 2021, (05): 52-54.

[6]杨连军. 初中语文跨学科阅读教学策略[J]. 新课程, 2020, (37): 7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