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模式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思考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巨月

甘肃省兰州市第十四中学(甘肃兰州 1988.11)

摘要

新高考模式的实施,标志着高中英语教育步入了一个全新阶段。此模式不仅深化了对语言技能的要求,更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国际视野。在这样的背景下,英语课堂不再仅仅是词汇与语法的传授场所,而是成为了学生探索文化、提升思维、锻炼表达的广阔天地。面对这一变革,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内容与方式更加贴合新高考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成为每一位英语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

新高考模式;高中英语;教学

正文

 

引言:新高考模式的推行,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挑战。它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还需具备出色的综合运用能力、批判性思维及跨文化交流素养。这一转变促使英语课堂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成为学生个性发展、思维拓展的重要平台。因此,如何在新高考模式下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堂质量,以更好地适应学生发展需求,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一、新高考模式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影响

新高考模式的实施,为高中英语教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它不仅提升了对学生语言技能的要求,更强调了综合素养与国际视野的培养。这一变革促使英语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跨文化交流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舞台。面对新挑战,教师需要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将课堂转变为一个鼓励学生探索、实践、反思的开放空间。从整体上来讲,新高考模式对高中英语教学产生的影响作用如下:

一)综合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

在新高考模式的引领下,高中英语教学不再仅仅停留于词汇的记忆、语法的掌握等基础层面,而是更加注重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这要求学生不仅拥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词汇的丰富度、语法的准确性等,还需将这些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的语言交际中,形成听、说、读、写、译等全方位的语言技能。具体来说,听力训练不再仅仅是听懂大意,而是要能够捕捉细节、理解隐含意义;口语表达不仅要流利,更要注重准确性、得体性和逻辑性;阅读则要求学生能够迅速捕捉文章主旨,深入理解作者意图,同时批判性地分析文本内容;写作则需注重内容的原创性、结构的合理性以及语言的准确性;翻译则需掌握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实现精准无误的转换。

二)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激发

新高考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这一要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同样得到了充分体现。批判性思维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不盲从权威,对所学知识进行质疑、分析和评价。在英语学习中,这表现为学生能够主动思考文章的主旨、作者的立场、论证的逻辑等,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1]。同时,创新能力也是新高考模式所倡导的重要能力之一。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英语辩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强化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新高考模式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要求高中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还要增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可以采取多种策略。首先,通过引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拓宽国际视野,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风俗习惯等。这可以通过观看英语原声电影、阅读英文原版书籍、参加国际文化节等方式实现。其次,教师可以设计跨文化交流的教学活动,如模拟国际会议、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情境中体验跨文化交际的乐趣和挑战。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性,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二、新高考模式下高中英语教学优化举措

一)转变英语教学思维

在新高考模式的推动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其中教学理念的转变尤为关键。传统上,英语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即教师单向传递语法规则、词汇积累等知识点。然而,这种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因此,教学理念必须从“知识传授”为核心,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导向。这一转变强调的是,英语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交流工具和文化载体。学生不仅要掌握语言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在实际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及运用英语进行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语言实践,如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模拟真实场景进行语言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或任务,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融入创新元素,优化教学内容

1.整合课程内容,构建综合知识体系

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侧重于语言知识点的孤立传授,而新高考模式则强调知识的整合与应用。因此,教师应积极整合课程内容,打破单元、章节之间的界限,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知识体系。通过引入时事热点、文化元素等丰富多样的素材,将语言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也能拓宽视野,增强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2.融入时事热点,激发学习兴趣

时事热点能够映射出社会发展的状态,也应该引起学生的关注,因此,作为新时期的高中英语教师,有必要将时事热点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这能够强化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程度。教师可以选取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时事话题,如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国际关系等,设计相关的阅读、讨论、写作等活动[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这些话题,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融合文化元素,增进跨文化理解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了解西方文化的过程。为了增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教师应积极融合文化元素于教学中。通过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俗、节日庆典、艺术作品等,让学生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文化对比活动,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潜能

1.任务型教学:明确目标,驱动学习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如制作海报、编写剧本、进行辩论等。这些任务不仅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通过完成任务,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2.情境模拟:身临其境,体验语言

情境模拟是一种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进行教学的方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语言实践。例如,在购物、旅游、求职等情境中,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练习。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的运用场景和规则,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3]

3.翻转课堂:自主学习,深化理解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课堂体系的优化,这将知识传递环节落实到课堂外,学生借助对教学视频以及资料等进行观看的方式来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而将课堂时间用于讨论、答疑、实践等活动。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翻转课堂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参与度。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提前掌握基础知识;而在课堂上,他们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开发校本教材,提升教学针对性

校本教材的开发应以学校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应充分考虑自身的办学特色、教育理念和学生特点,结合英语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编写出既符合教学要求又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4]。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应注重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选取具有时代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的素材;在教材的编排上,应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呈现方式,如案例分析、项目式学习、情境模拟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校本教材的开发还应注重实践与创新。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戏剧表演等,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善于创新。通过引入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结束语

在新高考模式的浪潮中,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升华。这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塑,更是对教师教学理念的深刻考验。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英语课堂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多元能力的培养场。学生在这里不仅学会了语言,更学会了思考、交流与合作。展望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定能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和人文情怀的新时代青年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日东.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思考[J].教育科学,2021(9):125.

[2] 王晓娟.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J].成才之路,2021(13):58-59.

[3] 丁健平.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思考[J].教海探索,2020(10):17.

[4] 张秋珍,王凤.创新性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与思考[J].学周刊·教学研究,2018(18):56-5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