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铁路内燃机车标准化运用管理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胡一鹏

国能集团朔黄铁路公司机辆分公司 河北 沧州 062350

摘要

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对铁路运输能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铁路运输应将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作为导向,不断向着现代化、标准化发展体系迈进。企业铁路内燃机车作为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与工具,因为其热效率高、安全性好被广泛应用于铁路运输领域,承担着大量的货物运输任务,为我国铁路物流运输效率与质量的提升提供了保障。为此,为了保障企业铁路内燃机车安全高效的运行,在高质高效完成运输任务的同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为就必须重视与落实标准化运用管理。基于此,本文对企业铁路内燃机车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企业铁路内燃机车标准化运用管理进行了探讨,同时对企业铁路内燃机车标准化运用管理的意义与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企业铁路;内燃机车;标准化运用管理

正文


铁路作为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我国经济发展及国民生活水平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物流运输需求增加,我国铁路的货运量不断攀升。如何在保障企业铁路内燃机车货物运输时效与质量的基础上,确保机车运行安全,减少事故发生,则成为企业铁路内燃机车管理及发展过程中亟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内燃机车作为承载货物运输的重要交通工具,企业铁路内燃机车在运行管理过程中,标准化运用管理水平较低,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燃机车作用的发挥。因此,加强企业铁路内燃机车管理,提高其标准化运用管理水平,以提高内燃机车管理效率与质量,确保内燃机车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是提高我国铁路行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确保铁路运输安全高效的重要措施。

一、企业铁路内燃机车应用现状

内燃机车作为现阶段铁路领域重要的机车类型,同样也是企业内部物流运输的重要交通工具,确保企业铁路内燃机车运行安全高效,对企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内燃机车运行经验的丰富,内燃机车的性能也在不断地提升,为国家经济发展、企业高质量运行、铁路行业现代化发展做出来重要的支撑作用。最开始时,我国内燃机车主要依赖于进口,自主研发的内燃机车种类及数量相对较少。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及科技的快速发展,在科研人员的推动下,我国铁路内燃机车的研究水平不断上升,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现阶段已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内燃机车的研究与开发,且内燃机车的使用寿命与性能相对较高。随着我国社会及经济的发展,铁路运输的重要性愈发重要,对内燃机车的需求数量不断提升,内燃机车的运行标准与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企业铁路内燃机车标准化运营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企业铁路内燃机车的特点

首先,企业铁路内燃机车一般都是为特定企业提供生产、物流运输服务的,也就是说,企业铁路内燃机车承担的运输任务一般都具备明确的指向性、专业性与针对性。相比于其他公共铁路运输方式,企业铁路内燃机车的运输线路相对固定,货物种类较为单一,运输量也相对不高。其次,与其他公共铁路运输方式相比,企业铁路内燃机车,无论实在管理体制、运营模式、技术标准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区别。企业铁路内燃机车的管理基本上都是由企业履行,管理方式灵活性较大,企业能够依据企业实际的生产任务进行调配。另外,不同的企业特质决定了企业铁路内燃机车的技术标准。

(二)企业铁路内燃机车标准化运用管理现状

第一,管理模式存在着差异性。对于企业铁路内燃机车管理来说,不同的企业其管理模式也不同,部分企业以集中管理模式为主,部分企业为分散式管理模式。管理模式的差异导致企业铁路内燃机车管理效率与质量较低,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第二,维护保养规范性不足。维护保养作为内燃机车管理的重要内容,部分企业对铁路内燃机车维护保养重视程度不足,未能制定明确的制度与流程,导致内燃机车故障频繁,不但影响运输效率与时效,还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第三,人员专业性有待提高。一是企业铁路内燃机车司机操作水平有限,二是管理人员责任意识缺失,三是维修保养人员技术水平不高,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内燃机车的规范运行,埋下安全隐患。

由此可见,企业铁路内燃机车标准化运用管理有着直观重要的作用。企业要以标准化运用管理为导向,增强内燃机车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建设,强化组织基础,促进专业网点的建立,通过应用现代化先进技术,对内燃机车运行过程中的各类参数进行科学分析与判断,在提高内燃机车管理水平的同时,减少内燃机车事故发生概率。

二、企业铁路内燃机车标准化运用

(一)乘务作业标准化应用

标准化管理在企业铁路内燃机车中乘务作业中的应用,目的是为了规范乘务人员的行为,确保司机及其他工作人员按照规定的标准与流程进行作业,再确认内燃机车各设备性能稳定的同时,提高机车运行安全。第一,对司机操作流程进行标准化管理。司机操作流程标准化包括机车启动、行驶、停车、调车等操作步骤,司机行为规范有序,是提高操作准确与安全的基础。司机应当保证列车的起步平稳,由慢到快、逐渐提速。而在列车行驶过程中,机组人员要确保内燃机车的行驶速度符合相关标准,最大程度上规避司机人员出现运行慢、抢时间等行为的出现,保证机车的运行安全。第二,信号识别与响应标准化管理。目的是为了有效提高司机对各种信号的识别与响应速度以及准确性,能够根据不同的信号信息选择相应的应对措施。第三,接车流程标准化管理。在接车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铁路内燃机车运行时间表,精准掌握各个车次及时间,并根据标准化管理制度,有序的开展相关的列车检查工作,如制动机检查、柴油机检查、冷却系统检查、列车各部件给油情况、监控设备是否运行、车载设备的使用情况等,最大程度上保证检查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第四,列车运行标准化管理。在内燃机车运行过程中,机组人员需要定期对内燃机车的各个设备进行检查,从而确保各个设备平稳标准地运行。值得注意的是,在内燃机车运行过程中,为了有效避免弯道破路时出现的空转现象,工作人员应当在列车进行上坡之前,合理提高内燃机车的运行速度,并在上坡道上进行撒砂。

(二)燃油使用标准化管理

内燃机车在运行时,燃油使用标准化管理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一般情况下而言,燃油部分的费用支出占据了内燃机车整体费用的大头,约占60%左右。随着国家对铁路运输需求的不断提高,内燃机车在运输总量、使用频率、运行里程等方面均有所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内燃机车的燃油数量明显增加。而通过应用燃油使用标准化管理,将降低燃油量作为管理目的,能够有效地对燃油使用进行约束与管理,降低燃油消耗。简单来说,燃油使用标准化管理,就是要通过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完善的油耗标准,并将其作为班组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贯彻落实。一般来说,内燃机车燃油主要包括调车油耗、整备油耗以及牵引油耗。

(三)运输备用标准化管理

第一,对于长期备用的机车转入使用时,需要要在接到调度命令之后的五天内完成整备、防腐、防冻等工作,待相关人员检验并确认合格之后,转入备用状态等待使用。第二,对于解除使用的内燃机车,自接到命令后,短期备用蒸汽机车在6小时内,内燃机车在2小时内达到出段状态;各类型长期备用机车在48小时内(寒冷地区,平均气温低于零下10℃时,为72小时)达到出段状态。无火状态备用的蒸汽机车解除时间,自点火升汽锅炉汽压达到1000KPa时起计算。同时,根据机车备用时间选择合理的管理与维修制度。如长期备用机车应尽量在机务段或折返段内集中停放,并应设置专职管理人员,建立日常的养护维修制度。第三,长期备用的内燃机车要按以下要求进行整备:待机车冷却水温度降至30℃~40℃时,将柴油机冷却水系统各阀及堵打开,排净各部件、管路内的积水;排净燃油箱及燃油管内的燃油;柴油机润滑油,液力传动箱、中间齿轮箱、车轴齿轮箱油,牵引电动机抱轴承及齿轮箱油等,应保持规定的油位;打开空气制动系统各排水阀排出积水,用压力空气吹扫送风管路、风缸、油水分离器、空气压缩机冷却器和所有电机、电器、车体及走行部,清除油垢;对电器部分的换向器和所有接触点涂工业凡士林;清除砂箱内的存砂,并清扫涂油;取下蓄电池,由蓄电池组集中保管;烟筒、冷却风扇上部、车体通风孔、空气过滤器外部、牵引电动机通风口等加盖;自动制动机手柄固定于中立位或取出位,关闭门窗及百叶窗,锁闭车门;每月进行一次柴油机盘车和溜轴。第四,制定日常维护与检修标准。内燃机车的日常维护要明确周期与内容,对于内燃机车的检修要根据大、中、小修程的不同则确定项目与时间,二者相结合,最大程度上保证内燃机车的性能,延长使用周期

三、企业铁路内燃机车标准化运用管理的意义

企业铁路内燃机车标准化运用管理,对提高内燃机车运用管理整体水平,保证内燃机车安全可靠地运行提供了保障,同时也对促进我国铁路整体发展水平,向着现代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运输效率

第一,企业铁路内燃机车标准化管理,既规范了内燃机车的运行流程,也树立了统一的操作标准,对减少内燃机车事故发生几率,确保内燃机车按时完成运输任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是确保内燃机车运输效率与质量的关键。第二,内燃机车标准化管理的应用,对优化企业铁路运输流程,提高组织效率,减少装卸时间起到了促进作用,不但减少了企业铁路运输成本及时间,更是为企业获取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保障运输安全

标准化管理的应用,在规范司机及其他工作人员操作行为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人为因素导致的操作失误,进而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标准化管理对于内燃机车运维管理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有效保证机车各设备良好的运行状态,降低设备故障风险,从而有效保障运输安全。

(三)降低运营成本

铁路内燃机车标准化管理的应用,可以最大程度上延长内燃机车使用寿命,减少内燃机车设备更换以及维修成本的同时,提高机车内燃机车使用效率,合理配置机车使用,从而减少内燃机车闲置,在降低企业铁路内燃机车运营成本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四、企业铁路内燃机车标准化运用管理发展趋势

(一)建立符合铁路发展趋势的标准化管理制度

企业铁路建立完善的内燃机车标准化管理制度,首先,必须要对各部门职责进行明确划分。企业铁路要对内燃机车管理、运输、维修等部门的权责进行科学划分,建立高效的协同工作机制,增强各部门配合程度,从而为标准化运用管理的有效落实奠定基础。其次,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企业要将内燃机车标准化运用管理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并以绩效考核为媒介,针对各部门及岗位制定明确的考核目标,从而有效对各部门及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在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客观的同时,结合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部门及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反之则给与一定的惩罚,从而为标准化运用管理发挥应有作用提供保障。最后,建立长效的人才培养制度。一是加强司机、乘务以及维护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在提高全体工作人员标准化意识水平的同时,通过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与业务水平,从而确保各岗位工作人员都能按照标准化管理规定进行相关的操作。二是要增强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流程、应急预案等培训,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应急反应意识与能力。

(二)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现阶段,我国铁路内燃机车已实现高速动车组、大功率内燃以及电力机车的技术引进,并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果,尽可能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一方面在促进内燃机车技术发展的同时,为内燃机车的装备更新优化奠定基础。因此,内燃机车标准化运用管理在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便是要以科研工作为依托,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工作,从而不断地提高我国内燃机车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发展,为内燃机车的发展提供保障。一方面,企业要加强先进技术的应用,如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的对内燃机车进行更新升级,以提高内燃机车使用寿命的同时,促进内燃机车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企业铁路运输成效。另一方面,企业铁路内燃机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内燃机车的更新升级,传统的标准化管理模式也需要进行更新优化。企业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与工具,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内燃机车运行全过程的实施监管,实现维护保养计划的自动生成,合理分配运输任务等,从而有效提高企业铁路内燃机车管理决策水平。同时,企业要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对内燃机车运行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如建立内燃机车故障数据库,记录常见的故障与原因,并制定合理的优化措施,从而为后续内燃机车的运维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提高内燃机车运维检修效率。

(三)为铁路现代化发展提供保障

企业铁路内燃机车标准化运用管理需要不断的优化与完善,如此才能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同时,为企业铁路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企业铁路要以以下几个方面为目标不断前进。第一,智能化管理。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化、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为企业铁路内燃机车管理智能化奠定了机车。企业可以将各种现代化技术及设备应用到机场管理过程,如智能传感器的应用,可以对机车运行状态与故障进行实时监控,智能调度系统则可以对运输任务进行合理分配等。第二,贯彻绿色环保理念。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上升,企业也要相应国家的号召,在内燃机车管理中贯彻绿色环保理念,加强新能源内燃机车的应用、优化内燃机车油耗、增强机车废弃排放治理等,从而减少内燃机车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第三,协同发展。企业铁路要加强与公共铁路运输、物力等企业的协同发展,通过构建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完成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从而优化运输流程,提高运输效率,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总结:

企业铁路内燃机车标准化运用管理,可以降低企业运输成本、保障运输时效,确保机车运行安全。为此,企业要结合内燃机车运行、维护等环节的实际需求,优化完善标准化管理制度,并将智能化、绿色环保以及协同发展作为未来发展趋势,在提高企业内燃机车管理成效的同时,为企业铁路内燃机车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峰,佟胜奇,牛鹏飞.企业铁路内燃机车标准化运用管理[J].内燃机与配件,2020,(13):188-189.

[2]刘涛.浅谈企业铁路内燃机车标准化运用管理[J].内燃机与配件,2018,(08):187-188.

[3]崔兴菊,霍肖伟,武学良.2018年柏林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看内燃机车技术发展趋势[J].铁道机车与动车,2020,(05):1-4+23+5.

[4]伍赛特,姜福波,梁昱.内燃机车技术运用及节能措施研究[J].节能,2020,39(03):153-155.

[5]杨红军.铁路内燃机车燃油现状及对今后发展的意见[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8):47.

作者简介:胡一鹏(1990.7-)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本科,助理工程师,内燃机车司机长,研究方向:铁路内燃机车运用与检修。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