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高中化学素养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梁春芳

广西柳州市钢一中学

摘要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推行与落实,高中化学教学活动开展的目标和方向均产生了极大的变化。教师在授课时需要积极响应新课改提出的教育号召,注重培养学生化学素养。对此,本文主要以指向高中化学素养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展开探究,结合当前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现存的不足,提出合理调用信息技术教学、适度提高实验活动比重等多类策略,旨在打造高效的化学教学课堂,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助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有机化学;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有机化学在高中化学阶段占据的地位较高,其尤为重要的一项核心板块内容在开展有机化学教学活动时,教师要针对学生学情以及教学内容的特征,编制适宜的教学方案。注重核心素养的渗透和引导科学规划从而提升有机化学教学活动开展的成效,满足学生学习诉求,全面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质量。

一、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现存的不足

首先,学生实践参与机会较少。有机化学知识的讲授需要实践的支撑,但是高中时期的化学课时会比较紧张,学生学习任务繁重一些教师在授课时会把授课的重心投放到理论知识的讲解方面并不会给学生预留出更为充裕的思考时间以及实践空间。这就导致学生参与实践机会较少无法有效培养学生化学素养。

其次,学生学习兴趣较差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选修部分,所以一些教师在讲解其知识的过程中会沿用传统的教学办法很少会实行生活化教学或者举例说明等的教学方式,这就导致学生记忆以及积累的有机化学知识有限整体课堂教学氛围也会较为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教学广度有待提升。以化学素养培养为基准设计的有机化学教学活动需要由螺旋上升式的形式为主,逐步引导学生探究学科知识。但是在教学阶段,一些教师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只会给学生讲解有机化学中的一些核心知识点强制让学生背诵该知识点没有深入给学生讲解相关内容,课外教学资源也会比较少这就导致整体教学的广度较差学生无法使用其所学习的有机化学知识解决实际性问题,这和预期所设定的课堂教学目标相违背[1]

最后课堂评价深度浅显。课堂评价是整体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这一教学环节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同时也可以引导教师反思教学方案存在的弊端。但是在实际教学阶段,教师实施的课堂评价深度比较浅显,很少会关注学生知识的吸收状态以及思维发展情况。其通常会以学生的课堂表现当做评价的重心这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到学生化学素养的发展

二、指向高中化学素养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策略

(一)合理调用信息技术教学

随着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各类高新技术衍生而出,将信息技术投用至教育领域当中能够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有机化学知识带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在实际授课阶段想要让学生更好理解该模块知识,那么就可以借助信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比如有机化学中会涉及甲烷乙烯多元醇醛类等知识由于这些有机物的结构比较复杂,难以使用模型来呈现出来给学生构建相应的模型。所以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模型教学现状可以使用Flash绘制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在制作完立体模型后凭借信息技术的放大旋转等的功能吸引学生,让学生尝试站在多元化的角度观察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并使用相应的颜色标注出不同类型的原子这种更为形象且直观化的教学办法会让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变得更好。在优化教学过程的同时,让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探究兴趣变得更加强烈。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也会自主剖析有机化学知识使得有机物的理解更具形象化的特质[2]有机化学反应的过程具有复杂性以及抽象性的特点,并且大部分有机化学反应都会和原子的成键断键等知识相关因此教师在讲解该模块知识时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往往需要使用板书才可以完整地将内容传递给学生。所以在新时期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将有机化学反应的过程更为生动直观展现给学生,这样学生也能够了解到原子的成键断键过程,从而深刻掌握相关的化学反应原理透彻理解有机化学物。

(二)添加生活元素教育引导

在实际教学阶段,一些学生会认为有机化学和自身实际生活关联性不大,所以学习该知识的兴趣和动力较差。针对该教学问题,教师应当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能够正确认知学习有机化学对于自身生活以及发展产生的影响在授课时要注重有机化学知识和学生现实生活的融合由教材内容为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石,添加生活化元素,便于学生深刻记忆,并理解相关知识[3]这样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和限制,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同时教师也可以设计和学生现实生活相关的有机化学问题,注重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拓宽学生学习视野,让学生能够知道有机化学知识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比如在讲解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知识时教师要合理设定教学目标。通过该节知识的讲解,了解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当中产生的作用掌握复合材料以及高分子材料的主要用途,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在实际授课阶段,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给学生展示不同材质杯子。可以给学生展示多种材质的杯子,如玻璃杯聚苯乙烯水杯等。设计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些杯子是有机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的呢?”“你们知道聚苯乙烯这类材料在生活当中还有哪些其他的用途吗?”“这些不同材质的水杯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呢?设计问题串让学生灵活调用其所学习的生活知识和经验思考问题。这种贴近学生生活情景的构建办法能够让原本抽象的知识以一种更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办法展现给学生,学生也能够轻松地理解并接受该模块知识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化学知识迁移运用的教学目标[4]

(三)适度提高实验活动比重

在开展有机化学教学活动时,教师要设定好教学活动开展的目标,融合新课程教学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适度提高实验活动的占比课时。在授课阶段,不能只是单向的将化学知识灌输给学生或者给学生传输理论成果,而是要以一种驱动引导的形式使得学生可以自主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有机化学实验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自主性,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高中生会更加喜欢参与实验活动所以教师要抓住这一教学的契机合理开展实验教学活动[5]。首先,科学分组指导。化学实验操作过程十分繁杂,同时其也会包含各类操作步骤以及实验注意事项,所以独立完成对于学生来说会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尤其是一些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做实验时会感觉到手足无措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可以组建学习小组,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兴趣喜好等合理分类,要发挥出以优差的教学作用。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操作实践,发展学生质疑精神,避免学生在小组探讨的过程中出现搭便车的情况。这样小组内每个学生都能够更好吸收内化有机化学知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可以将其内心的想法表出来,和其他同学进行探讨分享其对于实验设计的想法和经验,分工协作,收集整合数据信息对比实验最终的结果,深化学生对该节课的理解程度鼓励学生定期开展小组会议活动,一同去探讨实验的发展过程以及实验结果,共同解决实验开展过程时可能遇到的问题[6]最后,在结束实验教学活动后,教师应当让学生尝试撰写实验报告利用这种总结的教学办法,提高学生对其知识的掌握度。

结语: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驱动影响下,高中化学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化学素养为有机化学教学活动开展的重心内容。立足学生最近发展区,优化调整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实践参与机会发挥出信息技术的教育优势。启迪学生改善有机化学教学现状,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更为丰富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建模模型构建意识为学生化学素养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英姿.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策略与案例分析[J].考试周刊,2018(A5):155.

[2]刘丽珍,邓峰,陈泳蓉,等.高中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结构化[J].化学教学,2022(10):33-38.

[3]马长燕核心素养导向下JiTT教学模式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乙醇"为例[J].科普童话·新课堂(中),2021(9):114-115.

[4]王昌龙,王继库.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策略研究—《烃的衍生物》为例[J].山东化工,2019,48(7):174-175.

[5]麦达勤,陈博殷,郭虹燕.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研究[J].化学教与学,2022(2):2-10. 

[6]王鑫.基于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有机化学教学研究[J].文渊(高中版),2020(7):33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