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桥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分析与思考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王寒芳

宁晋县古丁桥小学055550

摘要

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是各个学科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不仅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理解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实现高效、有效的课堂提问,使之成为连接师生、促进教学目标的桥梁。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分析思考

正文


引言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提问环节却往往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本文将从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优化课堂提问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1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

1.1 提出的问题比较单一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作为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其方式和内容的单一性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许多教师在提问时,往往倾向于提出一些简单的是非题或选择题,如“这个答案对不对?”、“这个选项是不是正确答案?”等。这类问题虽然能够迅速得到学生的回应,形成表面上的课堂互动,但实际上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也无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问题的本质。长期下来,这种单一的提问方式可能会使学生产生思维惰性,降低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1.2 提出的问题缺乏针对性

教师在提问时,往往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导致提出的问题缺乏针对性。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其认知能力和知识储备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不同难度和层次的问题。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忽视这一点,对所有学生提出相同的问题,导致学优生觉得问题过于简单,无法激发他们的挑战欲;而学困生则可能觉得问题过难,无法回答,从而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种缺乏针对性的提问方式,不仅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还可能加剧学生的学习差异。

1.3 忽视对学生问题的反馈

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给予及时、合理的反馈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未能做到这一点。当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时,教师可能会直接给出正确答案,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引导和评价。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学生自我反思和纠正错误,还可能使学生产生挫败感,降低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此外,一些教师还可能对学生的回答缺乏耐心和倾听,急于打断或纠正学生的思路,这也可能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课堂氛围的和谐与融洽。

1.4 提问方式缺乏艺术性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欲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的提问方式过于呆板、机械,缺乏趣味性和启发性。他们可能只是按照教材或教案上的问题进行提问,而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氛围进行灵活调整。这种缺乏艺术性的提问方式,不仅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还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注重提问方式的艺术性和灵活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欲望,促进课堂氛围的活跃与和谐。

2改进策略: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桥梁

2.1 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在设计数学问题时,教师应着重考虑问题的启发性,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以冀教版小学数学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为例,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有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我们如何计算它的面积?如果我们把这个长方形的长增加到7厘米,宽保持不变,面积会发生什么变化?”这样的问题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回顾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还能启发他们思考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面积概念的理解。

2.2 提问应具有针对性

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教师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在冀教版小学数学的“分数的加减法”一课中,对于学优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和拓展性的问题,如:“如果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我们如何计算它们的和或差?能否通过找公分母来简化计算过程?”而对于中等生和学困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基础性、简单化的问题,如:“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步骤是什么?能否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同时,教师还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调整提问的难度和方式,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长。

2.3 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欲望。在冀教版小学数学的“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购物情境:“如果你在超市买了一瓶饮料,价格是2.5元,你付了5元,应该找回多少钱?如果用小数来表示这个结果,应该怎么写?”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小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4 提问方式应具有层次性

在提问时,教师应注重问题的层次性,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问题。以冀教版小学数学的“多位数乘一位数”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先提问一些简单的乘法问题,如:“2乘以3等于多少?”然后逐渐加大难度,提问一些需要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解决的问题,如:“123乘以4等于多少?能否用竖式来计算并展示你的计算过程?”这样的提问方式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能帮助他们逐步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5 把握提问时机和节奏

提问的时机和节奏对于教学效果至关重要。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和节奏进行提问。在冀教版小学数学的“图形的变换”一课中,教师可以在新课导入环节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如:“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图形的变换?能否举一些例子来说明?”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欲望。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变换?能否通过画图来展示你的判断依据?”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知识。在课堂总结环节,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回顾性的问题,如:“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图形的变换方法?你们能否用自己的话来总结一下?”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6 加强对学生回答的反馈

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给予及时、合理的反馈。在冀教版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无论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教师都应先肯定他们的积极回答行为,然后通过引导的方式帮助他们纠正错误或补充完整答案。例如,当学生回答“多位数乘一位数”的问题时,如果他们的答案不正确,教师可以说:“你的思路很清晰,但是在计算过程中有一点小错误。让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看看哪里出了问题。”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和交流,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

3结论

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提问环节却往往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实现高效、有效的课堂提问,使之成为连接师生、促进教学目标的桥梁。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提问方式和方法,以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美爱.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桥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分析与思考[J].新课程:小学, 2016(7):2.

[2] 董菲菲.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桥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分析与思考[J].  2023(18):75-77.

[3] 王雪.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桥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分析与思考[J].  202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