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养育倦怠影响青少年内化问题行为的机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苏福

吉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吉林 四平 136000

摘要

文章探讨父母养育倦怠对青少年内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分析了父母养育倦怠的表现形式、成因及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养育倦怠通过影响亲子关系质量、家庭教养方式、青少年自我认知等中介变量,最终导致青少年产生抑郁、焦虑等内化问题行为。


关键词

父母养育倦怠;青少年;内化问题行为;影响机制

正文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加,父母养育倦怠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这种倦怠不仅影响父母自身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在内化问题行为方面以下将深入探讨父母养育倦怠如何通过不同的机制影响青少年的内化问题行为,包括亲子关系质量、家庭教养方式、青少年自我认知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等因素的作用,通过深入分析这些机制可以更好地理解父母养育倦怠的影响路径,为相关干预和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一、父母养育倦怠的概念及表现

父母养育倦怠是指父母在长期承担养育责任过程中,因压力过大、资源匮乏等原因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这种状态通常表现为对养育责任感到力不从心、情感枯竭以及对子女教育缺乏成就感,父母养育倦怠不同于一般的育儿压力或短暂的疲劳感,而是一种持续性的、难以缓解的负面心理状态。

二、父母养育倦怠的成因分析

社会因素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竞争压力往往会被父母传导至子女教育中,造成父母和子女的双重压力,父母为了确保子女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不断增加对子女的教育投入和期望,这种持续的压力容易导致养育倦怠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一个重要因素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父母不得不为争取更好的教育机会而付出过多精力,长期的奔波和焦虑极易引发倦怠感社会支持系统的不足也是导致父母养育倦怠的原因之一,随着传统大家庭结构的瓦解,年轻父母在育儿过程中往往缺乏来自长辈的指导和支持,不得不独自面对养育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这种孤立无援的状态容易引发倦怠情绪。

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在父母养育倦怠的形成中起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经济压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家庭经济状况直接影响父母的养育压力,经济困难迫使父母将更多精力投入工作以维持家庭收支从而忽视子女教育,增加养育倦怠感夫妻关系的和谐程度也与养育倦怠密切相关夫妻关系不和谐可能引发养育分歧,增加父母的心理负担,导致养育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最终加剧倦怠情绪子女的特征也是重要因素,子女的数量、年龄差异、个性特点等都影响父母的养育压力,例如多个子女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和时间投入子女之间的年龄差异可能使父母难以兼顾不同年龄段子女的需求而子女的特殊个性或行为问题则给父母带来额外的养育挑战,增加倦怠风险。

个人因素

父母的教育理念对养育倦怠有重要影响,如果父母的教育观念与实际情况不符可能导致养育期望与现实之间产生矛盾,增加心理压力和倦怠感,比如过高的教育期望导致父母不断加码对子女的要求,最终使自己陷入身心俱疲的状态另外父母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压力调节能力直接影响其应对养育压力的效果,心理韧性较强的父母更能够从容面对养育过程中的挑战,而心理韧性较弱的父母则更容易产生倦怠情绪,父母对自身角色的认同程度也影响其承担养育责任的态度和行为,角色认同度高的父母更容易从养育过程中获得满足感,而角色认同度低的父母则可能将养育视为负担,更易产生倦怠情绪[1]

三、父母养育倦怠对青少年内化问题行为的影响

内化问题行为的概念和表现

内化问题行为是指个体将负面情绪和压力内化,表现为情绪、认知和行为方面的问题,这类行为问题主要集中在个体内部,不易被他人察觉,但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深远影响在青少年群体中,内化问题行为主要包括抑郁、焦虑、社交退缩等抑郁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等焦虑体现为过度担忧、紧张不安、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社交退缩则表现为回避社交场合、人际交往减少、自我封闭等行为,这些问题行为虽然不如外化问题行为那样引人注目,但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未来生活质量有着深刻影响,值得家庭和社会给予高度关注。

父母养育倦怠对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影响

父母养育倦怠对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养育倦怠的父母往往无法满足青少年的情感需求,导致青少年感到被忽视和孤独,这种长期的情感缺失成为抑郁情绪的诱因。另外父母的消极情绪容易通过情绪传染影响青少年,增加其产生抑郁情绪的可能性,当青少年感受到父母的倦怠和消极情绪时可能会产生自我价值感降低的问题,认为自己不被重视或不够优秀从而加剧抑郁症状,养育倦怠的父母无法为青少年提供足够的支持和指导,使青少年在面对生活压力和挑战时缺乏应对能力,进而增加抑郁风险。

父母养育倦怠对青少年焦虑水平的影响

父母养育倦怠对青少年焦虑水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养育倦怠导致家庭氛围不稳定,增加青少年的不安全感从而提高其焦虑水平,当父母因倦怠而无法给予子女足够的关注和支持时,青少年可能会对未来产生更多的不确定感和担忧。第二,养育倦怠的父母将自身压力转嫁给子女,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这种过度期望会给青少年带来巨大压力,加剧其焦虑症状第三,父母的养育倦怠导致其无法为青少年提供有效的压力应对策略,使青少年在面对学业、人际关系等压力时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青少年可能会形成对不确定性的过度敏感,进一步增加其焦虑水平[2]

父母养育倦怠对青少年社交退缩的影响

父母养育倦怠对青少年社交退缩的影响体现在多个层面,养育倦怠的父母会减少与子女的互动,这不仅直接影响了青少年社交技能的发展还可能导致青少年对人际交往产生消极态度,家庭环境的负面氛围降低青少年参与社交活动的动机,使其倾向于选择独处而非与他人交往。另外父母的养育倦怠影响青少年的自我认知,降低其社交自信心,当青少年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消极情绪和态度时会将这种负面感受泛化到其他社交关系中,导致社交退缩行为的产生,长期的社交退缩不仅会影响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发展还加剧其内化问题行为,形成恶性循环,因此父母养育倦怠对青少年社交能力和意愿的影响不容忽视。

四、父母养育倦怠影响青少年内化问题行为的作用机制

亲子关系质量的中介作用

亲子关系质量在父母养育倦怠影响青少年内化问题行为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中介角色,当父母陷入养育倦怠时往往会减少与子女的有效互动,导致亲子关系质量下降,这种关系质量的恶化表现为情感疏离、沟通减少和信任缺失等方面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护因素,而关系质量的下降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例如当青少年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支持时会产生被忽视或不被重视的感觉从而增加抑郁和焦虑的风险[3]亲子关系的恶化也导致青少年缺乏安全感,影响其社交能力和意愿的发展,进而引发社交退缩等问题,亲子关系质量还会影响青少年的情绪调节能力和压力应对策略,进一步加剧内化问题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家庭教养方式的调节作用

家庭教养方式在父母养育倦怠影响青少年内化问题行为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不同的教养方式会增强或减弱养育倦怠对青少年内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民主型教养方式通常被认为是最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即使在父母出现养育倦怠的情况下,这种教养方式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负面影响,相反专制型或放纵型教养方式会加剧养育倦怠的负面影响,专制型教养导致青少年产生更多的焦虑和抑郁症状,而放纵型教养则使青少年缺乏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增加社交退缩的可能性,家庭教养方式还会影响青少年对父母养育倦怠的理解和反应,从而调节其对内化问题行为的影响程度。

青少年自我认知的中介作用

父母的养育倦怠会影响青少年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进而影响其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当父母因倦怠而减少对子女的关注和支持时,青少年可能会产生自我价值感降低的问题他们会认为自己不够重要或不值得被爱,这种消极的自我认知容易导致抑郁和焦虑症状的产生青少年会将父母的倦怠归因于自身,认为是自己的行为或表现导致了父母的疲惫和消极情绪,这种错误的归因加重其内疚感和自责倾向,父母养育倦怠也会影响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降低其面对挑战的信心从而增加内化问题行为的风险[4]

社会支持系统的调节作用

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父母养育倦怠对青少年造成的负面影响,这个支持系统包括来自学校、同伴、亲戚或社区的支持,例如当青少年在家庭中感受到父母的倦怠和消极情绪时,来自老师的关心和指导会提供情感支持和学业帮助,减少青少年产生抑郁或焦虑症状的可能性。同样良好的朋友关系可以为青少年提供情感宣泄和社交互动的机会,降低社交退缩的风险,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社会支持系统的调节作用可能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有些青少年可能更容易接受外部支持,而另一些则可能因为内化问题行为而难以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因此构建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是缓解父母养育倦怠对青少年内化问题行为影响的重要策略,需要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共同努力。

结束语

本研究探讨了父母养育倦怠影响青少年内化问题行为的机制,揭示了亲子关系质量、家庭教养方式、青少年自我认知等因素在其中的中介或调节作用,养育倦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多层面、多途径的,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预防和干预父母养育倦怠的有效策略以及如何提升青少年的心理韧性以应对家庭环境中的不利因素,社会各界应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父母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共同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迟伟超.父母养育倦怠对幼儿孤独感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D].山东师范大学,2024.

[2]邱然.养育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教书育人,2023,(22):4-8.

[3]平一凡.父亲养育倦怠在养育压力、教养方式与初中生问题行为间的中介作用[D].河南大学,2022.

[4]钟霜.亲代养育倾向对养育倦怠的影响[D].四川师范大学,202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