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超声应用于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妇产超声;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
正文
据统计,约10%的绝经后女性会出现绝经后阴道出血[1],其病因复杂,最常见的是子宫内膜息肉,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有关;宫内节育器嵌顿引起子宫内膜损伤、剥脱坏死导致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恶性病变也是重要原因,临床常见的是子宫内膜癌。据研究,75%~80%的子宫内膜癌发生于绝经后。在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癌占5%~15%[2]。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应早期明确诊断。在诸多的诊断手段中,妇科超声检查以其无创、无痛、可精准测量子宫内膜厚度、重复性好、患者依从性好等成为一线检查方法[3]。本文对其的临床加之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从2016年8月~2021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174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年龄47~72岁(57.23±4.28)岁,绝经时间1~18年(7.15±1.56)年,出血时间8 d~5个月(2.34±0.52)个月。其中151例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性出血,其余表现为血性分泌物或白带血染。患者均行诊刮术或宫腔镜取得病理结果。
1.2方法 患者均使用GE-LOGIQ-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检查。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探头涂抹耦合剂后置于阴道后穹隆部位,全面扫查子宫,观察子宫及附件的形态、大小、病灶位置、形态,测量内膜厚度,记录宫腔回声、血流阻力等情况。
2 结果
2.1 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准确性 174例患者中,病理检查出子宫内膜病变121例,超声检出120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灵敏度为95.87%(116/121)、特异度为92.45%(49/53),阳性预测值为96.67%(116/120),阴性预测值为90.74%(49/54),诊断符合率为96.67%(116/120)。见表1。
表1 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准确性
病理 | |||||
超声 | 阳性 | 阴性 | 合计 | ||
阳性 | 116 | 4 | 120 | ||
阴性 | 5 | 49 | 54 | ||
小计 | 121 | 53 | 174 |
2.2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分类 病理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121例患者中,子宫内膜恶性病变19例,占15.70%。超声诊断符合率最高的是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粘膜肌瘤,均为100%。见表2。
表2 超声对不同类型子宫内膜病变检出情况
检查方法 | 子宫内膜息肉 | 子宫内肌瘤 | 子宫内膜炎 | 子宫粘膜增生 | 子宫内膜萎缩 | 子宫内膜癌 |
病理 | 33 | 24 | 21 | 12 | 12 | 19 |
超声 | 33 | 24 | 20 | 11 | 11 | 17 |
符合率(%) | 100.00 | 100.00 | 95.24 | 91.67 | 91.67 | 89.47 |
2.3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动脉血流情况 子宫内膜癌的内膜厚度最高,而阻力指数(RI )值最低,子宫内膜萎缩的内膜厚度最低,RI 值未测及。见表3。
表3 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动脉血流情况
病变类型 | 例数 | 子宫内膜厚度(mm) | RI |
子宫内膜增生 | 12 | 12.24±3.26 | 0.673±0.097 |
子宫内膜炎 | 21 | 6.37±2.61 | 0.741±0.125 |
子宫粘膜息肉 | 32 | 8.24±2.97 | 0.821±0.136 |
子宫内膜肌瘤 | 12 | 9.07±2.12 | 0.602±0.092 |
子宫内膜萎缩 | 11 | 3.42±1.88 | |
子宫内膜癌 | 17 | 18.28±3.53 | 0.476±0.084 |
3讨论
临床诊断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方法包括诊断性刮宫、宫腔镜检查、妇科超声、核磁共振检查等。但前者主要依据操作医生的经验,具有盲目性,漏诊和误诊率高。其对子宫内膜息肉和肿瘤的漏诊率均达到60%左右[3]。宫腔镜下可以较直观的观察子宫内膜及病灶情况,且可于直视下取活检,诊断率较高。其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准确率达到78.46%~90.00%[4]。但有学者认为,宫腔镜可增加肿瘤细胞向腹腔扩散的风险,从而改变肿瘤分期。核磁共振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较准确的判断癌细胞对肌层的浸润、淋巴结转移情况但价格高,因此主要用于肿瘤术前分期。而妇科超声操作具有方便、价格低、可准确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等特点,使其在诸多检查手段中有明显的优势。
王丹等[3]报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08%、72.73%、91.94%,本研究分别为95.87%、92.45%、96.67%,灵敏度、诊断符合率结果与之相似,特异度较之略高。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其子宫内膜、宫颈黏膜萎缩变薄,而超声检查可多角度多方位反映子宫内膜及病灶的大小、位置等情况, 通过对内膜回声及厚度的检测,可以较准确的对子宫内膜病变作出诊断。
本研究中,在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中,以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肌瘤的检出率较高,分别占27.27%和19.83%。两者虽为良性病变,有恶变的潜能,尤其是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绝经后恶变率可达到 10%左右。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高血压、慢性炎症刺激、雌孕激素的变化等有关。子宫内肌瘤发生肉瘤样变的风险较低,为0.4%~0.8%[4],但恶性度高。早期作出诊断并排除恶变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肌瘤的符合率均为100%。与何晓红[4]的研究结果一致,亦与王健[5]报道的95.45%和100%的结果相似。子宫内膜息肉超声表现为,水滴状、指状的息肉,呈中高回声,内膜增厚,边界清晰。子宫内肌瘤超声表现为基底较宽的半球形隆起,可见环状血流信号,呈不均匀低回声。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炎、粘膜增生、内膜萎缩的符合率也较高,均超过90%。
子宫内膜厚度是辨别内膜病变类型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中,子宫内膜癌的内膜厚度最大,其次是内膜增生、肌瘤、息肉、炎症、内膜萎缩,与资料报道相似[5]。RI反映子宫内膜血流阻力情况,观察其变化,也可为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提供依据。
总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及不同病变类型均有其超声特征,可为绝经后阴道出血病因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且灵敏度、准确性均较高。
参考文献
[1]林举,陈德高,罗婷,等.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J]. 临床医学,2020,40(3): 7-10.
[2]傅文英,吴兵,赵楼萍,等.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妇科超声分析其保健措施[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9,22(3):130-132.
[3]王丹,李萍,李利琼.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子宫动脉血流对诊断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意义[J].当代医学, 2021,27(2): 50-53.
[4]何晓红,冀小丽.妇产超声在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 诊疗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数字医学,2019,14(10):81-83.
[5]王健,郭红梅,张颖.妇科超声在绝经后阴道出血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J].山西医药杂志, 2020,49(23): 3230-3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