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造力培养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
摘要
关键词
创造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美术教育是一种以形、以色为核心的艺术活动,以创造力为核心培养目标进行开展,不仅可使得学生充分利用形、色资源开展艺术性创造活动,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合理陈诉自身诉求,大胆展开现象,充分表达自身情感,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需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予以学生创造空间,并为学生提供必备的基础条件,使其在实践中、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创造力,促使其人格品质、价值观念更为健全。
一、打造想象空间,激发学生创造力
创造力与想象力共存,所以若想激发学生创造力,就必须为学生打造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相对开放、自由的环境当中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从而展开多样化的艺术创作和探索,让学生在想象当中挖掘自身的创造力、艺术表现力。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教师需积极为学生创设想象空间,打造多形态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无尽现象当中进行创造。
例如,在讲解《身边的标识》一课时,教师便可围绕这一主题打造想象空间,让学生在想象空间中充分激发自身的创造力。具体来说,首先,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先展示一些较为常见的创意设计标识图片,比如禁止吸烟标识、禁止通过标识,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提出问题:“如果让你们来设计身边的标识,会怎么让它变得更有趣又能传达清楚意思呢?”将学生迅速带入现象的氛围中。其次,开展头脑风暴,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其大胆说出自己见过各种标识,以及对这些标识的理解和感受,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需要重新设计标识,可加入哪些新奇的元素,让学生思维相互碰撞,拓展想象的边界。最后,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创作,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并为学生提供相应材料,让其根据自身想象自由开展创作,比如可让学生设计学校图书馆的标识,让学生从自身视角以及想象进行设计,在充满想象力的情境中进行创造,从而有效激发他们在美术创作中的创造力。
二、投放多样材料,培养学生创造力
对于美术课堂教学来说,材料是其开展教学的基础要素,而从培养学生创造力角度来说,材料是否丰富、是否契合要求,是决定性因素。因此,教师需充分认识到材料对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主要目的,创新材料投放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种类、不同属性的材料中深入学习。
例如,在讲解《剪刀添画》一课时,教师便可结合课程主题,为学生投放多样化的材料,以此让学生借助更多材料和道具进行设计,培养学生创造力。具体来说,一方面,在开展课程教学之间,教师便要着手准备多种多样的材料,除了常规的绘画工具如彩笔、水彩颜料、画纸外,还应准备不同形状、大小、质地的材料,比如各种颜色和花纹的彩纸、质地柔软的卫生纸、有一定厚度的卡纸,甚至可以准备一些旧报纸,利用丰富的材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作可能性。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予以学生充分自主权,在多样化材料的支持下,可让学生按照自身想法自由选择材料进行组合创作,比如有的学生可能会选择用卡纸添画各种卡通人物,而有的学生则擅长用废旧报纸剪出不规则形状,这样可使得学生按照自身意愿尝试不同的材料搭配和创作方式,不拘泥于传统绘画形式,从而培养学生创造力。
三、设计多元任务,提升学生创造力
除了多形态空间以及多样化材料以外,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创造力也离不开学习任务的支持,教师需深度结合实际,以任务为载体,让学生将课堂中的美术知识运用于美术实践之中,借助实践潜移默化之中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例如,在讲解《有趣的图形》一课时,教师便可围绕这一课程来设计多元任务,重点提升学生创造力。比如,教师可从图形观察和联想入手,先来展示各式各样的有趣图形,让学生仔细端详,然后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并安排相应设计任务,如学生看到圆形之后,基于图形的现象思维,来进行设计圆形图案设计,并且要为设计好的图形赋予一个有趣的名字,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要开动自身思维进行图形设计,还思考如何让名字更具创意和独特性,可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或者,教师也可设计图形添画任务,给学生方法画有简单图形的画纸,让学生在这一图形基础上进行添画,使其演变成完成且富有情境的画面,促使学生运用自身想象力,将图形融入具体情境,这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其创作思维。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培养学生创造力视角出发开展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不仅能够照亮学生艺术探索的道路,同时也得以成功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对于学生日后成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因此,教师需充分认识到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不断创新、积极改革,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尽情释放创造力,不断成长,也让小学美术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创造力的摇篮,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坚实而美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高甜甜. 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课堂创造力培养及有效教学评价一致性研究[C]//第三届智慧教育教学与发展论坛论文集. 2024:1-6.
[2] 岳秀秀. 小学美术课堂创造力培养有效教学评价标准研究[J]. 华夏教师,2023(19):94-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