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化学习促进整本书阅读的有效完成——以《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为例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邢彦 韩志荣

(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开明中学 ,江苏淮安223002)

摘要

现阶段,在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引进项目化学习是一项不可或缺的举措,其中,教师需基于目标导向,制定严谨细致的项目教学计划,从核心素养的维度,设置核心任务,带动学生参与整本书阅读学习。在教学环节,教师还可以引进留白空间,设置开放性项目,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给予其持续学习的动力。后续,教师还可以引进合作研学项目,促进学生互动学习,引导其从核心素养角度,从各自擅长的领域进行整本书阅读探究,从而提高学习品质和效率。本文对初中语文项目化学习促进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完成的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项目化学习;整本书阅读;《西游记》

正文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五期立项课题(2023JY15-L372

《基于地域文化的<西游记>项目化学习实践研究》研究成果


引言:在整本书阅读教学环节,教师引进项目化学习模式具备较大的现实意义,教师应当对项目主题进行优化,引进丰富的项目活动,带动学生进行高效学习探究。教师还需要结合多元化的项目活动,借助合作项目、开放式项目,提高教学效率。

一、项目化学习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项目化学习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具备多方面的作用具体来说,项目化学习将学生放置于学习中心,鼓励主动探索和构建知识,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老师教授与指导而是从参与的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构建起对文本的理解和认知。项目化学习还能够帮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学习期间找到目标和方向教师可依托核心素养设置多个项目任务群,帮助学生参与学术性探究,使学生在整本书阅读期间不仅能够研学其中有趣的故事情节和场景,还能够学习到语文知识概念此外,项目化学习往往具备连贯性强调设置多个项目任务,而每个任务环环相扣可带动学生逐步深入完善整本书学习,指引学生从整本书的语言表征延伸深层次文学意义提高其深度阅读学习品质和效率总之教师依托项目化授课模式,带动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学习,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进一步简化整本书阅读学习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项目化学习促进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基于核心素养设置核心任务

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期间带动学生朝着一个主线目标和方向前进基于过往的教学经验,大部分学生虽然能够独立自主完成对文本书籍学习,但是由于缺失学习方向,还无法延伸文本中的学术性概念以及主题思想即大部分学生被书籍中的生动情节和故事线索所吸引,能够主动学习,却忘记了整本书阅读学习的初衷。此时,教师可依托核心素养指标来划分核心任务,帮助学生进行趣味探究的同时,获取良好的学术指导。基于此,语文教师可从语言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设置四大核心任务群,包含语言构建与应用提炼整本书籍中的语言手法以及优秀的字词句从语言思维角度理清书籍中的逻辑关系逻辑线索从语言审美角度探寻其中的美学意义和价值从文化意识的维度理解领悟其中的文学思想文化内涵人文意义4个维度带动学生锁定4个核心目标,进行批注式阅读学习,帮助学生时刻铭记自身的学习任务和方向,围绕项目完成整本书阅读学习,最终积累丰富的知识储备

例如,在《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的项目任务。

1. 语言构建与应用:提炼整本书籍中的语言手法以及优秀的字词句。学生需提炼《西游记》中的语言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和优秀的字词句,并分析其在文本中的作用。

2.语言思维:理清书籍中的逻辑关系、逻辑线索。核心任务:学生需理清《西游记》中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递进关系等)和逻辑线索(如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

3.语言审美:探寻其中的美学意义和价值。学生需探寻《西游记》中的美学意义和价值,包括人物形象美、环境描写美、故事情节美等。

4.文化意识:理解领悟其中的文学思想、文化内涵、人文意义。即学生需理解领悟《西游记》中的文学思想(如惩恶扬善、团结协作等)、文化内涵(如道教思想、佛教文化等)和人文意义(如人的成长与修行)。

(二)引进留白空间,设置开放性项目

学生参与整本书阅读学习需要持续不断信息,同时也需要做到对信息的加工提炼自主思考。为此教师在开展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进留白空间,基于留白艺术帮助学生进行拓展性学习这一教育举措主要是预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引导其在阅读中自行发现理解和解读文本,借此来激发其艺术兴趣和探究欲望为此教师需根据整本书中的内容以及核心要素确定一个开放的项目主题设计一系列任务项目任务应当具备层次性和挑战性,能够指引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在完成阅读学习之后,对文本进行梳理,回顾项目主题,补充留白空间,从而获取醍醐灌顶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预留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自行发现、理解和解读文本。在讲解“三打白骨精”章节时,教师并未直接揭示白骨精的三次变化及其目的,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孙悟空、唐僧等人物的反应和对话,自行推断出白骨精的阴谋,从而激发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深入思考和探究欲望。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以下的主题:《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与性格特征分析,学生需首先完成《西游记》的初步阅读,梳理出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形成初步的人物形象认知。例如,学生A在阅读后,将孙悟空描述为“机智勇敢、敢于挑战权威”的形象,并列举了孙悟空多次智斗妖魔鬼怪、保护唐僧的实例。

在初步认知的基础上,学生需进一步分析人物性格的成因、发展变化及其对故事情节的影响。例如,学生B在分析孙悟空性格时,指出其性格的成因与成长经历密切相关,如孙悟空在花果山为王时的顽皮捣蛋,到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的孤独与反思,再到保护唐僧取经过程中的成熟稳重,这些经历共同塑造了孙悟空复杂而丰富的性格特征。

之后,学生需选择一个人物,结合其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进行创意表达,如撰写人物传记、绘制人物画像、表演人物片段等,以此补充留白空间,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例如,学生C选择了唐僧作为创作对象,撰写了一篇题为《唐僧的修行之路》的传记,详细描述了唐僧从东土大唐出发,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艰辛历程,以及唐僧在取经过程中展现出的坚定信念和慈悲心怀。

(三)引进合作项目,促进互动学习

学生在整本书阅读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学习体验和感触,同时每一位学生的语言能力存在差异,在整本书阅读学习期间所关注的信息也有所出入比如a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构建与应用能力,能够留意到整本书中的字词句修辞手法b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思维能力,能够联系文本前后逻辑,找出其中隐藏细节c学生具备审美能力能够将文本中美学元素进行提炼整理;d学生具备文化意识,能够延伸文本中的文化寓意和深层次的文化理念但是,每一位学生在不同能力板块势必会表现出差异,教师可尝试引进合作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合作学习不同学生可以从各自擅长领域对整本书中的知识概念进行整理提炼,帮助小组成员补充其中的知识信息这个过程要求教师设置整体性的探究项目,引进合作话题带动小组成员进行研习探究通过小组之间的相互带动相互补充,可使项目化探索更加高效

例如,在《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因语言能力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学习体验和感触。为了充分利用学生的特长,促进互动学习,教师决定引进合作项目,鼓励学生从各自擅长领域出发,对整本书中的知识概念进行整理提炼,并相互补充,以提升整本书阅读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其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差异和兴趣特长,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组聚焦一个领域进行探究。

语言构建与应用小组:负责整理提炼书中的字词句、修辞手法。

语言思维小组:负责分析文本前后逻辑,找出隐藏细节。

审美小组:负责提炼文本中的美学元素,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等。

文化意识小组:负责延伸文本中的文化寓意和深层次文化理念。

各小组根据任务分工,独立阅读《西游记》并初步探究各自领域的重点内容。例如,语言构建与应用小组的学生A在阅读过程中,特别注意了孙悟空的台词,如“吃俺老孙一棒!”等,认为这些台词简洁有力,体现了孙悟空的英勇和机智。各小组内部讨论各自领域的发现,整理成报告或PPT,准备在全班展示。

语言思维小组的学生B在分析文本逻辑时,发现孙悟空每次遇到困难后,总能找到解决办法,这体现了文本中“困难—解决—再困难—再解决”的循环逻辑。各小组向全班展示探究成果,其他小组可以提问、补充或提出不同见解。

在全班展示环节,审美小组的学生C展示了唐僧师徒四人形象的美学分析,认为他们各自代表了不同的美德。文化意识小组的学生D则补充了《西游记》中蕴含的道教思想和佛教文化,如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体现了道教的神仙思想,而唐僧取经则体现了佛教的修行和普渡众生理念。

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展示和讨论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发现和见解,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其中,教师在总结时指出,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和互动讨论,不仅深化了对《西游记》的理解,还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去分析和解读文本,这是整本书阅读学习的重要收获。

三、结束语

总体来说,在整本书阅读教学期间,教师需制定严谨的项目学习模式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引进多个项目专题带动学生进行延伸拓展学习,使其学习品质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林婷婷.以项目化学习促进整本书阅读的有效完成——以《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为例[J].精品生活, 2023(5):0043-0046.

[2]齐泽宏.基于结构化项目化学习的整本书阅读实践策略——以《红楼梦》为例[J].语文月刊, 2021, 000(007):P.25-29.

[3]齐泽宏.基于结构化项目化学习的整本书阅读实践策略——以《红楼梦》为例[J].语文月刊, 2021, 000(007):P.25-29.

 


...


阅读全文