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与暴力伤害的预防与干预机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曾秋雁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滩营乡中心幼儿园

摘要

随着社会对儿童成长的日益关注,幼儿园校园欺凌与暴力伤害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议题。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阶段如何有效构建校园欺凌与暴力伤害的预防与干预机制,通过提出一系列教学策略,旨在为幼儿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文章从预防与干预两个维度出发,详细阐述了多个具体策略,并结合真实教材例子进行说明。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本文旨在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共同推动幼儿园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

幼儿园;校园欺凌;暴力伤害;预防策略;干预机制;教学策略

正文


幼儿园作为儿童成长的启蒙阶段,其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具有深远影响。然而,近年来幼儿园校园欺凌与暴力伤害事件频发,不仅严重损害了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也对整个幼儿园的和谐氛围构成了威胁。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预防与干预机制,对于保障幼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幼儿园校园欺凌与暴力伤害的预防与干预策略,以期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校园欺凌与暴力伤害的预防策略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无疑是预防校园欺凌现象发生的关键基石之一。教师应当秉持尊重、关爱以及理解的积极态度,去对待每一位可爱的幼儿。在日常的互动交流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坚实的信任关系,让幼儿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那份温暖与有力的支持。如此这般的关系,对于幼儿而言意义重大,能够促使他们在遭遇问题的时候,主动地向教师寻求帮助,进而有效地减少欺凌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幼儿园可以开设的《礼仪与交往》课程当中,教师巧妙地运用角色扮演游戏这一方式,引领幼儿去模拟各种不同情境之下的交往模式。在游戏进行的过程里,教师扮演起“大朋友”的角色,与幼儿们一同携手解决各种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学会用心倾听他人的话语,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并且在面临冲突的时候,积极尝试运用和平的方式去加以解决。比如,当幼儿不小心摔倒时,教师及时给予关心和安慰;当幼儿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耐心地给予指导和帮助。这种关爱能够让幼儿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感受到温暖,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和归属感。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幼儿们能够在模拟的情境中亲身体验不同的交往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在游戏中,教师作为“大朋友”的角色,不仅仅是游戏的参与者,更是幼儿们的引导者和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幼儿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游戏中要始终保持积极、正面的态度,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开展多元化教育课程

多元化的教育课程,乃是传递尊重、包容等宝贵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幼儿园应当将校园欺凌防范知识巧妙地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通过故事讲述、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深入了解欺凌行为所带来的危害,学会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在幼儿园的《安全教育》课程里,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以“拒绝欺凌,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精彩绘本故事。这些绘本故事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以及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幼儿们直观地展示了不同形式的欺凌行为及其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同时,教师还积极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幼儿们大胆地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此来进一步加深对欺凌问题的认识。同时,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关于校园欺凌的故事,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让幼儿们了解欺凌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危害,从而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

(三)强化家园共育

家庭,作为幼儿成长的第一课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家长的教育态度和行为方式,对幼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幼儿园应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携手共同预防校园欺凌。幼儿园定期举办“家长学校”活动,邀请专业的专家为家长们详细讲解校园欺凌的危害以及预防方法。在活动中,教师还会分享幼儿园在预防欺凌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取得的显著成效,鼓励家长们积极参与其中。同时,幼儿园还建立了家校联系册,详细记录幼儿在园的表现以及家长的反馈意见,以便双方能够及时沟通、共同解决问题。家庭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个温馨、和谐、充满爱的家庭环境,能够培养出自信、善良、有爱心的孩子。家长们应当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例如,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尊重他人,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避免使用暴力解决问题。同时,家长们也要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及时与幼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在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至关重要。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在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表现,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共同探讨幼儿的教育问题。同时,幼儿园还可以组织家长参与各种亲子活动,增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感情,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强化家园共育,幼儿园和家长可以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有效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二、校园欺凌与暴力伤害的干预策略

(一)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在校园环境中,一旦出现校园欺凌事件,幼儿园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务必确保事件能够得到及时且行之有效的处理。这一过程涵盖了多个重要方面,首先是要立即果断地制止欺凌行为,不能让其继续发展和恶化。其次,要迅速展开对事件经过的详细调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以便准确地了解事件的全貌和根源。同时,还需要为受害者及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缓解因遭受欺凌而产生的恐惧、痛苦等负面情绪。幼儿园精心制定了极为详细的《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在这份预案中,明确地规定了各级人员的具体职责以及处置流程。每一个岗位的人员都清楚自己在面对校园欺凌事件时应该承担的责任和采取的行动步骤,从而确保整个应急处理过程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在幼儿间发生的冲突事件中,教师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的洞察力,以极快的速度介入其中并成功制止了可能进一步升级为欺凌行为的冲突。随后,教师迅速将事件上报给园方领导。园方在得知事件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组成专门的调查小组,对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不仅与涉事幼儿进行了耐心的交谈,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还向周围的幼儿和教师询问了事件的经过,以便获取更加客观、全面的信息。在对事件进行调查的同时,园方还安排了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对受害者进行了心理安抚和疏导。心理辅导人员运用专业的心理辅导技巧,与受害者建立起信任关系,让受害者能够敞开心扉,倾诉自己内心的恐惧和痛苦。

(二)提供专业心理辅导

在校园欺凌事件中,受害者往往会遭受严重的心理创伤,他们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来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走出阴影,重新恢复自信,重拾快乐。幼儿园应当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师或者与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受害者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服务。幼儿园积极与当地的心理咨询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定期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到幼儿园,为师生提供全面的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咨询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根据不同幼儿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方案。在欺凌事件发生后,幼儿园迅速与合作的心理咨询机构取得联系,邀请心理咨询师为受害者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师首先与受害者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了解他们在事件中的经历和感受,评估他们的心理状态。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心理咨询师制定了详细的心理辅导计划,包括定期的面谈、心理游戏、绘画治疗等多种方式。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始终以耐心、关爱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受害者,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心。通过多次的咨询和疏导,受害者的心理状态逐渐好转,他们开始重新建立起对他人的信任,对生活也充满了希望。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受害者逐渐克服了心理障碍,重新融入了集体生活,与其他幼儿一起快乐地学习和玩耍。

(三)加强校园安全监管

加强校园安全监管是预防校园欺凌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幼儿园应当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巡查机制,确保校园内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同时,要加强对幼儿行为的监管和引导,及时发现并制止潜在的欺凌行为。幼儿园实施了严格的校园安全监管制度,其中包括设立校园安全值班制度。每天都有专门的教师和工作人员负责校园安全值班,他们在校园内进行巡逻,密切关注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此外,幼儿园还定期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对校园内的设施设备、活动场地等进行细致的检查,确保一切都处于安全状态。在加强对幼儿行为的监管和引导方面,幼儿园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例如,通过设立“文明小卫士”评选活动等方式,鼓励幼儿自觉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在这个评选活动中,幼儿们会积极参与,他们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努力做到文明有礼。同时,幼儿园还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如“友爱互助”“尊重他人”等,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降低了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率。幼儿园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加强对幼儿行为的监管引导,为幼儿创造了一个安全、和谐、友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幼儿们能够在这个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结论:

幼儿园校园欺凌与暴力伤害的预防与干预机制教学策略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关注。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开展多元化教育课程、强化家园共育等预防策略,以及建立快速响应机制、提供专业心理辅导、加强校园安全监管等干预策略,我们可以为幼儿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预防与干预机制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措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教育需求。

【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年度安全稳定与应急工作研究课题GXAW2024C1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许明.英国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及其解决对策[J].青年研究,2008(1):44-49.

[2]罗生全.校园欺凌治理的法治教育之道[J].中国德育,2018(3):16-19.

[3]朱彦.青少年刑法法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价值维度与实现路径[J].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2(3):148-160.

[4]姚建涛,黄明东.校园欺凌治理的重心调适:一种教育法学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24(2):135-14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